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 | 易烊千玺,获汪海林点赞的“流量”演员
1905电影网讯 以电影为桥,以审美为道。回归电影本体,见证评论力量。《今日影评》特别策划《看·电影》,50部近五年热片和50位专业影评人,一堂电影深度赏析课,一场影评人实力大考。
3月15日闭幕的第15届大阪亚洲电影节,令我们的视线在小半年后再度聚焦于电影《少年的你》。
《少年的你》被pick为大阪亚洲电影节观众选择奖 |
豆瓣8.3高分、15.58亿元票房……叫好又叫座的辉煌之上,影片最被观众pick的则是两位主演——周冬雨与易烊千玺的表演。面对周冬雨在各个层次都做到极致的情绪控制,易烊千玺自然集结不羁与疼惜的特写镜头,将坊间此前对他的“流量”质疑击得粉碎。
近些年来,被粉丝控评、过度应援包装到走了样的“流量”经济,几乎令影视剧市场走向“唯流量论”的怪圈。“很多人担忧在‘流量艺人’这个模式的冲击下,我们的年轻演员在演技方面能不能传承下去。”面对“流量粉圈”的种种怪现象,编剧汪海林向来直怼回敬、火力十足。
不过,做客《今日影评:看·电影》的他,却将对“流量”演员的第一次温柔留给了易烊千玺。从创作者视点出发,他在《少年的你》两位青年演员身上看到了最大化还原文本的表演力量。
汪海林评《少年的你》:如何用表演最大化还原剧本
角色,是演员对剧本的延伸
将剧本转换为影像,从来就不是单纯的复制演绎那么简单。尤其在作者风格倾向明显的作品中,演员的表演往往把握着角色成败的命脉。
关于剧本和演员间的关系,汪海林指出了两种路径:
这两种表演呈现方式,在《少年的你》中都有所体现。由剧本对于耳机这一道具功能设定出发,汪海林拉片分析着周冬雨的表演所呈现的变化。
影片伊始,周冬雨所饰演的高中生陈念“利用耳机隔绝外部,形成孤独自闭的形象”。而在与易烊千玺饰演的刘北山有了相伴关系后,戴着耳机的陈念已然“轻松上路,走向新的开始”。
道具之外,演员自身的肢体也是呈现剧本的有效外部因素。一场陈念下阶梯撞见刘北山的戏,跛脚蹒跚的她正应和着上一场挨打的伤痛及不安。
深谙影视剧拍摄的汪海林指出,即便在成片中连续的两个场景,实际拍摄时也极有可能是间隔多天、甚至乱序完成的。好的演员会为此“做好功课”,而严格按照文本执行正是前提。
当然,演员更为自我的发挥,往往是一个伟大表演名留影史的必需,更是作品成功的保障。“一般来说,在电影剧本里面大多数编剧,在表演方面对于基本的表演元素如何进行表达,是给演员很大空间的。”
早在《七月与安生》时期,和同一创作班底合作的周冬雨就以多处个人化的风格表演大放异彩。《少年的你》中,她同样靠技巧与灵气创作了诸多出其不意又合情合理的动作设计。
在和小北吃面的戏中,陈念在刷到与母亲相关的负面信息时鼻头一阵抽动。“是香辣面吗?你当然可以这么理解,但你更容易接收到的信息是——她在抽泣。”
由面的成色延伸的味觉之辣,仅透过一个吸鼻动作,便在这一刻与表意层面陈念内心的不安之感实现影像互文。
这样的设计如果要细化落实在剧本层面,并不现实;而演员的理解与临场表现,则是实现鲜活的点睛之笔。
好的表演,控制就是美
《少年的你》的剧本原文暂未公开,但如果依成片影像逆推,很多戏份的文本大概都是这样的:
大量写意化的无对白场景,构筑出《少年的你》影像世界的情绪基石。多数时候,剧本文本无法给以演员任何道具或肢体上的具体提示,在导演要求外,演员只能相信自己的感悟。
面对周冬雨发挥到极致的凌厉哭戏,初出茅庐的易烊千玺接招的“武器”,正是眼神。而制造出两者“无声表演”默契的,正是二人眼神间“不交流的交流”。
在汪海林看来,两位主角的目光交流模式往往是对立的,即陈念的注视往往躲闪、紧张,而小北的眼神则被传递得直白、甚至“不屑一顾”。
在两人关系发展的关键阶段,易烊千玺正是用这种松散的“无视”,将刘北山内心对于女孩的关心付诸边缘化的孤傲。“他是社会边缘人,”汪海林指出,“但易烊千玺整体状态是松着演,这个很有意思,他这样一演,这个人物内心就显得强了。”
这样的演绎是否合理?汪海林给出了自然界的生动例子。“草原上食草动物比较紧张,食肉动物都比较松弛,易烊千玺演的就是这种食肉动物的感觉。”混迹社会的“小混混”,即便内心对爱的渴望再为炽烈,为了生存也只能逼迫自己成为具有保护能力的“食肉动物”。
还记得两位主角第一次对视的场景吗?在小北挨打后,两人情感因强冲突而升华相与。为“接住”易烊千玺带有侵略性却虚弱的复杂眼神,周冬雨的目光也前所未有地变得坚定。
“老没事对视、四目含情,那是偶像剧;抱头大哭、哇哇大哭,就是狗血剧了。” 正是演员在表演“度”上的控制,令影像效果回归真实却异常动人。
当然,相比周冬雨对于强烈情绪的收放自如,易烊千玺更多出于直觉的表演似乎没有“技巧”可言。但正是这样单纯并有节制的情绪互动,令通篇表演的“气息、脉搏都在同一节奏”。“一部影片的成功,它除了剧作、导演的贡献以外,演员的表现确实能够起到这个提升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