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新闻>原创深度策划

《奇门遁甲》《倩女幽魂》创纪录 背后有这些奥秘

L.C 2020.05.14 来源:1905电影网

1905电影网专稿 《奇门遁甲》票房分账5303万,登顶网络电影分账票房冠军;《倩女幽魂:人间情》上线10天,单平台分账票房超3043.8万。

相比起院线电影600亿的大盘、单片动辄超10亿+的体量,这两个数据不过是蛋糕上的一块巧克力,但对于网络电影而言,实则是新的开始。

2018年,一部《大蛇》创下了网影5000万最高分账纪录,直到2年后,这个“天花板”才真正被《奇门遁甲》打破。如今长尾效应显著突出,分账数字还在持续走高。

而《倩女幽魂》在豆瓣上,标记“已看”数量累计近2万。不少自认是高阶影迷的观众,借此开启了人生中的第一部网络电影。

虽然评分仅有4.9分,但对于不少从业者而言,这实际是打破了网络电影的观影圈层。换句话说,这是这类作品少有被大众用院线电影的目光去审视。

影片总策划、兼出品人刘朝晖在《来自影视行业鄙视链底端的一封信》中说,做这样的一部电影“无他,为行业博一口气耳。而事实,终究给了我们欣慰的答复。”

刘朝晖写的《来自影视行业鄙视链底端的一封信》(节选)

除此之外,《双鱼陨石》更是在豆瓣上拿下了6.8的评价,热评第一条就是,“网络电影拍到今天,剧本写得最好的一部!”

如今,这些明显带着香港电影IP的作品,让过去频频被“嫌弃”的网络电影,开始被更多的观众关注,并主动按下播放键。那么,这类网络电影里,吸引大家去观看的诱因到底是什么呢?

01

当电影演员开始把目光瞄准网剧、明星纷纷入驻短视频平台、“顶流”们抢着做客直播间带货……似乎娱乐媒介正在打破次元,一点点进行融合,但惟有网络电影还被遗弃在角落。

在行业提出要做精品时,最先和它拥抱的就是香港电影。僵尸、伏妖、玄幻、赌博等等,那些曾风靡影碟市场的香港电影元素,都在此处一一“回魂”。

中国香港导演王晶便于2016年非常高调地以一部《我的极品女神》,入驻“网大”市场。这并不只是他的玩票行为,他之后一直保持着高产,陆续出品并监制了多部网络电影。这些作品多是附带情色、八卦、赌博、喜剧等强烈的“王晶标签”。

去年,同样由他亲自编剧并监制的《新河东狮吼》更是在上线前,便获得了不少的关注。影片将经典的《河东狮吼》重新炮制,同时又融入了全新的内容。

这部影片更是找来大家熟悉的香港演员陈浩民担任主演,陈百祥苑琼丹这样的港片老戏骨搭戏。

事实上,这类香港演员在网络电影中并不少见。这些作品中,也成为了一群老派港星的新战场。曾经的他们是港片中的最强绿叶,如今有了网络电影的加持,让他们继续保持着一群观众脑中的印象。

比如70岁的元华,曾经是香港武侠电影中不可或缺的绿叶,尤其是在电影《功夫》中的表现,让他的“妻管严”形象变得格外立体。

在《倩女幽魂》中,他则化身成避世苦闷的燕赤霞,再加上了一丝自恋属性,这个和以往有些不同的燕赤霞形象,让观众一下子就给记住了。

元秋成功塑造了“包租婆”形象之后,不管后续其他人再怎么样模仿,那种叼着香烟,一脸不屑的神情,却唯有她能拿捏到位。甚至,这个角色也成为了观众最熟悉她的代号。

在网络电影《民间奇异志》中,当她和“包租公”携手出场时,弹幕里依旧不少人刷着“包租婆”。这并不是两人第一次在网络电影中合体,在《火云邪神之修罗面具》中,两人就曾同框出镜。只不过,在这部作品中,元秋弃元华而去,和“火云邪神”梁小龙组起了CP。

只不过,这部召集了《功夫》中多个重要卡司的网络电影,打着“火云邪神”IP的旗号,最终只是一部“挂羊头卖狗肉”的作品。

除了这三位周星驰的黄金搭档之外,香港演员林子聪、陈浩民更是早已借着王晶入局网络电影市场之际,合作主演了十余部作品。

陈浩民近年主演的多部网络电影

这些演员在网络电影中尤为常见,他们顶着八九十年代香港电影的余晖,不断重复自己擅长以及脸谱化的角色。这既能给观众带来最亲近的观影感觉,同时也能在这些作品中保持“不老”戏龄。

不仅如此,香港电影人也都积极加入到了网络电影的创作工作中。《奇门遁甲》和《倩女幽魂》便均是改编自同名香港电影的作品。

《奇门遁甲》的编剧杨秉佳此前就曾参与了院线版的剧本工作;后者更是邀请了87版《倩女幽魂》编剧阮继志,尽可能保证原汁原味。

当然,对于出品方而言,能在改编自香港电影IP的作品中邀请到这些主创加盟,也能让观众更直观地反应出影片的感觉,为电影注入“港味”,也能为电影起到宣传预热作用。

02

将网络电影IP化,已经成为当下不少出品方最擅长的创作模式。

尤其像《奇门遁甲》《倩女幽魂》《火云邪神》这一系列主打香港电影系列的作品,更是容易形成“未播先火”的现象。

早在2018年年底,网络电影出品公司奇树有鱼就发布了“奇光计划”,籍由香港电影的类型基础,打造多部爆款。

在过去,香港电影一直都是不少网络电影主要的借鉴对象。奇树有鱼创始人、CEO董冠杰告诉我们,在他接触的导演中,“大多都是85后和90后,这批导演几乎都是看着香港类型片长大的,比如《赌神》《僵尸先生》《黄飞鸿》,这些作品都影响着这群人的创作。”

奇树有鱼创始人兼CEO董冠杰

所以在过去几年里,《斗战胜佛》《二龙湖浩哥》《超能太监》等曾取得高票房的作品均带有经典港片痕迹。

“尽皆过火,尽是癫狂。”《纽约时报》的影评人曾如此评价黄金时代的香港电影。那个时代的港片,可谓是怪力乱神,尤其是各路快产快消的B级片,将想象力和恶趣味有机结合,打造了一个个光怪陆离的东方奇幻场景。

1982版《奇门遁甲》(袁和平执导)

这种模式就和很多网络电影的模式相似,例如在《倩女幽魂》中的“小倩出嫁”,一群仿佛刚刚出土的红衣妖族和迎亲主题,融合出了诡异的视觉冲突。

事实上,香港电影依靠着过去几十年成功的经验,形成了一套非常完整成熟的工业化体系,正如董冠杰所言,“网络电影是商业性很强的影视作品,它需要足够的类型片去支撑。而港片在类型化方面,是做到了极致,因此我们一开始做网络电影,它就成了我们很好的学习方向。”

《奇门遁甲》剧照

电影人魏君子也曾在采访中提到过,“网络电影有个‘前六分钟定律’。因为第六分钟要付费了,所以这六分钟要非常吸引人。这和以前香港电影的创作方式很像,以前像程小东这群电影人在拍电视剧时,基本上一半的钱都花在前几集里,玩好多花招噱头,就是因为那时候电视台是先播20集,如果不好就腰斩,所以开篇必须要吸引观众,这就是很商业的一种创作方式。”

03

做院线电影的时候,宣发人员渴望影片能下沉。相反,网络电影从业者则渴望自己的作品能“回涌”。

网络电影从问世以来,它最主要的受众就是在二线以下的城镇青年,在电影院没有像如今那么普及的10年代初,手机娱乐是这群人最重要的消遣方式。

在董冠杰看来,这群人对事物更加猎奇,而网络电影这种凸显奇观想象力的产物,正好迎合了他们的口味。

这一现象正好和不少香港电影的受众地区相吻合。像《拆弹专家》《扫毒2》《使徒行者2》等黑马影片,它们都能快速地下沉到三四线城市中,并依靠影片中国民度极高的演员和本身港片独有的精气神,成功吸引到不少80后男性观众。

这种区域受众差异真的有那么明显吗?

举个比较概念性的示例,网络电影几乎在豆瓣上少有超过1万的标记,且很少有评分在及格线上的作品。这其中固然存在一定的圈层错位的话题。而在豆瓣上只有4.9分的《倩女幽魂》,在播放平台上有高达9分的评价;在豆瓣上只有5.4分的《奇门遁甲》,也有8.1分的用户认可。

而上文提及的那些港产的院线电影,都在相应的平台上,获得了高分评价。显然,在追求精品化的网络电影,尚未真正迎来一部能泛圈层认同的作品。

不过,对于刘朝晖而言,这种反差却令他非常激动,“给分很低的一些影评人,我们就算花钱请他来点评,他都不会愿意来的,但是他现在自己冲出来说这个片子不好。我特别感激,因为我已经入你法眼了。”

董冠杰告诉我们,他一直相信随着大家逐渐习惯在手机上观看视频,网络电影必然会慢慢走近更多人的生活。当然,这次的特殊情况,也让这个进程加速,不少观众开始重新审视网络电影。这种审视对于从业者而言,既是机会,也是压力。

高票房的《奇门遁甲》和高评分的《双鱼陨石》都只是网络电影路上的一个坐标,随着这条线平稳的上升,会有越来越多醒目的坐标出现在我们眼前。


文/L.C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