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集的《清平乐》完结!杨颖鹿晗新短剧引关注
1905电影网讯 “现在大家都是快节奏生活,短剧更迎合了观众的口味。”参与网剧《龙岭迷窟》制作的工作人员小真向我们说到。 诚然,4月份热播的《我是余欢水》和《龙岭迷窟》成为了不少观众念念不忘的精品剧集。这些体量在20集以内的短剧,均让制片方和平台看到了短剧发展的可行性。
相反,由章子怡、周一围主演的古装剧被爆再次改名,目前剧名由《江山故人》改为《上阳赋》,但更惹人关注的则是预计长达80集的内容。
除此之外,近日刚完结的剧集《清平乐》,同样因其70集的超长体量被人议论过于冗长,追剧冲动较弱。某视频平台于近日上线了“迷雾剧场”,将主打多部悬疑类题材剧集内容,以全新的剧场运营模式提升用户观剧体验。
可以想象,未来市场上将会有一大波短剧来袭。这些作品恰好呼应了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今年2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剧网络剧创作生产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电视剧拍摄制作提倡不超过40集,鼓励30集以内的短剧创作。”
网剧“变短”成为了今年的一大亮点。那么,在“变短”的过程中,如何在正确的轨道中平稳加速呢?
1.悬疑、戏骨、电影感成标配 未来需冷静和尝鲜
不少媒体将2020年称为精品短剧的“开年纪元”,但事实上,这一现象早在2017年就埋下了伏笔。 先有《河神》《白夜追凶》为网剧正名,而随后横空出世的《无证之罪》,成功让不少观众赞叹,原来网剧也可以媲美电影。
负责某视频平台前期策划的小娟告诉我们,“《无证之罪》当初的营销不是特别出众,但品质是首屈一指的。举个例子,在过去2年时间里,我看过无数网剧的策划案,10个有7个都说自己想打造《无证之罪2.0》。”
虽然观众并没有等来这类作品,但是仔细发现,《无证之罪》早已为后来的短剧制作埋下一个“标准套路”——悬疑、戏骨、电影感。 我们细数了未来待播的10部体量在20集以内的短剧,发现这些作品多是集中在悬疑题材。即便是由女导演刘紫薇执导的《白色月光》和女性题材的《摩天大楼》,均涵盖了相关元素。
这些剧集背后的出品公司,多是有视频平台参与,使得类型方面会更依赖“网生内容”背后的大数据。 而开始试水短剧市场的传统制片公司,同样把目光集中于此。曾出品《小欢喜》的柠萌影业在短剧计划中,便推出了《安魂使者》《生吞》和《亲爱的弗洛伊德》,其中前两部均是悬疑主题,而最后一部虽然是言情题材,但依旧融入了推理元素。
小娟告诉我们,“这些作品大多是沾了《无证之罪》的红利。播出之后,原著作者紫金陈的多部版权就被相继卖出了。后续要播的《沉默的真相》和《隐秘的角落》均是改编自他的作品。”
面对当下的“悬疑热”,她似乎见怪不怪,“网剧的生命力其实很短,12集的体量,加上超前点播等因素,其实整体的宣传寿命只有2周。如果不能从一开始抓住观众的眼球,这部剧后期就无法被‘拯救’了。因此带有悬疑元素的剧集,能很好地吊起观众的胃口。” 编剧小尚对此则有另外的看法,“因为现在我们大多数工作室在项目开发前期,是没有编剧介入的。多是依靠着当下流行内容或者‘大数据’进行创作,后续编剧才慢慢加入。所以在类型方面并没有太大的干预权,其实我们更期待能做一些多类型融合的作品。”
“不过,《我是余欢水》是奇迹,也是很好的样本。这部剧开播之前,谁都没想到这样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生活剧,会后续带来这么大的效应。这段时间里,一直有制片公司开始和我们接洽,想联手做类似的项目,而且领导层也很有这个意愿。”
除了悬疑题材成为共性之外,不管是已播剧集,还是待播作品,我们都发现戏骨成为了剧集中的关键因素,甚至不少选角采取了戏骨带流量的形式。 小娟告诉我们,“秦昊在《无证之罪》里带了好头,那时候确实没有想到他那个段位的演员会出来演网剧。以前对于观众,或者我们行业内,都有所谓‘电影咖’和‘电视剧咖’之分,但是从那会儿起,这个壁垒多少被打破了。后面有不少剧在选角上,也逐渐更加大胆。”
所谓的这种壁垒,其实在于演员的演戏节奏,电影和电视剧两种不同的媒介,对演员在表演上也会存在差异。而快节奏的网剧出现,某种程度上,让两者的演戏状态变得模糊。 那么过去不愿意参与电视剧拍摄的演员,如今为什么又开始愿意投入网剧中呢?“有两个原因吧,一方面是2017年出现了一批精品网剧,所以让不少演员开始重新审视这一类别;另一方面,演员意识到品质好的网剧更能为自己提高知名度。”从事艺人经纪工作的小文向我们讲述了他的经验。
李现在《河神》中的表现为他后续积攒不少资源 |
小真也向我们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演员不是挑选作品类别,而是讲究好作品。创作者用心打磨剧本的话,演员也都是愿意的。所以《鬼吹灯》系列能和潘粤明、张雨绮和姜超直接签了3年5部的合约。”
可见,在打造精品短剧的过程中,我们期待看见更多类型作品出现,也希望更多演员们能发挥他们的可能性,为观众带来好作品。
2.商业模式待开发广告、植入将重新定制
这些短剧虽然很难和《都挺好》《小欢喜》这类现实题材的话题剧相抗衡,但势必会给长剧市场带来冲击。 我们也发现,如今不少短剧项目正在做出系列化和品牌化的尝试,《唐人街探案》和《鬼吹灯》系列就是很好的例子。小娟告诉我们,这样也有利于剧集在商业模式中的品牌植入。
因为短剧大多在20集以内,以现在平台的排播状况,加上超前点播等因素,不少剧集2周就能看完全集。所以在这样剧中进行品牌植入,对于品牌方和剧方商务团队都是两难。 从事品牌植入工作的小贾告诉我们,“其实对于短剧的植入,如果品牌过多,观众自然不会买账。对于品牌而言,曝光太少,也不划算。”他告诉我们,《我是余欢水》的植入品牌只有五个,相比其他的剧集而言,已经是很少了。
某租房平台成为《我是余欢水》的植入之一 |
他预测,在未来的短剧市场里,品牌植入和广告插播的模式将做出不一样的改革。因为这类剧集播出周期较短,导致不少品牌营销非常受限,内容也无法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发酵。“不过,如果这类剧能做出系列的话,其实也能和品牌有长期合作,就会简单很多。” 据了解,《龙岭迷窟》成功之后,不少品牌主动找上来,希望能在这个系列中进行植入。
可见,成熟的商业合作模式仍需时间积累,当短剧没有形成自身品牌效应、无法引起广告商高度关注时,只能先遵循传统方式展开商业合作。
短剧创作者要主动把握机遇,通过自身积累,在剧集领域形成鲜明的特色和风格,扩大自身影响力。一旦形成行业认可的品牌,对提升短剧商业价值、创新合作模式,都会形成很大助力。 总之,剧集变“短”已经成为了当下国产剧的新趋势,但是要短剧能更成熟的发展,仍需一定的时间去打磨,我们期待创作者找到一条适合我国网络短剧制作的商业模式,同时在拓展全新的中国故事之余,接轨观众的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