《中国医生》战疫版:用镜头记录“英雄亦凡人”
原标题 专访《中国医生》战疫版制片人:用真实镜头记录战疫中的“英雄亦凡人”
有这样一群白衣天使,他们在疫情期间从四面八方向武汉“逆行”,在疫情前争分夺秒,怀揣“医者仁心”与病毒作战、拯救生命;有这样一部纪录片,用极具感染力的镜头,记录着白衣天使们最真实的战疫全程,用鲜活直白的个体故事,呈现着抗疫战士们是“英雄”亦是“凡人”的温情与伟大。
8个摄制组、1000多个小时不间断记录,从拍摄到首播历时83天,《中国医生》战疫版,豆瓣开分高达9.7,弹幕尽是网友对“天使们”的致敬和对每一个感人瞬间的触动。
前不久,《中国医生》战疫版总制片人杨海涛接受了新华网记者专访,讲述了这部致敬“非凡英雄”的纪录片背后的故事。
他们是战疫英雄,也是“普通人”
《中国医生》战疫版记录了从新冠疫情暴发到4月底医疗队凯旋期间在武汉的医护群体的抗疫故事。在疫情期间,无数医护英雄无私无畏地付出,随时做好“牺牲”的准备,他们也成为了新的大众偶像。但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医生》战疫版并没有将医护工作者“神化”,而是将他们“普通人”的一面真实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就像片头曲中唱的那样,“每个人都不敢走出家门,人人自危除了他们,你们是谁的子女,谁的父母,又是谁的家人……”
制片人杨海涛介绍说,作为聚焦医疗体系抗疫的纪录片,《中国医生》战疫版在还原第一现场、深度刻画医护群体抗疫画像的基础上,还首次将镜头瞄准了医护、患者的心理健康。比如在第二集中,故事就通过病人何杰大篇幅的心理健康问题展开。
的确,疫情期间相对压抑的氛围,让很多医生和患者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心理影响,《中国医生》战疫版在记录事实的同时,呼吁社会关注到疫情之后需对医生和患者采取必要的心理干预、恰当的心理建设以及产生替代性创伤后的心理调适,杨海涛表示:“我们希望借由真实案例呼吁社会关注医患心理健康,从而让《中国医生》战疫版成为更深刻、更有社会意义的医疗类纪录片。”
豆瓣高分背后是1000小时的不间断拍摄
《中国医生》战疫版上线豆瓣开分就达9.7分,打出4颗星及以上的用户人数占96.6%,“感动、热泪盈眶”“向战疫英雄致敬”的弹幕被持续刷屏。在这样的成绩背后,是纪录片团队连续45天,长达1000多个小时的不间断跟踪拍摄。
杨海涛介绍说,拍摄中的镜头很多都是位于医院的治疗区,不仅包括轻症病人治疗区,重症病人的病房也有机位镜头,“这意味着扛着摄像机的纪录片摄像和导演们,当时其实也和一线医护人员冒着同样的风险。片中偶尔出现医护人员摘口罩的镜头,也都会在画面右上角标注‘采访环境已消毒’,再加上纪录片的拍摄并不是疫情相对缓和的事后采访,很多都是疫情发生时期的现场记录。”这也意味着,整个纪录片团队在拍摄时也是承担着巨大的暴露风险。
虽然强度和风险都很大,但每当用镜头记录下真实又感人的一幕幕,都会让杨海涛和团队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采访中,杨海涛回忆起这样的一幕,一位老奶奶出院时提出,希望能和护士长吴静抱一下,因为这些天以来,老奶奶已经把这些医生、护士当做了自己的孩子。而拥抱过后,吴静走出病房抱着石志红主任(西交大一附院医疗队队长、呼吸科主任)大哭,她说想妈妈了。很多观众看到镜头记录下的这一幕,都忍不住眼眶湿润……
不煽情不刻意渲染只用镜头真实记录
真实,是纪录片能否打动观众的关键所在,《中国医生》战疫版之所以能在豆瓣获得9.7的高分并直冲国内纪录片榜首,也正是源于其拍摄的真实感。节目并没有刻意对画面进行煽情,也没有对任何一个镜头进行刻意渲染,而感动观众的点,可能只是医护人员和患者随口说出的话,往往这样的真实,更能带动看客对在疫情期间医患心理健康问题深入思考。
一位网友的评论让杨海涛印象很深,“很多媒体在报道医生时只报道十分积极的一面,将医生这一群体近乎神化,但在这个节目里,真实客观地记录了疫情下医生这一群体的痛苦与心酸,让我们观众和医生之间的距离更近了。”
杨海涛说,制作《中国医生》战疫版的初衷,正是希望从个体的视角观照时代,在感人肺腑的故事讲述中呈现出真实、客观和立体的社会面貌,让普罗大众站在事实的档口,也在纪实与情感的交融中为社会提振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