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电影评论

这部让王家卫绝口称赞的处女作,到底有多神?

麦苳 2018.04.24 来源:1905电影网

1905电影网专稿 第8届北京国际电影节落下帷幕,备受瞩目的最佳影片,花落格鲁吉亚、爱沙尼亚的合拍片《惊慌妈妈》。这部名不见经传的处女作,既没有一线演员加盟,也没有大牌导演做监制。它用游荡在现实与虚幻之间的方式,记录了一个50岁女性挣脱家庭枷锁、寻找绝对自由的过程。

影片节奏随剧情进展,从平静逐步过渡到失控,后期频繁出现的超现实元素与大量红蓝光的来回切换,更带来一种惊悚即视感。

这种凌厉、前卫、大胆的拍摄手法,也代表了导演本人呼唤女性自我觉醒的鲜明态度。

显然,这种态度打动了评委会主席王家卫,他这么评价《惊慌妈妈》:“这是一部歌颂专注和坚持的电影,故事讲述一个中年母亲,如何用文字的力量,对抗来自社会、家庭的压力,作为处女作,这部电影在编、导、演、美术和摄影方面都非常优秀。” 

那么,到底影片具体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能让王家卫绝口称赞?它用了怎样的视听语言,打败其他选手,斩获天坛奖最佳影片?小编也在影节期间观看了该片,下面就跟大家分享一下这部处女作到底有神。

影片主角叫玛娜娜,她有两个身份,一个是50岁的家庭主妇,另一个是职业作家。在家庭中,她是一个脆弱的女性,小心翼翼的写作,谨小慎微的生活,没有自我,也得不到认同,认人支配。

然而多年来汹涌澎湃的写作热情,已经让她触摸不到真实的生活了。夜晚,她经常梦到一个红衣女人出现,引领她抵达未知世界。清晨醒来,她幻想雨水从天花板滴落,一滴滴累积成山,固化为牢困住自己。她挣扎着来到浴室,却在墙上看到了一对亲吻的恋人,一个用过的高脚杯。

她把丈夫带到浴室,想分享自己的新发现,结果却被认为精神有问题。丈夫像家长一般指责她头发蓬乱、衣衫褴褛,他认为妻子没能打扮好自己,是一种失败的表现。她无法与人分享自己的喜悦,只能用笔把这些记到胳膊上,当做素材写进小说中。

 

直到有一天,一位识货的文具店老板闯入她的生活,称马娜娜的小说是“著作”,并鼓励她与家人分享这些惊为天人的文字。

她在书中,把孩子比作难以忍受的杂草,把丈夫比作一滩烂泥,并且还有大量性爱场面的描写。丈夫听完大怒,斥责她的文字下流、肮脏。孩子们听完也十分震惊,一家人合伙烧掉了她的初稿。

故事自此开始失控。

一天,马娜娜跟丈夫说,自己开始幻想成为菲律宾传说中的Manananggal,一只可以将身体撕为两半的怪物,它以吞噬孩子为生,愿意牺牲任何东西来填满欲望。马娜娜的意思很明显,一直以来我都被分割成两半,那么我现在要完成小说,不惜牺牲任何代价,包括背弃家庭。她对抗如家长般指责自己的丈夫,是第一次反抗男权压制的表现。

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曾说过一句话:“一个女人如果要写小说,就必须有自己的钱和自己的房间。”马娜娜俨然是这句话的实践者,她搬到对街的文具店,投入到写作中。

导演从这里开始,频繁使用现实与虚幻交集的手法,通过灯光和超现实元素与观众交流。马娜娜新卧室里的灯是大红色的,红色代表了欲望,当她打开门的一瞬间,整个人几乎要被红色侵蚀,这意味着马娜娜的欲望得到了彻底的释放。

释放之后的马娜娜是具有侵略性的,像一头刚出笼觅食的猛兽,所有的发现都会成为她写作的素材,为了得到这些发现,她什么事都做的出来。比如,白天潜入别人家里,窥探他们的生活;跟踪好友外出,偷听他们的对话;甚至在文具店的后院里,引诱老板,然后转身记录当时的感觉。

文具店的后院,是马娜娜欲望延伸的场地。如果说白天的马娜娜是紧绷、慌乱的,那么晚上在后院里的她则是冷峻、清醒的。

夜晚的后院是蓝色的,蓝色象征着沉默、冷静,被蓝色笼罩的马娜娜化为文字中的她,没有任何情感的、以第三视角观察着身边的人。

书写的差不多的时候,影片中最后一个关键人物登场。马娜娜在写作期间,一直匿名将文章发给父亲做翻译。当父亲提出要与作者会面时,我们也知晓了马娜娜的身世,知道了她一直以来的写作方式,就是临摹生活。她成长于一个缺陷家庭,父亲无故缺席,母亲上吊自杀,这些都给马娜娜造成了很大的心理阴影。父亲在见到马娜娜的时候,立即反应过来,小说中的内容其实就是女儿眼中的生活。他生气、愤怒,用压制性的声音说,我不应该是书中这般懦弱的样子。

实话说,小编在看父亲讲这番话的时候,有种生理上的不适。不是对白压抑,而是父亲在用激烈的情绪和密集的话语,强迫你认同他的观点。

父亲最后说了句,“不要让我在结尾看到你母亲上吊死亡的情节。”马娜娜茅塞顿开,回了句:“我知道结局是什么了”,这是她第二次反抗男权压制的表现。

导演曾说,自己见过很多女性,都处于在家庭和自我追求间挣扎的状态,所以希望通过该片能对女性有所启发。但小编认为,导演的观点其实远超出平衡家庭和事业的范畴,她还在探讨一种绝对自由的可能。为了呈现出这种可能,她也用了两个手段,来隐喻主角的状态和命运走向。比如,马娜娜居住的楼,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本身就象征着陈旧。而摄影师取景的时候,也故意放大了它的高度,显得马娜娜像生活在一个高空鸟笼里。这也预示了她后来不顾一切,寻找自由的走向。

另一个隐喻,是通过音效来完成,影片一直贯穿“噼里啪啦”的爆破声,音量随人物状态由小到大。这意味着马娜娜开始进入失衡的状态,至于这种失衡会导致怎样的结局,其实导演也没有阐明,只是留了两个问题给观众去思考。

第一,你会如何处理家庭与自我追求的平衡?

第二,你愿意可以为了实现自我追求,作出哪种程度的牺牲?

你们又如何评判马娜娜的选择呢?

文/麦苳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