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新闻>电影资讯

第十五届金字奖论坛:为什么编剧的剧本总被改?

2018.12.19 来源:1905电影网

第十五届金字奖论坛

1905电影网讯 2018年12月18日,第十五届金字奖“为什么编剧的剧本总被改?”剧集论坛于北京电影学院中等放映厅举行。今天举行的剧集论坛邀请新丽传媒制片人黄澜,著名演员、北京电影学院校友翟天临两位嘉宾与著名编剧、文学系副教授张巍对谈,围绕“为什么编剧的剧本总被改?”这个困扰着许多编剧的大问题,探讨影视剧编剧当下境遇、寻找青年编剧生存之道。

制片人黄澜

论坛开始,张巍老师首先道出了如今青年编剧处境艰难、地位堪忧的现状,向两位嘉宾抛出了“为什么编剧的剧本总被改?”这个问题。

黄澜老师作为一个经验丰富、喜欢与编剧沟通的制片人,向现场观众阐释了“制片人通常会在哪些情况下会要求编剧改剧本”。其中最为浅显的情况,就是情节设计或者人物关系不新颖,与我们观剧经验中的其他剧集没有太大差别。这个时候制片人就希望编剧在细节上设置得再巧妙些。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编剧容易在写作过程中不自觉地沉浸在文学语言体系里,忽视了影视语言,写出大量的人物对白而非动作,有时也会为了自己写出的“金句”牺牲掉戏剧性,这个时候制片人也会从侧面对编剧进行指导、提出一些中肯的意见。这两种情况,是编剧比较喜欢和欢迎的。但是令编剧们十分困扰的“制片人前后意见不一致”这种情况,黄澜老师作为制片人也说出了她的看法。

她在此举了自己担任制片人的电视剧《虎妈猫爸》的例子,这部剧聚焦于中国式家庭教育的尴尬和矛盾,在中国目前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匀的情况下,这本身是一个很好的剧本创意。但在编剧创作的过程中,随着创作的深入,发现主人公虎妈给孩子带来的焦虑背后,还会有爸爸、姥姥、姥爷等多个角色带来的压力,需要编剧去考虑的内容越来越多,为了戏更好看,还要加入“初恋女友”这个角色。作为一个剧集项目的编剧,需要去面对不断的变化,随时根据变化调整自己的创作。

演员翟天临

作为一个创作型演员,翟天临老师在面对“什么情况下演员会要求编剧改剧本”这个问题时,他认为,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演员过分注重自己的个人魅力。从塑造角色的角度来讲,有些演员喜欢把角色的语言习惯放到自己的语言系统中去,他们认为那样的创作是安全的、有魅力的,甚至是符合市场的。二,有时声音和语言并不是最有力的,人与人的交往常常是看行动。因此,有些演员会通过组织有机的行动来传达对白的精神,因此他们可能会删减一些对白,直接用表演表达出来。三,有些演员积攒了一定的拍摄经验后,会逐渐具备导演意识。他们会更加宏观地看待一个剧本,明确自己的角色在这场戏中起到什么作用。翟天临老师通过自己的拍摄经历,更加详细地说明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导演习惯的不同,有时也会带来不同的状况,有些导演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会要求演员一直拍,拍很多遍,这时,具备导演意识的演员就会很自然地提出质疑。

编剧张巍

与此同时,张巍老师作为一名创作经验丰富的编剧,非常坦诚地与我们分享她最害怕的几种情况:一,不告而改。有些制片人遇到已经有名气的编剧,觉得让他亲自改剧本会比较麻烦,于是就找年轻编剧去改。等到编剧发现自己的剧本被改了,面对这个既成事实也无可奈何。二,事无巨细。写剧本的时候,碰见手把手教编剧写剧本的制作人,编剧还是挺无奈的。制片人在开始时很有耐心,但到了后期,可能会变成多个责编与编剧对接,意见多而杂,这时编剧就会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创作者而是一个完成者,创作的热情会被严重消磨。三,演员的过分要求。编剧对人物有自己的设置与考虑,如果每一位演员都让编剧给自己加戏,就会对剧本整体产生巨大影响。当然,要排除一种特殊情况,那就是演员约编剧写戏,编剧熟悉这个演员,写的从头到尾都是他。但如果不是这样,编剧便会说:你不是演员吗?塑造角色不是你的天职吗?这就是张巍老师最害怕碰见的情况。

论坛现场

最后的提问环节,三位老师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回答了观众提出的有关“编剧创作经验”、“什么是制片人眼中的好剧本”、“演员更喜欢接什么样的戏”,以及“改剧本的问题是否可以在合同前阶段详细规定”等问题。在交流中,三位老师从不同的职业角度,更加理解了彼此对剧本的需求,也给在座的年轻编剧们提出了许多实用的建议。

最后,张巍老师作出总结,越来越多的同学们投身于电视剧、网剧的剧集创作,代表了中国和世界发展的新力量和新方向,他们在剧作水平上取得的进步也是非常高的。希望电影学院未来有志于从事剧集创作的同学们留心生活,认真创作,期待大家的好作品。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