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新闻

《青2》《创3》同播:当我们看女团节目时,我们在看什么?

2020.05.04 来源:新浪娱乐

昨晚(5月2日),《青春有你2》《创造营2020》同时段上线,两档女团节目正面过招。

据统计,从昨日截止今天凌晨,《青你2》共上了18个微博热搜(内含6个热搜趋势),《创造营2020》上了21个热搜(内含4个趋势),可见两档节目受关注程度之高。

偶像团体节目自2018年《偶像练习生》大爆,至今已进入第三个年头。今年这两档节目也是自2018年《创造101》之后,第二批女团向节目。

在一张张热搜“战报”背后,我们想知道,大众如今关注节目时,到底在关注些什么?对于两档激战正酣的节目,大家又是否满意?

本期娱理工作室线上圆桌,我们邀请到业内资深娱记小董、知名娱评人宫老师、平台企宣饭饭以及“吃瓜”路人婧婧,一起来聊聊。

《青2》《创3》同播:当我们看女团节目时,我们在看什么?|线上圆桌第17期

《青你2》《创造营2020》的选手们

《青2》《创3》同播:当我们看女团节目时,我们在看什么?|线上圆桌第17期

主持人:昨晚《青2》《创3》讨论度很高。大家觉得这类节目有何魅力?

小董:魅力在于它所提供的造梦感吧。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追求自己的梦想的,大家会情不自禁被情感牵绊,为她们的成功而感慨。

宫老师:我觉得是养成系的满足感。那些训练生和我们普通路人之间隔着梦想的距离,他们比明星更亲近,比素人在专业技能上又更好。

饭饭:能让大家感受到年轻真好吧!谁不想看漂亮小姑娘唱歌跳舞做游戏呢?而且创系人又多,101个人里总能看见一个类似年轻版自己的人,有情感投射。

《青2》《创3》同播:当我们看女团节目时,我们在看什么?|线上圆桌第17期

主持人:目前,你们更好感哪个节目?

婧婧:我谈不上好感。但我知道《青2》的虞书欣一直排名第一?我不反感她,但她基本是靠性格赢得大众支持的吧?她得第一,我觉得就说明这称不上是一个“合理”的女团节目。要真是看性格的节目,我去看《花少》不好吗?

饭饭:我是选《创3》,训练生整体实力观感比《青2》好。

小董:我也不能说好感,只是从选手新鲜劲上,《创》我可看。

宫老师:《创3》第一期我觉得没剪出人设,也没有把重点放在炒话题上吧。

饭饭:剪出人设的前提是本身得有特点或有故事, 从《创3》今年选角强调素人和严格背调开始,就注定训练生自带故事性不强 。

《创造营2020》首播当晚最引人注目的单曲《喜欢你》(热门选手+导师版)

《青2》《创3》同播:当我们看女团节目时,我们在看什么?|线上圆桌第17期

主持人:怎么看《创3》这季赛制大改革?

饭饭:《创》这个系列不是已经买了“101”版权了吗?为何“魔改”?

小董:要说赛制变得复杂,“鹅”(腾讯)不是一贯喜欢创新吗?

我大概能理解它们的赛制逻辑。初评级想树立的选拔标准是,先通过舞蹈、Vocal分批Battle,看个人实力强不强?然后通过之后的团体PK,看你合不合群?

通过第一步,如果个人实力不行,就直接被Pass。但个人实力就算行,也不代表你就能站上去(排位高),如果第二环节放在团里不合适的话,你们还是会被Pass。其实是个人实力与团体协调性并重的逻辑。

饭饭:观众不会去思考那么多背后逻辑啊。最直接的,大家看这种节目就是喜欢看训练生以一个个公司为单位出来,互相Battle。选女团又不是选“快女”,一上来还得是看团感的化学反应。《创3》首期这个比拼模式好像在街头搞Battle,竞技性强,但观赏性很弱。

宫老师:《创3》就是把人都先拉出来,然后慢慢铺开,循序渐进 。团是舶来品。跟我们擅长的选拔手法融合,未尝不符合国人审美,我一个朋友看得就很嗨,还想二刷。

《创造营2020》首播当晚热门选手姜贞羽的表演

《青2》《创3》同播:当我们看女团节目时,我们在看什么?|线上圆桌第17期

主持人:你们看女团节目,主要想看到怎样的内容呈现?

饭饭:我想看漂亮妹妹拼实力,女生之间微妙情感。如果有前年《创造101》王一博那种导师,就是“买一赠一”的惊喜了。

小董:想看追梦、个人成长向的内容。励志一点,燃一点。虽然听起来很老套,但这种节目的主要卖点不就是“稍纵即逝的青春”吗?所以我喜欢看大家怎么拼 。

婧婧:感觉纯路人不分什么女团不女团节目,本质上还是看它的综艺属性。之前我跟一群00后讨论过,他们大都说只看网上的Cut ,看Cut也是为了看那些梗。

热搜确实是一个让人无法自我隔离的存在。虽然我不追节目,也能从这小两个月的热搜里认识《青你2》里几个训练生和一些梗。

宫老师:我觉得《青你2》开始走话题路线吸路人是可以的,但后面得收住啊。

我本来还挺看好《青你2》的,第一期时还夸了这节目训练生面貌的多样性,但后面更多是营销导向的话题,有点失望。

而且到了中期,会感觉结局差不多都定型了,没太多惊喜感,每次通过热搜了解下结果就行了。

饭饭:我想看一些出其不意,格格不入,和碰撞,但我觉得不能失了节目“底色”。《创1》的时候有个很不训练生属性的杨超越存在,但在当时的环境下,大家好歹还会讨论她到底是不是偶像?在压力之下,她在节目里还有一些些成长。

现在好像大家“包容度”更高了?“门槛”更低了?有话题就能往前走走了?我觉得这有点偏。也对其他训练了很多年的训练生不公平,本质上也是一种劣币驱逐良币。

小董:选秀的主要受众是粉丝,女团节目最主要的也还是吃粉丝的福利,只有他们才会真情实感付出各种。路人看的也都是个热闹。如果长远看,牺牲掉一些热搜和话题 ,让真正有能力的人被看到,这才是保住这种节目的根本。

《青2》《创3》同播:当我们看女团节目时,我们在看什么?|线上圆桌第17期

以表情包迅速出圈的《青你2》选手虞书欣,目前在该节目仍排名第一

《青2》《创3》同播:当我们看女团节目时,我们在看什么?|线上圆桌第17期主持人:你们以及身边朋友现在还容易对这类节目和训练生真情实感吗?

婧婧:我本质就不是团综受众,所以不会因为是不同训练生来参加节目就特别期待。在我看来,从《偶练》开始,这些节目都是同一套节目模板,换了一群人再来一遍,其实换汤不换药,选手说起来大同小异,剪辑出的“剧本”也大同小异。当一个节目类型有了最极致的呈现后——如《偶》《创1》,剩下的就是吃红利而已。路人看来,出道、成团,资本因素占不少吧?

饭饭:中国早年的选秀还是素人上升的唯一渠道,那些平民偶像也真的是我们一票一票投出来的,所谓决定自己偶像的命运。但现在有了一些不可控套路后,就算是秀粉,很多也基本路人心态了吧?我看现在很多训练生微博关注度和超话数据是比之前同类节目差很多的。去年不是有人做过《青1》的数据分析吗,第一名的数据成绩还不如《偶》偏低位成团团员的数据。

小董:那还是有真情实感的。粉丝似乎是边骂资本,边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试图用爱发电撼动资本的。我觉得还是看C位竞争激不激烈吧,能不能出道有一些不由大众控制的成分,但C位一般还是得靠打投?

宫老师:不论观众是否真情实感。反正这类节目扎堆我感觉还是有利可挖。粉丝这么大一块“饼”,现在还有的吃,放弃多可惜。此外资本和客户还是会买单。市场里还有钱投给你,干嘛不做呢?

《青2》《创3》同播:当我们看女团节目时,我们在看什么?|线上圆桌第17期

上:通过《偶像练习生》成团的NINEPERCENT(目前已解散)

下:通过《创造101》成团的火箭少女(即将解散)

《青2》《创3》同播:当我们看女团节目时,我们在看什么?|线上圆桌第17期

圆桌信箱

娱理线上圆桌开启主题征集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