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新闻>原创深度策划

《清平乐》编剧“魔改”上热搜 历史剧去向何处?

阿K 2020.04.24 来源:1905电影网

1905电影网讯 继导演张开宙开播即上热搜后,《清平乐》的编剧朱朱也被网友送上热搜。

在《清平乐》的最近几集中,小徽柔公主居然亲了表叔的额头。这一改编桥段让原著党和历史控们难以接受。

“无论原著还是历史上,公主都讨厌驸马和粗鄙的婆家,表叔是她悲剧的起点,一生的魔咒。编剧难道要魔改成青梅竹马的节奏?”

除了这一点,《清平乐》拖沓的剧情、古奥的台词、脸谱化的女性形象也让导演和编剧备受质疑。豆瓣评分也从8.2下降到了7.4分。

作为近年来为数不多的历史题材剧之一,《清平乐》成败几何?又对历史剧创作提供了哪些新方向?

从《孤城闭》到《清平乐》

“朝堂戏”与“后宫戏”能否平分秋色?

《清平乐》改编自网络作家米兰lady的小说,原名叫做《孤城闭》,意指每个人都囿于皇城和内心的孤城之中,被儿女情长与家国责任所困。

原著以福康公主与内侍梁怀吉的感情为主线,格局较小。而在改编成剧集时,剧名成了《清平乐》,主角也换为了宋仁宗。

以宋仁宗赵祯的一生为线索,《清平乐》力图全方位展现北宋全盛时期的“仁宗盛治”。从小情小爱到宏观时代,这一改编显露出剧组打造“历史大剧”的野心。

历史正剧往往以帝王或名臣将相为主角,展现其金戈铁马或波诡云谲的一生,大多是“男人戏”。家庭戏份和女性角色是配角和点缀,辅助塑造一个丰满立体的“大男主”形象。

而这一次的《清平乐》却力图平衡“前朝”和“后宫”,让朝堂权谋戏与后宫“宫斗”戏平分秋色,堪称半部《琅琊榜》与半部《知否》的合体。这从一定意义上是正午阳光对历史剧的一次创新,但从口碑反馈来看,并没有取得“1+1>2”的效果。

仁宗时期本是北宋政治文化空前繁荣时期,王曾、晏殊、范仲淹、欧阳修等名臣辈出,党派争斗也十分激烈。这不禁让人对《清平乐》的朝堂戏平添期待。

但播出后,不少观众反应前朝戏冗长沉闷,以大臣议政为主,还经常夹杂大段半文言文对白,仿佛在照背宋朝史书。连剧中的赵祯本人都多次“官方吐槽”:“言官论理令人昏昏欲睡。”

戏剧冲突不足,范仲淹与吕夷简的“范吕之争”本是仁宗时期党争的重头戏,但《清平乐》却处理得平淡如水。以对白而非事件推动剧情,范仲淹、晏殊、欧阳修等人的形象也不够立体鲜明。难怪有观众表示,“看《清平乐》好像在看历史纪录片。”

另一边,后宫戏也较为平淡。曹皇后、张妼晗、苗心禾和赵徽柔这四大女性角色,除了公主赵徽柔的故事尚未展开外,另外三人的“人设”都相对扁平。

曹丹姝进宫之后,只剩下“识大体”一张脸孔,面对官家总把规矩礼教挂在嘴边,显得丝毫不解风情。这一人设与成为皇后之后的“如懿”有几分相似,但却没有后者的丰富度和层次感。

张贵妃则是后宫戏中典型的“恶女”形象。不似华妃跋扈得惹人痛爱,张妼晗仅剩下一味地恃宠而骄,任性撒泼到难以理解的地步,难免惹人生厌。

苗心禾则是近年来宫斗戏中常见的“白月光”人设,类似于《甄嬛传》中的沈眉庄或《如懿传》中的海兰,但也依旧只展现了温良恭顺的一面,缺少弧光。

有网友评论,《清平乐》中的女性像是“工具人”,只是把传统“后宫戏”中的标签拿过来贴在了自己身上,缺少个性和温度。

“前朝戏”和“后宫戏”单拎出来与同类题材比较都不足够精彩,彼此之间故事和风格又相互割裂,难免令奔着朝堂戏去的观众认为后宫戏琐碎冗长,奔着感情戏去的观众又嫌大臣论政枯燥乏味。

不得不说,《清平乐》在细节处十分考究。故事和台词也参考了大量史料,服化道更是做到了精致复刻。全剧从朝堂宫廷到街头市井,大到家具服饰,小到一饭一蔬,都在展现着仁宗时期的古风雅韵和人文气息。

然而,服化道的精致难掩剧作的不足。一部成功的历史剧仅做到“看上去好看”,还远远不够。

历史剧将向何处去?

《清平乐》虽然强调历史与言情并重,但该剧引发的讨论大多集中在后宫戏部分,“徽柔与怀吉”、“帝后CP”都是热门话题,前朝戏却显得无人问津。这从另一角度也凸显了当下国产历史剧的困境。

提起历史剧,我们大多想起的仍是早年间的《康熙王朝》《雍正王朝》《汉武大帝》,亦或是时间稍近的《大秦帝国》系列,《大明王朝1566》《军师联盟》等屈指可数的几部。

相较于曾火爆一时的“宫斗剧”“穿越剧”,严肃题材的历史剧大多观剧门槛较高,娱乐性较弱,强调家国情怀的宏观视角,不够接地气。

厚重的历史感和时代感也往往需要大量的笔墨铺陈,常常令适应了短视频节奏的网生观众难以接受。《清平乐》因节奏慢,导演被送上热搜也从侧面反映了这一点。

《大明王朝1566》剧照

历史剧以男频向为主,与女性观众占主流的观剧群体画像有所冲突。《大秦帝国》《大明王朝1566》等在豆瓣上虽然评分极高,但评分人数远不及《延禧攻略》《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这样的“国民爆款”。

《大秦帝国》与《延禧攻略》评分人数不在一个量级

与此同时,政策上对历史剧的要求也日趋严格:不得对正史进行颠覆性改编,不得过分渲染腐朽的历史观、价值观。去年7月,广电总局更对“宫斗剧”再次点名,对历史题材剧的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广电总局加强对“宫斗剧”的创作要求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清平乐》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种历史剧创作的新思路,强调前朝与后宫并重,从而兼顾严肃性与娱乐性。

既能通过对帝王家庭生活的细腻描绘引发大众共情,又不乏对宏观时代的写实呈现,彰显文化价值和家国情怀。只不过从成片来看,《清平乐》立意虽好,但在剧本上仍需继续打磨。

时至今日,《汉武大帝》《康熙王朝》等经典历史剧仍在不断重播。《大明王朝1566》时隔10年网络重播仍能掀起观剧热潮。《大秦帝国》《三国演义》等严肃历史剧在B站大火,粉丝“再创作”热情极高,混剪视频播放量超过百万。

这些都证明,尊重历史,用心研磨剧本和人物始终是历史剧的生命线,无论什么时代,我们都需要既“好看”又耐看的历史剧。

文/阿K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