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姜色》首映礼:主角容中尔甲自嘲和驴比演技
《阿拉姜色》首映礼到场主创
(采写/但丁的方舟) 10月24日,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斩获评委会大奖的藏语电影《阿拉姜色》于百老汇电影中心举行北京首映礼,从片中朝圣路线起点四川启程的多城路演至此也接近尾声。导演松太加、制片人廖希、男主角容中尔甲、女主角尼玛颂宋、监制杜庆春、摄影指导王维华等多位主创出席了映后交流会,与到场观众分享了电影创作的幕后故事和对藏语电影未来发展的看法。
“和驴较劲”?男女主角双双自剖表演困境
本片的剧本原型是一个发生在主演容中尔甲身边的故事,导演松太加听后将其改为剧本,容中尔甲则决定由自己的公司进行投资,但他万料不及的是,最后自己竟被松太加“忽悠”得出演了男主角。此前容中尔甲一直以歌手的身份为大众所熟知,几乎没有表演经验,“很担心,怕演砸。之前我的最高水平,也就是拍歌曲MV了……”忐忑出演后他每拍一场都会去问询导演的评价,松太加越说“挺好的”他反而越着急。“后来导演却说你看女主角演得比你好,小孩演得比你好,那头驴也演得比你好。”容中尔甲幽默地回忆道,“于是我每天就和驴作对,和驴较劲。等电影拍完剪辑出来,我发现,那驴的走位,体态,表情,好像确实比我好……”现场气氛也因为男主角的大胆自我调侃而变得轻松活跃,随后容中尔甲更是拾起本行当场献歌,引来掌声阵阵。
女主角尼玛颂宋同样坦承片中的女主人公不论年龄、阅历,都与自己存在遥远的距离,在揣摩人物心理时遇到了不少困难。女主人公俄玛的一场梦是电影“朝圣之旅”的起缘,她的选择与行为也激起了观众们意见相左的讨论,当被问及“现在的藏族女孩干得出这样(有争议)的事吗?”时,尼玛颂宋则表示“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既然在一起,就必须兑现承诺”,呼应了《阿拉姜色》“一诺千里”的动人宣传语。
导演松加太
“东方美学”?松太加回应风格接近是枝裕和
本片是松太加的第三部执导作品,他告知现场观众自己在编撰剧本时往往不设目标、路径模糊、信马由缰,通常写到三分之二时才会有明确结局,并且常“因人循事”——必须提前锁定演员,参照演员的气质才能决定的故事走向。这听上去与东方式创作的写意传统甚是吻合。事实上,《阿拉姜色》展映、路演后,业界内外不少评价均会将松太加与日本导演是枝裕和并提,称《阿拉姜色》为“藏语版《小偷家族》”,认为它们具有关注非血缘家庭的裂隙与和解,诠释出克制内敛的“东方美学”等等共性。
对此松太加在现场回应称:“电影其实需要用极为理性的思维进行创作,但又必须用感性来包装呈现。”而东方电影美学通俗讲即是“不让所有的力量外露”,不刻意放大苦涩亦不刻意淡化欢乐,细腻节制之感便由此生发。而面对与是枝裕和的比较,松太加则谦虚表示十分惶恐,自己也喜爱是枝裕和的作品多年。至于为何连续三部电影都出现了“男性成长,母亲缺位”的元素,松太加笑称他也常与朋友探讨,但并未思考出原因,毕竟“我其实拥有阳光健康的成长经历,没有任何童年阴影啊。也可能正因如此才会在电影中取其反面吧。”
《阿拉姜色》采用拟纪实的拍摄手法,“一场一镜”的运镜手法颇具特色,这正是东方美学的形式支撑和电影风格的外化骨骼。摄影指导王维华面对“为何大量使用长镜头进行拍摄”的提问,解释说这是为了形成情感与气韵的双重连续性。“演员可以不中断表演,连贯的情感将会更加贴合故事。”
《阿拉姜色》首映礼现场
“藏区风光片”?主创齐谈去除刻板标签
《冈仁波齐》《大三儿》……近年来国内涌现出不少以西藏为背景的电影,它们大多也会着力凸显藏区弥漫着神秘色彩的文化习俗,展现高原宁静绝美的自然风貌,这既是噱头,也是镣铐。容中尔甲就坦言:“提到拍西藏,就是雪山、草原、湖泊、磕长头。其实藏族人也要为油盐酱醋而烦忧,两口子之间也会吵架。”他为《阿拉姜色》而兴奋,正是因为它剥去了固有的刻板印象,不再以信仰、文化、风景为绝对主轴,而是转将目光聚焦于这片土地上的普通“人”,是“以自己的视角写自己的故事”。
对此监制杜庆春则提出了更进一步的展望,希望未来对同类题材仅以“华语电影”视之,不论业内还是观众也应该更加淡化“藏区电影”的标签。“我们也不一定是做‘纯藏族’的电影,它只是一部电影,一部华人创作的电影而已。”
《阿拉姜色》以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变化为故事主线,讲述了一个关于承诺、爱情、亲情和成长的故事。影片将于10月26日正式登陆全国院线。
本文系 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