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道·《阳台上》导演张猛:不能对生活袖手旁观
品道张猛:拍电影是件很好玩的事 不能对生活袖手旁观
1905电影网专稿 《阳台上》在北京的第一场映后见面,是小电君经历的“最失控”的发布会之一。
随机点名的第一个观众便向主创开炮:“我用失望和烂片评价这部电影,你们想用它圈多少钱?”
面对不留情面的差评,台上的男主角王锵已暗暗露出愠色,还没看片的周冬雨显得有些措手不及,只有站在最左边的导演张猛平静得一如既往,甚至在低压的帽檐下藏着一丝不为人察觉的笑意。
在活动后的专访中,他对小电君说,比这更激烈的批评他听过太多。电影与观众的关系本来就是简单的五个字——“各花入个眼”。
《阳台上》上的一张海报上写着这样一句话:“做过太多勇敢又愚蠢的事情。”这或许也是张猛对待电影的态度。
在这个被资本牵着鼻子走的市场里,他习惯了逆流而动。关照现实,回归胶片,张猛总在做一些勇敢又“愚蠢”的事。
“小人物”
张猛的新片扎根上海,将镜头对准了生活在城市中心,却又游离在主流之外的“拆二代”。
主人公张英雄的父亲因为与拆迁工作人员陆志强发生冲突而忽然离世,张英雄决定要为父亲报仇。生性懦弱的他却在不断偷窥、跟踪的“复仇”过程中,对陆志强的女儿陆珊珊产生了复杂而冲动的情愫。
张猛说,最早打动他的是原著小说里“弱者报复弱者”的主题,张英雄、陆珊珊、陆志强甚至电影中的每个人都是被高速发展的都市挤压到边缘的“弱者”。这样一群人之间的互相报复和伤害就显得格外虚无而残酷。
在张猛看来,无论上海还是家乡东北,现代化都市和身处其中的人的状态都是相似的,“小说里描述的上海,一面高速地发展,另一面又把原住民围剿到一个小地方,这一点和东北很像。”
仅从这一点来看,《阳台上》依旧很“张猛”。
从处女作《耳朵大有福》再到后来的《钢的琴》《胜利》,张猛总是把镜头对准那些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描摹着他们在社会变迁中的迷惘、挣扎和无所适从。
在《耳朵大有福》里,范伟饰演的铁路工人王抗美“光荣退休”后,却发现在生活中已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所谓“耳朵大有福气”不过是自欺欺人。
在《钢的琴》里,张猛把镜头聚焦在辉煌落幕时的东北老工业区。王千源饰演的陈桂林带领一群下岗工人用亲手打造钢琴这一略带荒诞的仪式,完成着对一个时代的告别。
到了“东北三部曲”终章《胜利》,张猛开始拍起落魄黑帮大佬的故事。陈胜利在十年铁窗生涯后开起了幼儿园,仅凭着骨子里残存的那股猛和真,对抗着这个不由自己的时代。
张猛电影里的小人物总带着三分悲凉、三分幽默和三分荒诞的浪漫,立体饱满并与他们身处的城市有着同频率的脉搏。
在之前的采访中,张猛曾说自己喜欢鲁迅的一句话“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是他坚持为小人物著书立传的原因,“作为一个导演,面对生活,你不能袖手旁观。”
“小众”
张猛很有意思,别的导演总倾向于在处女作里回溯青春,他却偏偏在第一部电影里拍起了“退休生活”。接下来的《钢的琴》描绘“中年危机”,直到这部《阳台上》才终于倒退着拍回了“青春”。
听了我们的描述,张猛笑了,说自己没想那么多,不过是“赶上一部拍一部”。
《钢的琴》剧照
在拍摄《耳朵大有福》前,张猛手里其实攒了不少剧本,但看来看去只有这个故事最便宜,成本不过300万人民币,便毫不犹豫地下手拍了。
最终,他凭借该片获得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新导演奖、上影节亚洲新人奖评委会特别奖两项大奖。但影片只卖出189万票房,张猛依旧没摆脱资金上的窘境。
第二部电影《钢的琴》,他坚持用最烧钱的胶片拍摄,到处磨嘴皮子借钱,最困难的时候,兜里只有47块钱。
女主角秦海璐拍着拍着成了投资人,王千源在东京拿下最佳男主角时,手里还握着剧组打的白条。
《钢的琴》剧照
《钢的琴》虽然在国内外电影节上风光无限,拿下多个重量级奖项和提名,在市场上却依然难逃冷遇。经历了若干次延档和片名风波,这部投资仅500万的小成本电影最终只收回区区690万。不少影迷为张猛扼腕叹息,认为这部好作品“生不逢时”。
如今,新片《阳台上》上映不到一日,票房仅有一百多万,这在年票房600亿的时代不过是沧海一粟。在票房上,张猛总欠了点“时运”。
在《钢的琴》时,张猛曾在采访中一半自嘲地对记者说,我是奔着商业片去的,却被生生地逼成文艺片导演。如今再提起这句话,他笑着回应:“那是我胡说八道。”
现在的张猛不会再简单地用艺术和商业定义自己,“喜欢的就拍了,能找到钱我就拍了,没去界定自己到底是哪一类型的导演...票房这东西,能赚点钱很好,但是没有赶上那样的题材,没有赶上那样的剧本,所以说也没有机会,因为我喜欢的都是这样现实主义、小众一点的。”
他知道拍小众电影注定会面对资金的问题,但好在投资人大多是脾气相投的哥们儿,给了他足够的信任与宽容,“他既然投了,就肯定是知道这个东西未来的结果会是什么样子的,不会说投这个,然后把它的未来想象得很大。”
“别着急”
在正式成为电影导演前,张猛写了多年的小剧场喜剧,创作的小品剧本还曾获得央视春晚小品类节目一等奖,再加上父亲——喜剧导演张惠中的熏陶,“幽默感”几乎成了张猛骨子里的东西。
张猛与王千源
张猛电影里的小人物虽然卑微却从不卖惨,总带着东北人特有的幽默和几分不切实际的浪漫主义情怀。
无论是《耳朵大有福》里范伟的小品式自黑,还是《钢的琴》中王千源雪夜弹琴、秦海璐的斗牛舞,这些或幽默或魔幻的桥段都成了张猛独特的个人标记。
笑声越响亮,背后的落寞就越动人,或者用张猛的话说:“不能把悲伤这件事儿拍得太让人喘不过气了。”
从《钢的琴》《胜利》到《阳台上》,张猛一直坚持用费力又烧钱的胶片拍摄,这在数字化的浪潮里颇有些逆流而上的意味。
张猛说他喜欢的不仅仅是胶片的仪式感,更是现场等待换片子和镜头时,“那一点点间隙”,“要数字化了,可能就把你弄得很紧张,时间很紧,所以有机会的话,我还是会拍胶片。”
这份不紧不慢的余裕似乎也是张猛处理事业和生活的状态。从2008年第一部《耳朵大有福》算起,张猛11年间只拍了6部长片,还有两部因为各种原因尚未公映。
《流浪地球》导演郭帆曾多次在采访中谈到2014年那次“派拉蒙访学”对他和一批青年导演的影响。因为感受到了与好莱坞电影产业的巨大差距,他们回国后相继开始了工业化电影的尝试。
很少有人知道,张猛是这一计划的第一批成员之一。当我们问起张猛这次访学经历和是否有拍工业化电影的计划时,他摸了摸脑袋说:“没有,不是好学生吧,因为到那有时差,没怎么听课。”
这就是张猛,坦诚直白,知道自己要什么又耐得住寂寞,“还是要拍自己想表达的东西。别着急,别毛毛躁躁的,拍电影本身就是一件挺好玩的事。”
看完《阳台上》,脑海中一直回荡着沈重在游轮上唱起的那首老歌“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这或许也暗含了张猛自己的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