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道袁泉:《前半生》大红后 她却客串了这部电影
品道袁泉:《音乐家》是真实的人生 演员最大收获是遇到好角色
1905电影网讯 在互联网上搜索“袁泉”,一度有很多标题后面跟着的短语是“不想红”。
小电君在采访过程中,把这个问题抛给了袁泉本人,她比任何一个问题的回复都要快,“那个话不是我说的”,然后她再次非常肯定地做了强调,“没有”。
现实中,从各种行径来看,袁泉并不是赶着节奏运营自己的艺人。
采访前期沟通时,她的团队就一直强调,“这次采访只回答关于电影的问题”,最后洋洋洒洒把提纲中那些电影之外,关于她自己表演心得的问题全部删了。
在其他艺人团队来看,这些问题或多或少能利于艺人的品质包装。但到了袁泉这边,她似乎对这一切,一点都不在意。
这也难怪,《我的前半生》大火之后,不少人都觉得她马上又要爆红了,但最后仍旧一如既往,整个人又沉了下来。
《我的前半生》中袁泉饰演的唐晶获得观众好评 |
《我的前半生》之后,她出演了几部电视剧和几部电影。不过,大多都还没有和观众见面。
电影作品《音乐家》是她最新的作品,距离她上一部和观众见面的电影作品《罗曼蒂克消亡史》,已有2年半。
《罗曼蒂克消亡史》剧照 |
“现在接戏主要还是看这个人物有没有感动到我,或者是我自己对某种职业或者某一个族群好奇。”
诚然,《音乐家》中的钱韵玲一角,正是深深触动了她内心。
这不是故事,是真实人生
电影《音乐家》讲述了冼星海在阿拉木图最后的日子。虽然那时候,战时艰苦,期间遭受各种苦难,但不忘寻找机会回到中国。
而袁泉在影片中,饰演了冼星海夫人钱韵玲。虽然戏份不多,主要表现对远在国外的冼星海的思念。
胡军与袁泉分别饰演冼星海及冼星海夫人 |
“其实在当时,谁都不知道因为那次的离别,就成了永远的天各一方”。
坦白说,这部电影并不能算是故事,更是一段真实的人生。但一开始,对于袁泉来说,却显得非常陌生。
“其实在我们成长中,听到冼星海这个名字那么多次。每每听《黄河大合唱》时,都会觉得非常激动人心。但是我们居然不知道他的生平是什么样子的。”
当电影制片人沈健和她讲了这个故事时,袁泉很快就被感动了,当电影向她发出客串邀约之后,“没问题,立马接下来了。这段故事需要被更多人铭记”。
“我曾经看过钱韵玲女士和冼星海先生年轻时的照片,两个人在一起的样子,当时就觉得笑容特别灿烂,我会觉得好像在他们脸上看到对未来的希望。”
钱韵玲与冼星海合影 |
虽然短短不足5分钟的戏份,但袁泉前期还是做了很多准备:查找了为数不多的资料、通过冼星海先生的女儿冼妮娜老人的讲述,通过这些仅有的材料,去尽可能想象当年他们的样子。
“所以我就想象,在我这个很有限的角色塑造空间里,好像除了思念之外,更多是什么力量支撑着钱韵玲女士一个人带着女儿这么多年。”
诚然,这部电影袁泉是入戏了。
采访间隙,她问候一旁等待她的好友,“等会儿结束你要去看吗?我就不看了,不然待会儿又要哭。”
不考虑戏份多少
袁泉似乎是一个容易入戏的演员,她之前在接受采访中表示,自己曾为一部电影准备了两年,淘尽了所有情感体验,无法再回头。
“不疯魔不成活”,大抵也是她对戏的坚持吧。
回过头看,袁泉演的电影不算少,但是大多都是和《音乐家》里一样,戏份不多,更像是打酱油的女性角色。“作为演员,如果在戏里塑造了一个角色,哪怕只有一场戏,只要我是在那儿的,出来角色的感觉是准确的、贴合的,这就很满足了,戏份多少我已经不考虑了。”
虽然戏份不对,但不难从过往的角色中看出,袁泉很多角色都已经被定性了。
“演员作为公众人物难免会被定位或者贴标签”,袁泉也在话语中道出了当下演员的困境,“所以有时候,找到你的角色也都有一个大概的范围。作为演员,你可能也只能从这些找到你的角色当中去挑选。”
“但那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有机会碰到真正想演的角色,这对演员来说是最大的收获!”她还是很笃定地自己给出了答案。
当被问到自己为什么不主动去选择时,她又露出标志性的微笑,“我还是主动性比较差。”
《后会无期》中的袁泉 |
但不可否认的是,《后会无期》中那句,“喜欢就会放肆,但爱就是克制”,抑或是《罗曼蒂克消亡史》中,对女明星一角的深刻演绎,袁泉每次演出,即便戏份不多,但是都足够抓住观众的记忆,即便过去多时,也让人念念不忘。
对于入戏,她有自己的“教学”:“每个角色,都是另外一个人,然后你在很短的时间内要去进入她的生活,可能你也必然会把你自己的某时某地的状态带入到角色里头。”
有了这些的付出,难怪对于袁泉而言,演戏、成名、获奖,一切看起来都来得非常容易。
不想被定义女文青
袁泉自小就很幸运,学了七年京剧,很快又考到了中央戏剧学院。出道不久的第一部电影《春天的狂想》,就拿下了金鸡奖最佳女配角,同年,她还凭借另一部电影《上海纪事》,提名了金鸡奖最佳女主角。
那时候,她周边的同学章子怡、刘烨等人都已经凭借电影和电视剧大红大紫,在圈子里也越走越顺。她反而剑走偏锋,选择了话剧。
袁泉与黄渤合作话剧《活着》 |
袁泉曾提过,2000年毕业,她进入中央实验话剧院工作,不久就在话剧《我听见了爱》中得到了演出机会。她以“幸福”“踏实”形容那段时光,可以在一个地方,专注地做一件事,“从此认定剧院就是我的家了”。
那时候的她可以说一头扎进了剧院之中,享受在舞台上的每个瞬间。
她演了孟京辉的《琥珀》《活着》,田沁鑫的《狂飙》《青蛇》,赖声川的《暗恋桃花源》,王晓鹰的《简·爱》等剧。最后,更是凭借在话剧《简·爱》中的演出,拿下了中国戏剧最高荣誉梅花奖。
袁泉凭话剧《简·爱》斩获梅花奖 |
话剧之后,当她再一次回到电影领域时,接拍了不少的电影,更被很多观众定义是一位“文艺女青年”。她自己笑笑,“我也拍了很多商业片啊。”
诚然,她本身的文艺,更多是来自她对待生活的一种姿态。
在娱乐圈这个名利场中,她的做法似乎有些任性,拒绝了周边那些她不喜欢的99%,拥抱自己想要的1%。不争,既能保持最初的坚持,也满足了内心小小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