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新闻>原创深度策划

群嘲鹿晗,才是真的年度惨案

小电君 2019.08.20 来源:1905电影网

1905电影网专稿 流量是原罪吗?这个讨论从来没有停止过。

自电影《上海堡垒》上映以来,关于这个问题讨论更甚,这些讨论多半是冲着鹿晗去的。说来有趣,关于“流量”的话题,正是始于鹿晗本人。

如今,上映12天的《上海堡垒》排片只有0.2%,累计票房仅有1.21亿,和它前期的投资,完全不相匹配。与此同时,电影口碑更是悲惨,根据豆瓣算法显示,仅好于1%科幻片。

虽然市场表现平平,但电影在网络的热度没有“冷却”过。只是,相比起同档期的其它影片,它得到的更多是来自外界的群嘲。

为什么一部《上海堡垒》能掀起如此大的争议呢?

因为他是鹿晗

昨天,一篇名为《国产片年度惨案:我用错鹿晗》的导演采访稿,再次将流量话题推上了高潮。在这篇稿件中,《上海堡垒》导演接受了某自媒体的采访,回应了负面口碑以及选角等争议问题。

在稿件中,提到了“为什么选鹿晗”。

滕华涛强调自己最初考虑鹿晗适合这个角色,“通过这一次之后,如果要反思,我确实忽略了一点,我们想拍的这种科幻战争,和他的演员类型的差别。我用错了鹿晗,在一个不适合他的类型里。

至于“如果再给您一次选择的机会,是不是会换演员?”

“当时选鹿晗和舒淇,确实想到打反差感,既然说的是暗恋嘛。但现在看来,很多观众关注的是他们与科幻类型的匹配程度。我现在的直觉是,真的不是鹿晗不好,而是我们没有拍过这个类型的片子,也不清楚演员在里面呈现的样子是什么,是不是能让鹿晗这样的偶像去演,当时没判断好。”

当然,记者也提出,鹿晗曾参演张艺谋导演的《长城》,虽然只有短短6分钟,但有少数评论是对他的演技表示肯定的。

滕华涛则表示,“(《上海堡垒》)刚好赶上他想求新求变,但又没完成蜕变的节点。原来,我们直觉觉得,《明日边缘》汤姆.克鲁斯也是帅哥,怎么人家能用帅哥拯救世界,我就不行了?”

与此同时,导演也在采访中表示,选择鹿晗并非因为他的流量,更明白流量是双刃剑,“他们肯定对于宣传上会有一定帮助,但绝对不会对票房有什么帮助。”

整篇稿子中,导演滕华涛并没有绝对将“锅”甩在了鹿晗身上,而是指出了一点,在他如今看来,鹿晗并不适合这个电影类型。

但是滕华涛也忘了一件事,作为导演有调教演员的职责。用张艺谋导演的原话是,没有不会演戏的演员,只有导演不称职。

万万没想到,整篇文章被发布出来之后,过于“哗众取宠”的标题,直接让舆论发生了另一种变化,让不少营销号找到了继续“煽风点火”的可能性。

谁让整件事件中心的主角是鹿晗呢?毕竟在过去几年时间里,鹿晗在外界很多人眼里,他重要的人设就是最强流量。

可是,从2018年之后,经历了电视剧口碑崩盘、演唱会遭黄牛卖打折票……好像网友群嘲鹿晗成为了最正确的事情。

为什么是鹿晗?

鹿晗前经纪人杨天真曾说,“以鹿晗回国为标志,一种全新的追星模式拉开序幕。”从那之后,数据成为了鹿晗最大的亮点。与此同时,争抢娱乐圈资源的明星无一不以数据来证明实力,微博粉丝数、评论数、转发数……成为了衡量明星商业价值最重要的根据。

鹿晗单条微博评论破千万创吉尼斯纪录认证

2014年到2016年,鹿晗一度是黄牛们的“摇钱树”。只要有他出席的活动或者综艺,门票最高被炒到上万元一张。2016年,鹿晗以2.3亿的身价登上了中国90后富豪榜。

在这期间,他主演了三部电影——《重返20岁》《我是证人》以及《盗墓笔记》。前两部电影分别拿下3.65亿和2.15亿票房,同时口碑都保持在6分以上。而与井柏然合作的《盗墓笔记》,尽管口碑不佳,但依旧揽下了10亿票房。

从种种的商业数据来看,鹿晗是成功的。

不仅是鹿晗,还有吴亦凡张艺兴TFBOYS等人都是在这个时间段,逐渐走到顶端的流量明星。曾经有人调侃,在那时候的影视行业招商会中,最抢手的莫过于流量明星参与的作品。

而作品,也变成了他们的“罪因”,因为在外界不少人看来,这群“流量们”没有作品。

其实,“流量”身上的各种标签大家再熟悉不过,可依旧很少人愿意用“演员”来定义他们。“流量演不好作品”这个固有标签依旧死死地粘在他们身上。

鹿晗们怎么办?

在过去的采访中,流量从来不否认自己过去作品的不完美。他们也希望自己能真正的成为一位演员。

电影《长城》宣传期间,张艺谋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就曾谈及了这个话题:

实际上任何一个年轻的演员,他的演技的磨炼,都是需要过程的。首先给他这个机会,让他这样做,也不要否定他,我们谁都是从不会到会的。所以它是一分为二的。当然有些人可能年纪很大,但演技还很欠缺,大家不满意,那就需要他的提高。我们相信市场,我们相信观众会优胜劣汰。就我自己而言,我看到的大部分年轻演员还是非常努力的,至少我们合作过的,包括我们《长城》合作过的年轻演员,王俊凯呀、鹿晗呀,其实很努力,人也非常亲和,合作都很愉快。不能一概而论。

 

但是(小鲜肉)这种词也罢,这种现象也罢,我们退回三十年以前,是不可能的。(记者:怎么说?)因为一个演员要出来是很难的。现在机会多了,可能在网上突然出一个网红都有可能。机会多了是好事情,让年轻人自己去锻炼。我相信每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他都有自己价值观的判断,我也相信广大的观众也会有判断。一个真正扶不上墙的人,观众会淘汰他的。你也不用愁,最后就没人出这个钱。我觉得没关系,我自己认为,展开这样的讨论是好事情,对所有年轻人也有压力。那就是说,你要名符实,不要名不符实。那么你要做什么呢?从自身做起,加强修养,加强演技的锻炼,加强做人。

同样,鹿晗在《上海堡垒》的采访时说过,我正在一步一步了解演员这两个字,特别想深刻地钻研一下关于演技这方面,因为我也逐渐地在转型,希望能用自己的行动努力来一步一步地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上海堡垒》失利了,但并不代表鹿晗真的就应该被群嘲。至少在《重返二十岁》《我是证人》等作品中,鹿晗证明了自己作为一名演员的可能性。

放眼其他流量,王俊凯在《长城》的试错之后,用《天坑鹰猎》告诉网友自己的努力;张艺兴同样愿意牺牲更多曝光,“躲”在孤岛上,交出了《一出好戏》……这些例子并非只是特例,而会成为这些流量们未来演艺路上的现状。

相反,放眼整个市场,《上海堡垒》才应该成为一次特例,它更像是一种警示,在告诉后面的电影人,路还在探索,我们允许失败,但是这种失败,是为了之后的进步。

文/小电君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