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马克思》5.5上映 引当代年轻人情感共鸣
共16张
|
《青年马克思》
1905电影网讯 5月4日下午,电影《青年马克思》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剧场举行。活动由电影频道节目中心与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举办。
电影局市场处处长刘豫霞、电影频道节目中心主任曹寅、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副主任陆红实、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党委专职副书记张玲、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副主任阚平、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宝林、中教华影电影院线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熊殷等领导莅临现场。曹寅主任和周宝林副总经理分别致辞。
此外,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程美东、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杨洪源、著名影评人周黎明也来到现场“对话青年马克思”,专家们精彩的点评和深刻的解析,让现场掌声不断。
电影《青年马克思》再现伟人革命实践 深度挖掘《共产党宣言》背后的故事
影片讲述年轻的马克思1844年在巴黎与恩格斯相识相知,因共同的理想信念,致力于彻底改变当时的世界。后来,两人受托起草“正义者同盟”规章,改组建立共产主义者同盟,合作撰写《共产党宣言》的伟大历程。
电影频道节目中心主任曹寅致辞
电影频道节目中心主任曹寅上台致辞:“马克思坚定的人民立场和情怀,永不放弃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影片曾在柏林国际电影节展映,引起了巨大反响。在拍摄方式上,影片超越了人物传记式的传统模式,大胆采用双主角的模式展开叙事,可以引起当代年轻人的情感共鸣。”
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宝林讲话
来自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宝林也表示:“这是一次让国内观众在大银幕上走进、学习、致敬马克思的机会。中影作为影片的发行方,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影片上映做出最大的努力。”
学者影评人对谈 马克思主义加速美好社会的到来
对谈嘉宾: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程美东、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杨洪源、影评人周黎明
现场,来自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程美东、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杨洪源、著名影评人周黎明,畅谈青年如何走进马克思。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程美东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程美东首先表达了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人类的发展进程,还给人类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马克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拥有渊博的知识、深刻的思想和严密的逻辑体系,看过他文字的人都有这般深刻的体会;他的文字,不仅可以让人的思想境界提高,还可以扩展知识面;正是这些宝贵的文字和思想,使得马克思成为了加速人类走进美好社会的关键人物。”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杨洪源
随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杨洪源从“青年如何走进马克思”的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青年一定要扎扎实实的读原著,真学、真懂、真信,从而感知马克思主义的魅力。知名影评人周黎明,则从电影的角度,谈了谈对电影的理解。他认为,该片提供了一个大的框架,这对刚刚接触马克思主义的年轻人来说是很好的辅导教材。
影评人周黎明
译制团队花两倍时间翻译 力求精准呈现有血有肉的马克思
作为一部海外电影,《青年马克思》在引进国内的同时也面临了一个问题,即如何在译制工作上精准传达出人物的思想内涵,让观众深度了解马克思主义。对此,现场也请到了著名译制导演王晓巍和配音演员孟令军来分享了此次译制的经验。
长影集团译制片制作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晓巍
王晓巍表示《青年马克思》译制工作的难点在于如何用严谨的台词,来展现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为此,译制团队不断开会研究,用了比平常多2倍的时间来做翻译的工作,就为了让大家能真正认识马克思,感受他宝贵的思想内涵。
担任马克思的配音演员孟令军
为影片配音的孟令军也上台分享了自己为马克思配音的经验。在正式配音之前,他至少看了5遍影片,力求用从角色入手,把握住马克思与友人进行思想碰撞时的状态,精准呈现马克思的思想内涵。
发布会舞台上,还矗立着中国著名雕塑家、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先生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而创作的马克思铜像作品,高5.5米的雕塑铜像,将于5月5日在马克思的家乡揭幕,吴为山先生通过视频送来对本次活动的祝贺。
高校代表朗读《共产党宣言》
最后,由高校青年代表共同诵读了《共产党宣言》(节选),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习近平主席关于“重温《共产党宣言》”的讲话精神,以电影发布会的方式进行了一场特别意义的主题团日活动。
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参加今天发布会的全国各大院线代表、影院经理和青年学生表示,在观看这部电影时要自觉联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和活的灵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不断引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