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讽功力max的他,是怎么做到90年代就身价上亿的…
一向嘲讽功力max的李诚儒,终于开口夸人了:
“表演非常准确”和“高级”
前者指的是牛骏峰、郎月婷出演的改编剧版《海洋天堂》
后者是沈梦辰、邢菲表演的《粉红女郎》
而除了这两段赢得满堂彩的表演,
其他时候,他依然是“儒学三连”
保持着一种家长训话的姿态。
第三期又出金句:
“和你说真话,指出你哪不行,其实就是给你兜里装钱。”
不得不承认,李诚儒说话确实够“杠”,而且这种“杠”由来已久。
在此之前,他还在节目上公开怼过演员“假哭”和不背台词的“念双簧”。
拍《清明上河图》的时候,郑少秋普通话不好,就说反正要配音,直接念数字“123”
气得李诚儒当场拂袖而去。
上节目时,回忆起这件事情,他仍旧愤懑不已:
“如果我在现场哪天背不来台词,我一定不在现场装孙子,我回家抱孙子。”
评价郑晓龙的《甄嬛传》,他直接就是一句“害人不浅”
对着自己儿子,他说话更是毫不留情:
“除了看上去人模狗样的,你有什么可让我夸的呀。”
“年轻人没吃过苦,都是无病呻吟。”
他为什么敢这么骂?
自然是因为李诚儒这个人,确实是一路苦过来的。
从小,“饥饿”就是他挥之不去的记忆,整整11个兄弟姐妹,李成儒是家中“幸存下来的九分之一”。
因为饿,他跟马抢过豆饼。
当时穷,就是穷到这个程度。
虽然年少的日子穷,但也不是完全没指望,李诚儒上面的哥哥姐姐都学京剧。
再加上家旁边就是人艺,在这种氛围里,他心里演戏的种子开始萌芽。
12岁的时候,李诚儒想报考戏剧学院,但没考上。
初中毕业后,李诚儒当了缝纫工,但他心中还是想学戏。
从小人艺旁边长大的他,最喜欢的一出戏是《争锋相对》,董行佶的声音一出来,别人就失去了光彩。
当他想学戏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董行佶。
于是,当时既无人脉又无背景的李诚儒,就跑去“拦截老师”。
靠软磨硬泡,入了北京人艺一代名演员董行佶的门。
那会董行佶一看,这小伙子确实有点京剧的底子,但不知道能不能坚持?
于是规定,一周只上一节课。
本来学京剧就需要下苦工夫,还要坚持不间断。
很多人学了一段时间就熬不下去了。
但李诚儒是铁了心要学,一周一节课,学朗诵,练声音,背台词,整整10年风雨无阻。
这也就是为什么他在《演员请就位》里,对台词抠得那么细致的原因。
因为他本人的台词,就是实打实磨出来的。
李诚儒后来考进了北京电影学院进修班,七千人当中只取三十几人,同班同学里还有赵宝刚。
在北影毕业后,他进了86版本的《西游记》剧组。
剧组最早加上导演是六个人,他就是其中之一。
虽然是科班出身,但由于长相不符合主流审美,他从场记,干到剧务,再到制片,愣是一个正经角色没演上。
“想演戏啊,没少和导演请战”,但每次李诚儒跟导演杨洁开口,就会被一句“你演什么,赶紧干活”打回去。
从《西游记》剧组出来后,还是没人找他演戏。
当时正是下海大潮,李诚儒决定先做点小买卖。
就这样下海,攒了点钱,开了服装商场。
1990年,在北京最最繁华的西单,营业面积800平方米的“特别特”商场隆重开业。
开业半个月就名噪京城,一天的纯利润可以超过50万元。
顺理成章的,他开上了大奔、开上了宝马。
最有钱的时候是1991年左右,做外汇的仓面就有1300万美金(9000多万人民币),还不包括其他资产。
这个数字什么概念?
那个年代,万元户都少见,更何况是亿元户。
直到现在,李诚儒依旧在故宫边上有套四合院,
在十三陵有个占地几百亩的私人庄园,价值不可估量。
但钱来得快,去得也快。
不久之后,李诚儒炒外汇失败,一千万美金赔了个精光。
待在家里,一夜白头的李成儒开始思考:
自己到底要干什么?最爱的是什么?
最后得到的答案是——表演。
索性就放弃经商,在41岁的时候重拾演员梦。
那个时候当演员能带来的财富远不如经商。
用他的说法,当演员纯粹就是自己喜欢。
从此之后,李诚儒一头扎进了演艺圈。
正好那时候碰见了自己的老同学赵宝刚,两人连着合作了《编辑部的故事》、《过把瘾》、《东边日出西边雨》。
赵宝刚又把他介绍给别的导演,拍了电影《大腕》。
1分20秒的长镜头,李诚儒把一个精神患者的癫狂表现得淋漓尽致。
他也承认,自己人生中有两次演戏开窍,第一次就是《大腕》。
演完戏手还在抖,倒不是因为紧张,而是精神高度集中,精神气用完了,人一下就颓了。
还有一次开窍,是在《人生几度秋凉》里。李成儒饰演的周彝贵去看望师傅,结果师傅已经去世。
当时李成儒冲上去,下跪、痛哭、念词,一气呵成。
事后他回忆:
“我就觉得我那个肉身骑在旁边那个房脊上,看着下边的我在那演戏。”
后来他又是《龙须沟》里疯魔的程疯子。
《重案六组》里一身正气的刑警。
《冷案》里老谋深算的大毒枭。
演配角演到千剧千面的份上,足以证明李成儒的功底。
他塑造人物的方法论,更被编进了大学教材《视听语言》里,是演员里的大前辈。
以演技和资历来看,他的确有资格指导年轻演员,提出问题也是一针见血。
但他的表达,还是过了。
而这种“打击式教育”,并不是李诚儒首创,
他本人在那个年代受到的教育就是,“人无压力轻飘飘,井无压力不出油”。
所以在他看来,“批评”才是“爱”。
也许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时代变了。
用过去的教育方式对待年轻一代,真的不太合适。
只会让大家把更多焦点放在他横冲直撞的的表达方式上,引得人想反驳他、回击他,而忽视他话语里真正的意义啊!
不过话又说回来,儿时穷困潦倒,十几年商海沉浮,41岁演戏成名。
在大俗大雅、大起大落里切换自如的李诚儒。
刚了一辈子,把自己活成了一根刺,也算是另一种任性和勇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