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新闻>原创深度策划

清明节:不能忘却的纪念,纪录片里的“战疫纪”

小电君 2020.04.04 来源:1905电影网

电影人共寄哀思(海报设计:黄海)

1905电影网讯 哀思泪,长江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深切哀悼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

“很多年后,当人们回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战‘疫’ ,会想起什么? ”这是纪录片《英雄之城》的开篇。

这一问题的答案正在无数记录者的镜头之中。在这场空前的疫情狙击战中,他们同样是可敬的逆行者,用影像记录下危难英雄、平凡温情亦或世间百态。

这些影像也许没有高清的画质、完美的构图、精准的剪辑,但同样充满了真实的力量和怒放的生命感,共同汇聚成了这场“战疫”的纪录洪流。

记录,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生死一线

“如果你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这是著名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的名言。

这场“战疫”的第一线是4万多名逆行白衣天使在武汉构筑起的“生命长城”。镜头也近距离记录下了他们与病毒日夜搏斗的身影。

《生死金银潭》

上映日期: 2020-03-31

片长: 29分钟


如果把疫情比作一场风暴,那武汉金银潭医院就是风暴之眼。

截止3月30日,金银潭医院累计收治新冠肺炎患者2780例,其中大多是危重病人。

正如片名《生死金银潭》,这里的每一天,都是与病魔的“生死竞速”。

记者深入“红区”,驻守金银潭36个日夜,拍成了这部29分钟的纪录片,用镜头纪录下战疫一线中的最前线。

“风暴的中心往往是最平静的。”金银潭里没有惊天动地,只有每一天的日常与坚守,平凡却格外动人。

高强度的工作,厚重的防护服,“白衣天使们”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但面对病患,他们永远保持最大的耐心,嘘寒问暖,无微不至

病人吃饭不方便,就一勺勺喂进口中。患者做CT紧张,他们便全程紧紧握住病人的手。

一位69岁的患者,因为长期病痛不见好转,扯下输气管,说着“我不想活命了。”

身边,29岁的医生程文涛一句句劝慰:“咱们都要好好的活着,我们都这么努力,你可千万不能想不开。”

 一位护士说,传染病患者没有家人的陪伴,因此需要更多的情感关怀:“病人,是一个人,也是一个家。一个家好了,我们大家一定会好的。”

在疫情面前,他们之间的关系早已超越了医生和患者,是并肩作战的战友,更是挚亲的“家人”。

从全国各地驰援金银潭的医护工作者,没时间安顿家里,甚至没有时间写请战书,“没有多的话说,就是上

他们之中最小的99年出生,刚满20岁。有人说他们还是孩子,只是学着大人的模样,披上白大褂跟“死神”抢人,但我们却在纪录片中看到远超“孩子”的成熟和担当。

我们没有想过成为英雄,只是希望每一个患者都好。”

截止纪录片上线前一天,金银潭医院累计治愈出院患者数量已达2129例。他们打赢了这场与死神对抗的生死战。

《第一线》

首播: 2020-03-18

集数: 5

单集片长: 18分钟


与《生死金银潭》相比,纪录片《第一线》的视角更广。

摄制团队从大年初三起深入武汉雷神山医院、武钢总医院、塔子湖方舱医院等七家疫情患者收治医院,记录了50多天里,“战疫一线”的真实状态。

第一集把镜头对准了ICU,这片最紧张焦灼的战场。

我是搞ICU的,在这种疫情面前,一定会冲在最前面的。”段军是中日友好医院援鄂医疗队的领队。

不能让一个队员感染,不能让一个人留在武汉”是他的任务,也是必须要坚守的底线。

疫情初期,物资短缺,人手不够,“没有一台无创,只有一台呼吸机”,却要面对远超负荷的病人数量。“六个小时收治40名病人。”这是经验丰富的段军也从未遇到过的考验。

段军与同事一起,从无到有建立急救流程。为了一个心梗病人,几家医院的医生连线会诊,“只要有一丝希望,坚决不放弃一个病人。”

在紧张的抢救之后,脱下防护服,休息室里的医生们吃的是最简单的盒饭,累了只能在床上靠一靠,随时准备再次投入战斗。

最难的不是冲刺,而是坚持。冲刺大家都会,但坚持是需要耐心的。”

第一集的结尾,医护人员成功为一名感染新冠肺炎的孕妇实施了剖腹产手术。

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格外响亮,“比病毒蔓延更快的是希望”,他是这个家庭的希望,也是划破这座城市阴霾的一道光。

微观视角

武汉有超过1000万人口。如果说战斗在一线的工作人员是不畏牺牲,托举起国家的命运的战士,他们背后那些平凡岗位上的工作者,同样用辛勤工作维系着这座城市的正常运转。

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和这座城市共同进退,都值得被记录。

《武汉日记2020》

导演: 蜘蛛猴面包

首播: 2020-01-25

集数: 32

单集片长: 10分钟

这一系列的导演林文华是一位视频博主,也是一位普通的武汉市民。

想让外界看到真实的武汉,这是林文华拍摄这一系列纪录短片的初衷。

在他的视频日记中,有困在城中无家可归的打工者,有日搬千箱矿泉水,给医护人运送物资的志愿者,有将自家餐馆、酒店无偿用作医护人员“食堂”“宿舍”的老板。

也有家里有三个孩子的志愿者妈妈,从疫情暴发后就开始做义务司机,晚饭时间回不去,只能电话远程指挥13岁的大女儿为弟弟妹妹煮面条。

也有已经退休的前医生志愿者,以一己之力为医院筹集物资,她一直记得当年学医时的誓词:“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退休后组织志愿工作的周医生

在拍摄的同时,林文华自己也做起志愿者,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一次,他偶遇了一位因为儿女无法接送,准备推着坐轮椅的老伴,步行三小时回家的老爷爷。他主动将两位老人安全送回家中,这一举动感动了不少网友。

林文华说,他最怀念的是武汉的烟火气息,但在做纪录片的过程中,他感受到这座城市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从没有退去,反而更加紧密和火热。

最近几天,他接连在微博上晒出了“复工照”和许久没吃到的“热干面”。在近期的采访中,他曾这样说:“我有一种强烈的感觉,春天真的来了。”

林文华的微博


《温暖的一餐》

导演: 张赉 / 金嘉楠 / 吴喆

上映日期: 2020-03-16

片长: 46分钟

餐桌与美食是中国人的重要精神寄托,艰难时刻唯有人间烟火的香味最能疗愈人心。

纪录片《温暖的一餐》也从一日三餐出发,征集无数普通武汉市民、网友的生活影像,用食物的温存串联起了疫情期间的生活百态,酸甜苦辣,五味杂陈。

火神山医院建设工地,大年初二的伙食是武汉地区的特产红菜苔,但无人细品美味,风卷残云,有人甚至直接站着就解决了一餐。

这是火神山与雷神山建筑工人们的工作常态,“只有跑赢时间,才能拯救更多的生命。”

奔波于城市各个角落,运送食材物资的外卖员、快递员是维系无数家庭正常生活的纽带,但与家人隔离的他们,回到仓库和单人宿舍,常常只能用泡面解决一餐

自愿参与社区管理和消毒的志愿者,冒着武汉2月的寒风冷雨,只能在路边解决午餐,手冻僵了连菜都加不起来。

幸好,晚餐回家总有妻子精心烹调的一桌温馨家宴。在情人节那天,饭桌旁还有一张卡片,写着:“病毒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失去对生活的信心!”

温暖的烟火气凝聚了武汉人民抵抗疫情的勇气和依旧认真生活的动力。这也是总导演想要传递给观众的感受——不沉重、不悲伤,而是在逆境中难得的韧性与乐观

全景展现

《英雄之城》

导演: 王冰笛

上映日期: 2020-03-26

片长: 45分钟

习近平总书记说:“武汉不愧为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不愧为英雄的人民。”纪录片《英雄之城》的片名正来源于此。

影片用45分钟的时间浓缩了从武汉关闭离汉通道到决定开启离汉通道2个多月的日子里,武汉战“疫”的每一个关键时间节点。从人群类型上也涵盖了医护、建设工人、警察、社区工作者、志愿者、患者、记者在内的“全民英雄”。

可贵的是,在大叙事之下,纪录片中的每一个个体并没有丢失人性色彩。

医生不是“神”,也有情绪和压力。身患渐冻症的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感叹这是从业以来面对的最大挑战。妻子的不幸感染,也让他的内心难以平静。

病人也不全然是等待被拯救的客体,都在用力所能及的努力为抗疫贡献力量。26岁的阿念主动申请进入火神山照顾89岁的重症外婆。虽然最后没能把外婆健康地带回家,家人遵照外婆的遗愿,将遗体捐赠用于病理研究。

阿念与外婆 

正如纪录片结尾的话所说:“这是一场付出巨大代价的战争,这是一群面对艰难仍在努力战斗的人们,每个人都在努力做一点对的事,以真心、无畏、正直和同情。”

同样全景展现“抗疫”历程的还有中国国际电视台推出的英语纪录片《武汉战疫纪》。该片在海外平台的播放量已经达到了1641万次,被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流媒体转播。

外国网友在评论区这样写道:“这些医生和护士是保护人类的勇敢战士,献上我的崇高敬意。”“在这部纪录片中,我看到的不是中国人或美国人,白人或黑人,我看到的是所有人都在努力地拯救生命。”

这些纪录片不仅是全球网友了解中国“抗疫”的窗口,在疫情蔓延至全球的当下,更为“全球抗疫”提供了宝贵经验。

在《武汉战疫纪》最后,一位医生对着镜头向全世界说,“潘多拉的盒子已经打开了,灾难、疾病、恐惧都跳了出来,但盒子里还留下了一样东西——希望。只要希望还在,之前的一切苦难,都不会是问题。”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因为此时此刻正在发生和被记录着的一切,以后的每一个春天都将更加珍贵

文/小电君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