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一部历史大片燃起红色激情
原标题:一部历史“大片”燃起红色激情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一部历史“大片”《红星照耀中国》在暑期档银幕上熠熠生辉,影片以斯诺的视角讲述了1936年,一个美国记者冲破新闻封锁,冒险深入到“红色中国首都”保安,亲自采访了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徐海东等一批共产党领导人、红军战士和苏区百姓,第一次把“红色中国”推介给全世界,发出了“红星照耀中国”的历史性预言。
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当下,推出这样一部追溯初心缘起、探寻信念发轫的电影,可谓是恰逢其时。从制作上来看,主创人员努力追求社会效益和艺术效果,做到用心用情用功。
在《红星照耀中国》这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主创人员忠于原著的努力。观众跟随着斯诺的脚步,首先看到满目疮痍的神州大地,见识腐败堕落的国民政府官员。通过鲁迅、宋庆龄等的引荐,斯诺来到西北革命根据地,看到一个个生活、战斗场景,见到心怀赤诚的共产党人,领略平易近人的伟人风采。两相对比,观众得以窥见红色中国产生、发展、壮大的原因,心灵早已沉浸在“红星必将照耀中国”的激动与振奋中。
《红星照耀中国》图书在伦敦出版后,风行各国,翻译成中文有40万字,在国内外的影响非常大。要将一本巨著改编成一部电影,必须精简很多内容。总体来看,影片《红星照耀中国》篇幅非常紧凑,对每个人物的着墨不多,但是抓住了每个人物的神韵,他们从红色中国走来,眼神坚定,笑容纯粹,有血有肉,可亲可敬。
在影片中,毛泽东同志没有领袖的架子,他自称是“赤匪”,与斯诺通宵达旦地聊天,讲起自己的家世非常动情;周恩来同志英姿飒爽,他亲自为斯诺设计采访计划,诚恳地邀请斯诺在根据地住4个月;彭德怀同志雷厉风行,行军打仗总是冲在最前面;外交部的小胡同志,一直负责斯诺的行程,他非常认真负责,做到形影不离……通过这些人物,观众犹如踏上了陕北的土地,呼吸了那里纯净的空气,感受到那些身处逆境也要为全民族抗争的纯洁心灵。
影片在制作上的用心也让人印象深刻。在根据地拍摄的时候,影片特别注意自然光线的运用,大部分的白天场景都是在光线最好的时候拍摄的,很好地表现了人物的精神气质。艺术化创作完美呼应了主旋律基调,诗意化呈现更助力红色经典过目难忘、直抵人心。
本片也存在一些还需进一步提升的地方,比如对于灾区的呈现流于简单化,影片结尾段落的处理也值得商榷。但瑕不掩瑜,影片忠实于原著,再现了真实的历史氛围,精准地描摹了历史人物,让走进影院的观众们重温了记忆中的那份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