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新闻>原创深度策划

光线要拍新《三体》?“三体宇宙”远不止于此

阿K 2020.04.29 来源:1905电影网

光线年报显示《三体》(新)处在前期策划阶段

1905电影网专稿 电影《三体》“又双叒叕”来了!光线传媒在近日发布的2019年年报中提到,目前处于筹备/制作阶段的电影有40部,其中《三体》赫然在列,片名括号中的“新”字引人遐想。

与此同时,制片人白一骢在近日举行的2020春交会青年制作人论坛上也透露了《三体》剧集的最新进展:将于6月开机拍摄。

再加上年初刷爆朋友圈的9.7分动画《我的三体之章北海传》、去年发布PV的《三体》动画、播放量超千万的《三体》广播剧与漫画、插画集、实体展等形式,在大银幕内外,一个更加宏大立体的“三体宇宙”正在悄然崛起,也为国产科幻IP的开发积累着宝贵经验。

“七年难产”与“新三体”

2013年立项、2015年开机,7年仍然难产的电影《三体》是不少电影人和科幻迷心中一道永久的伤。

2009年,刘慈欣将《三体》小说的影视改编权以近乎“白菜价格”卖给了导演张番番。2014年,这一权利辗转来到游族影业旗下。

虽然中影曾表露过购买《三体》改编权的意愿,2018年亦有亚马逊斥巨资拿下改编权的传闻,但时至今日,《三体》全球影视剧改编的“控制权”依然牢牢掌握在游族影业手中。

2014年底,游族影业就曾官宣将把《三体》搬上大银幕,由张番番执导,计划将三部小说改编成6部系列电影,单片投资在2亿以上。随后,片方又相继公布了由冯绍峰张静初吴刚唐嫣杜淳张翰张光北等领衔的演员阵容。

仅从主创阵容来看,导演张番番此前的代表作是诸如《密室之不可告人》一类的惊悚片,缺乏驾驭如此大体量科幻片的经验。可以说从立项起,电影《三体》就饱受质疑。

2015年8月,《三体》第一部的实景拍摄部分正式杀青,也由此开启了最艰难的后期制作过程。其间,虽然有多次物料曝出,但与之相伴的是无数“特效不及预期、素材被废、后期团队更换,核心主创离职”等真真假假的传言与风波。

《三体》拍摄现场照

2016年11月,制片人孔祥照曾发布微博称“三体电影一年内肯定面世”,但转眼已过去3年有余,他本人也已经从游族影业离职。

导演张番番的官方微博也停留在了2016年6月的那条“辟谣”文案。评论区里,至今仍有粉丝定期“问候”,“大佬,都四年了,电影咋还没上映?”

对于这部“六年”难产的电影《三体》,光线曾以“投资+发行”的形式参与到这一项目中,但在2019年半年报的片单中,曾一度将这一项目去除。

如今,《三体》以一个“新”字重回片单,并列为处在前期策划中,或许意味着电影版《三体》将改弦更张,重新上阵。

原《三体》电影女主角为张静初

“三体漫画”官方微博也在4月26日发文称:“新《三体》电影将开拍:筹备4年,导演(未公布)希望画面特效能还原小说中展现的情景。”

在那轮席卷电影市场的热潮中,《三体》的仓促上马更像是资本催生的产物。彼时,无论是导演、制片方还是中国市场都远没有掌控《三体》电影这样量级项目的经验和实力,失败和搁浅也是再所难免。

如今,随着《流浪地球》的成功和国产科幻电影全产业链的日趋成熟,《三体》电影“奔现”的时机也许正在到来。

“三体宇宙”

经历了电影版《三体》的折戟后,近年来游族影业也在逐渐调整对“三体”这一IP富矿的开发模式。从动画、广播剧、沉浸展再到剧集、电影及衍生品开发,一个更为系统与立体的“三体宇宙”正在形成。

1.剧集

电视剧《三体》于2019年5月正式立项,集数24集,制作周期12个月。从内容提要不难看出,剧情将围绕《三体》小说第一部展开。据制片人白一骢透露,剧版将于今年6月开机拍摄。

在采访中,白一骢曾经直言《三体》剧本改编难度不小,“第一,故事很跳跃,在几个时空间来回变换;第二,没有正经的女一号,也没有CP。”但他也表示,第一部相比后面两部,高概念元素相对较少,由此入手是很明智的选择。

由于疫情原因,开机时间从3月延至6月,也给了团队更多的时间围读和打磨剧本。剧版故事将如何展开,又有哪些演员将加盟,吊足期待。 

2.动画

今年年初,《我的三体之章北海传》在B站正式上线,便持续刷屏,总播放量达到3134.5万次,更凭借B站9.9分、豆瓣9.7分的过硬口碑成功出圈,被媒体广泛报道,直言:“《三体》终于被拍出来了!”

《章北海传》是《我的三体》这一系列的第三部。2014年第一部时,导演神游八方还是个动画门外汉,凭着对《三体》的一腔热情“用爱发电”,自学做出了这部“饭制动画”,画风虽然粗糙却意外收获粉丝好评,也吸引到了游族影业的注意。

《我的三体》第一部相对粗糙

2016年,“神游八方”团队正式加入游族影业,相继推出了《罗辑传》和《章北海传》,完成了从草根到正规军的身份转化,也在动画技术上实现了肉眼可见的“爆炸”。

据报道,《章北海传》的制作经费提高到了3至4万元一分钟。最令粉丝叹为观止的那场长达十分钟的水滴击穿舰队的“末日战役”戏更是耗费了一年时间打磨。

更值得一提的是,《章北海传》没有拘泥于原著,而是以人物为线索将原叙事打破重建,并合理增加了新剧情,让人物更加丰满。

《章北海传》增加了童年故事,使人物更加立体

一句“自然选择号,前进四!”就引发了弹幕区的集体“高潮”。用看似简单的方块人却拍出了原著的史诗感和悲壮色彩,这正是《我三》征服粉丝的真正原因。

“饭制”动画的空前成功也让粉丝对“正规军”——三体宇宙、艺画开天与B站联合开发的动画版《三体》调高了期待值。

去年6月,《三体》的首支概念宣传视频曝光,引发热议。视频浓缩了《三体》小说尤其是第二部“黑暗森林”中的几大经典画面。

概念视频中的“太空电梯”

虽然宣传片的美术风格和特效仍停留在概念阶段,但“太空电梯”“空间站”等的设计仍让科幻迷们看到了诚意。仅结尾处那句:“我,面壁者罗辑,现在对三体世界说话。”就足以让粉丝血脉贲张。

今年年初,位于武汉的艺画开天工作室还通过VLOG向粉丝报平安,称全员健康安好,《三体》动画剧的剧本开发、美术设计以及资产开发都在稳定推进中,将按计划于2021年与网友见面。

三体宇宙CEO许垚曾表示:“动画相对于常规的真人影视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尤其像三体这样含有大量的高概念画面的IP,通过真人表现会有束缚。”

如今看来,动画版《三体》将有望比真人版更早“照进现实”,但将《三体》宏大的宇宙观动画化仍绝非易事。打磨剧本,原汁原味还原《三体》原著的精神气质更是比技术层面更重要的量度。

3.广播剧、漫画及更多

除了以上提到的影视化改编,三体宇宙与喜马拉雅合作的“三体广播剧”项目从去年12月上线以来,也收获好评。收听量超过1800万,订阅量超过40万。

广播剧共6季、80集,每集30分钟,这样的长篇连载在国内音频行业较为罕见。配音团队更是业内顶级的729工场。著名配音演员阿杰在其中为汪淼配音。

广播剧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对剧情进行了分割重组,删减了大段的内心独白和专业介绍,以生动的对话为主,并配合多层次的音效让听众能“一秒入戏”。连刘慈欣都点赞广播剧令人“既熟悉又新鲜。”

此外,腾讯动漫平台去年上线了《三体》漫画版,《三体艺术插画集》销量也超过3万册。今年1月,三体的大型沉浸展项目也在上海落地。三体宇宙还上线了三体官方旗舰店进行衍生品开发和售卖,关注粉丝超过一万六千人。

《三体》漫画

“三体”官方旗舰店

80余万字的《三体》小说构建了一个无比宏大的宇宙观,也为IP开发提供了浩瀚无垠的想象空间。

如果说“电影化”是IP开发的金字塔尖,那么拾级而上的过程中还需要更多脚踏实地的努力。曾几何时的急功近利并不可取,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系统性、可持续性的开发才是正途。

面对《三体》电影的“难产”,原著作者刘慈欣格外淡然:“科幻电影要牵涉大量的资金和特效,这些都需要时间。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阿瑟克拉克的《与拉玛相会》,还有很多其他作者的作品,很多影视化运作的时间到现在已经四五十年。我的作品运作时间不算长。”

引用那句科幻迷们常挂在嘴边的,来自《银河英雄传说》的话:“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而现在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文/阿K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