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入人心》交流会:不做最专业比赛,愿高雅入生活
看片会现场
(采写/但丁的方舟) 11月8日,湖南卫视第四季度重磅推出的声乐竞演节目《声入人心》看片会暨交流会于长沙举办。总导演任洋,女高音歌唱家陈小朵,选手郑云龙、高天鹤、陆宇鹏、王晰等节目组成员悉数到场,分享制作初衷、传播定位、幕后故事的同时,也与多家主流媒体记者共同探讨了如何让高雅音乐走进生活、美声圈的行业现状等话题,并对网上出现的几大争议一一做出了解答。
古典邂逅大众,高雅并不高冷
歌剧、音乐剧、美声唱法……这些音乐形式无疑偏向小众,曲高和寡,普通观众接受起来也会有一定障碍,但《声入人心》甫一播出便拥有了极高关注度,目前更是以“零差评”的口碑在豆瓣收获了8.9分的评价。对此总导演任洋总结称,为了拉近与大众的距离,节目组在“作品”和“成员”两方面都下足了功夫——选歌不局限于古典音乐,也会大量尝试艺术性较强的通俗、流行歌曲;从36位成员的外在“包装”,到第二期开始会有的真人秀部分,都采用了符合年轻人审美的呈现方式。“我们不想把节目做得苦大仇深,让观众们在周五晚上看到还不开心。”哪怕这样仍会有所隔阂,任洋也坚持在专业词汇的释义、注解方面保持克制,“不想带有太多教育色彩,本就不需要每个人都理解,让每个人都能欣赏就好。”
总导演任洋
面对迄今围绕节目的最大争议,即尚雯婕与刘宪华两位“出品人”的资历与专业程度,似离美声大家廖昌永甚至部分选手都有一定距离,任洋直言:“我们从未想要打造最专业的音乐比赛,这是高雅音乐与大众之间的一场交流。”曾经的“超女”冠军尚雯婕便能以观众视角扮演与大众交流的角色,同时她也具备发掘“素人”的精准、毒辣眼光。刘宪华自6岁起学习古典音乐,也有出色的功底与素养。“这两位与节目有着内在相关性,往后大家也能更多看到他们三人间的互补,并理解我们的选择。”
《我和你》原唱、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陈小朵此次以专家身份加入节目组,对《声入人心》赞不绝口。“我们圈里已经炸开锅了。”陈小朵分析道:“湖南卫视擅长把流行音乐做得高级,也一定能把古典音乐做得时尚。”更回忆起自己从毕业论文开始,就一直在探索“如何在中国大地上做古典音乐的当代融合”。《声入人心》便承担了这样一份使命:将古典音乐从被束的高阁中解除束缚,重新走入大众生活。
“融合音乐”,尚待观众适应
这档节目另一处引发观众普遍困惑的地方在于:时而流行,时而古典,又引入歌剧,又涉及音乐剧,还标榜美声,它想传递、推广的,到底是什么呢?
任洋解释道:“不是任何一种,就是‘融合音乐’。这在西方是一个专有名词。”节目需要做的便是基于电视形态,用包容的方式去展现它们。通过层层选拔最终登顶的也不会是“最优秀的声音”,而是“最和谐的声音”。至于“融合音乐”这个十分陌生的概念,也只有“等观众慢慢适应了”。
《声入人心》的“包容性”原则体现在节目的方方面面。比如将竞演与真人秀的时长比例调整为“7:3”,不止让观众看见实力强劲的唱将,也看到鲜活的个人;比如对收视率的心态:“未必会是爆款,做了就有意义”;比如对出品人、嘉宾、选手、作品的选择。无论哪项权衡,最终也都会落到“在古典与大众之间搭起桥梁”这份制作本心上。而仅播出一期就取得了同时段所有节目收视率第一的成绩,也正回应了任洋的判断:(小众形式)从正面看是个问题,反面看也许就成了机会。
《声入人心》第二期
要唱功,也要颜值
网上不少评论都表示,《声入人心》颠覆了自己对美声歌手的固有印象,“穿着燕尾服大腹便便的中年人”被36位高学历、高颜值、高音乐素养的实力选手取代。
事实上在选角时,节目组就确定了两大标准:“首先唱得好,其次长得好。”
陈小朵将此诠释为:“当代的美声演员,应当同时具备“影视演员的颜值,话剧演员的台词能力,音乐剧演员的肢体表现,歌剧演员的演唱实力。”
女高音歌唱家陈小朵
到场的四位选手也分享了自己参与节目的感受。参加过《歌手》的王晰笑称算是“为人民服务”,“美声并不高高在上,也有许多男欢女爱和国恨家愁包含其中。”;还未从音乐学院毕业的陆宇鹏坦承偶尔胆怯,尽量做好自己;因常在节目中怼人而被调侃为“人形弹幕”的高天鹤诚挚表达了自己对艺术的热爱,“从5岁到现在我没有做过别的事,艺术不容虚假,必须有批评和评论才能进步。”;被称“音乐剧王子”的郑云龙在微博上却一直走搞怪路线,“生活里其实并不高冷,也不‘王子’。我是一名演员,台上展露的是人设与形象。生活中更平淡,甚至没有色彩,对演员来说更合适。”
而在节目中占比不低的真人秀部分,着力表现的便是这批高颜值选手的生活截面。任洋认为“人”和“秀”任何节目都有,“真”反而是《声入人心》最大的特色。不像流行或嘻哈,这批美声演员出演真人秀会显得更“闷”,互相交流都十分客气,没那么多“戏剧冲突”,也没那么多激烈的争吵与矛盾。这股担心很快就被消除了:“我们发现这就是节目的气质。能给年轻人传递一种不同的正能量:舞台上的偶像不一定张扬、个性、有态度,也可以内敛、礼貌、有才华。”
《声入人心》第二期
“大学舞台都留给弹吉他的了”
《声入人心》所采用的“首席”与“替补”竞演模式,和今年大火的《创造101》《偶像练习生》等综艺十分相似,这倒并非刻意的借鉴,而是尽可能对歌剧、音乐剧演员们所处的行业现状进行了舞台还原。
“A角”与“B角”的划分,是歌剧、音乐剧行业由来已久的机制。圈外人士很难想象这其中竞争的黑暗与残酷。“只有A角倒下了,B角才有机会上台”,鞋里藏钉子、下黑脚暗踹的流言都并非捕风捉影。曾有知名演员赴美演出,有吻戏的场次连牙刷都需要锁起来以防被不怀好意者利用。另一方面,演员们的付出又与收入不成正比,国内像郑云龙这样的音乐剧演员,一场能拿1500元,比起流行歌手,要低上10倍、20倍。
节目组在面试选手时,遇到最多也最无奈的境况则是:不少人挑的曲目都是重复的,因为“没人再给我们写歌了”,只能翻来覆去地演唱年月已久的经典曲目。一些尚未走出校园的选手,在学校中则极少会获得登台机会,“大学舞台,都留给唱民谣、弹吉他的了。”
《声入人心》给予6位首席的最终“奖励”,也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出唱片,全国巡演”被不少观众质疑“选手根本看不上”,但与“极力调和高雅与大众趣味”、“消除对美声的误解”一样,能让这批颇具实力的美声唱将、歌剧演员们灌注原创专辑,在最高规格的剧院展开巡演,兴许也算最符合节目初衷的选择了。
本文系 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