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新闻>原创深度策划

《红海行动》《厉害了,我的国》成两会高频关键词

王宁 2018.03.14 来源:1905电影网

1905电影网专稿  习近平主席曾说过,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电影,作为用视听语言传承经典文化的一门艺术,也一直在文化发展中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位。

2月份,我国单月票房纪录已突破100亿,同比增长64%。在不断飘红的市场成绩中,以《红海行动》《厉害了,我的国》为主的主旋律电影做了不少票房贡献。这些主旋律电影之所以能受到市场欢迎,一方面说明我国电影的制作水平在稳步提升,另一方面,说明我国观众的审美水平不断提升。

在即将落幕的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大会中,以成龙冯小刚赵宝刚霍建起张凯丽郑晓龙冯远征巩汉林陈力为首的文艺界委员,也从电影行业出发,针对“主旋律电影”“文艺片创作”“香港导演北上”“扶植新导演”等热点话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大家纷纷献计献策,共谋中国电影产业发展。

话题1:主旋律电影大热

观点: 尹力、霍建起“主旋律不是狭窄概念” 

 巩汉林“电影需要弘扬民族英雄”

 陈力“年轻人要多拍主旋律电影”

自政协开幕以来,《红海行动》《战狼2》等主旋律电影,成为了每日文艺界小组讨论会必谈的事情。委员们表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主旋律电影给人留下了“叙事刻板”“喜欢说教”的印象。但这几部用商业片思路来拍摄的主旋律电影,却让大家看到了新鲜感。

曾拍过《云水谣》《张思德》《铁人》的尹力委员表示,“能够在喜闻乐见的类型片中,用商业化运作吸引更多年轻观众,同时还能寓教于乐,我觉得这是非常成功的一个方向。”霍建起也补充,“主旋律并不是一个狭窄的概念,只要保证主题是积极向上的,就可以在叙事方式上进行更多的探索。”

不管是《战狼2》还是《红海行动》,这些电影都刻画了一个个英勇威猛的民族英雄。对此,巩汉林认为,“这些电影的成功,说明我们的电影是需要弘扬民族英雄形象的,而且观众也希望看到更多民族英雄的故事搬上银幕。” 

作为深耕主旋律题材的陈力委员,在谈到未来中国电影的走向时,也坦言“《战狼2》、《红海行动》大受欢迎,说明现在观众的审美趣味已经远离了‘三俗’,同时政治觉悟也在提升,希望之后有更多的年轻导演拍摄优秀的主旋律电影,因为他们与当下观众的语境是相同的,能唤起更多年轻人的爱国情怀。” 

话题2:中国电影走出去

观点:成龙“用国际视野讲好中国故事”

作为自20世纪90年代就已在好莱坞打拼的成龙而言,文化走出去,并不是一句空话。他用自己打入好莱坞的经历,做了一次文化走出去的成功示范。

在好莱坞拍戏的同时,成龙还十分关注中国电影在海外的市场表现,但就目前情况来看,中国电影在海外的受众还是以华人为主。

那么如何扩大欧美观众群体呢?成龙指出,文化走出去还需要一段时间,一方面要从电影筹备初始,就要用国际视野讲好中国故事;另一面,还要加强中国文化在海外的宣传力度,让更多海外的观众了解中国电影,比如可以把《厉害了,我的国》配上英文字幕,去海外放映,让外国人更好的了解中国。

话题3:香港导演北上

观点:李国兴“市场脉搏抓的准,敏感度够高”

近几年,香港导演北上拍了不少优质的电影,如徐克《智取威虎山》林超贤《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他们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和中西结合的技术手段,为观众带来一次又一次的惊喜体验。

曾参与出品《岁月神偷》《一代宗师》《踏血寻梅》等佳作的李国兴委员,主动提起了中国电影这几年的变化,他表示中国电影最早是在内地起家,像早期的《马路天使》《一江春水向东流》等经典佳作是在上海拍的;之后,中国电影在香港繁荣了一段时间,诞生了如周星驰、徐克等优秀的电影人;现在,香港影人北上拍片,相当于回到了中国电影的根源,“所以,现在没有什么香港电影、内地电影之分,只有中国电影。”

对于北上的几位香港导演,李国兴又如何评价呢?他以春节档爆款《红海行动》的导演林超贤为例,说出了他们之所以能拍出优秀合拍片的秘诀。“首先,他的技能都是在片场摸爬滚打练出来的;其次,因为香港电影竞争太激烈,反过来要求他们必须有很好的市场敏感度;第三,他们一直在接触西方的电影制作,特别像林秋贤、叶伟新、麦兆辉,他们市场脉搏抓的比较准,拍的电影也就比较接地气。”

话题4:青年影人困境

观点:冯小刚“不要考虑太多票房任务”

 张光北“一定要有艺术追求”

 陈力“年轻演员要德艺双馨”

今年,冯小刚再度连任全国政协委员,他带来的提案跟“年轻影人的发展问题”有关。他指出,目前国内新导演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已考取专业艺术院校的学子们,并非只掌握了电影理论知识,就可以做一名出色的导演;其二,完全把新导演放到市场中去承受票房任务,其实是拔苗助长,他们需要前辈的扶持和帮助,在导演路上保持初心。

那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冯小刚希望国家能够把青年导演的培养计划,做成电影界从上到下的大工程。通过加大扶植新导演,早日让中国实现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的飞跃。

说到青年影人的困境,张光北委员坦言,很多年轻影人没有艺术追求,这也反应了艺术教育的问题。现在太多院校开设艺术专业,但教学质量却不能保障。这些年轻的影视学子走出校园后,也没有清晰认识自己适不适合做影视行业,很多演员毕业之后还跟家里要钱租房子、跑剧组,你问他为什么干这行,他也不跟你谈艺术追求,说的都是别的”,因此张光北认为现在的艺术教育应该按精英教育的路子来,要保重品质。

陈力委员从自己邀请年轻演员拍片的经历,道出了现在的行业乱象,并寄语青年演员一定要德艺双馨。“一个演员的品质很重要,我希望年轻影人把时间更多放在角色的塑造上,我曾经碰到一种演员,入组之前说的天花乱坠,开拍之后又是另一副德行;其次,现在是市场经济,很多时候,他们无形之中就资本被绑架走了,比如我想邀请一些演员来出演我的电影,但对方说正在谈一个片酬更多的电视剧,我就成备胎了,完全不考虑你的感受。”

话题5:电影音乐市场现状

观点:王黎光“要有后电影产业做支撑”

在政协小组讨论会中,身为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的王黎光委员,第一次说起了国内电影音乐现状的问题。他曾为冯小刚执导的3部电影(《天下无贼》《集结号》《唐山大地震》)担任音乐部分的工作,并因此获得过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音乐奖。

王黎光首先肯定了电影音乐的价值,“每当电影令人产生情感冲动的时候,都是片中音乐最出色的时刻;有的电影,前15分钟可能都没有台词,但它却能通过音乐表达,让人屏住呼吸,期待接下来的剧情”。

但国内电影音乐市场尚处于发展阶段,在制作和投资层面还有很大的空间去完善。王黎光表示,自己在参与一些国际项目时,发现这些电影因为有完善的后电影产业做支撑,所以电影音乐很受投资方的重视,从而拥有较全面的发行渠道,比如发行电影原声碟。像《泰坦尼克号》的原声碟销量在全球都是非凡的,作曲家凭借一首歌拿到的版税也很客观,这或许能给国内电影音乐的发展,提供一些新思路。

近几年,许多大学开设了电影音乐专业,不少人对此充斥着质疑的声音。对此,王黎光表示,电影音乐不应作为专业来培养,因为作曲家无论是在电影音乐、民族音乐还是世界音乐方面,都应该有全方位驾驭的能力,至于风格则是作曲家本身的选择,而不是音乐课程的选择。

话题6:文艺片创作环境改变

观点:霍建起“文艺片也要考虑商业诉求”

在今年的全国政协委员名单中,有一位拍文艺片起家的新委员霍建起,引起了小电君的关注。作为90年代末开始拍片,凭借《那山那人那狗》、《暖》《蓝色爱情》《生活秀》斩获各大奖项的电影导演,无论市场环境如何风起云涌,他一直都坚持着自己文艺风向的选题口味,以及两三年打磨一部作品的拍摄习惯。

现场,他主动谈起了近些年文艺片创作环境的改变,“环境还是挺不一样的,拍前几部电影的时候,只要把故事表达好就可以了,但现在的环境对商业要求增多,包括院线也对商业元素的诉求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但无论环境如何变化,霍建起觉得一个导演的拍片节奏是不能轻易改变的,“一部电影从选题、筹备、拍摄到上映,真正要做细致就要1年多,再快的话,就成拍片机器了,没意义。” 

话题7:话剧与电影相结合

观点:田沁鑫“革新观赏体验”

话剧和电影相结合,有多少种可能?在政协小组讨论会现场,中国国家话剧院导演田沁鑫用自己的工作经历,阐述了这个命题的可行性。

“我一直在用电影的思维方式,来结构戏剧舞台形式和叙事结构,比如《生死场》,就结合了插叙、倒叙、平行蒙太奇等电影化的结构。”在最新的作品《狂飙》中,田沁鑫还尝试了半电影化的戏剧方式,“以往,看电影的观众看不到现场表演,看现场表演的话剧观众,看不到电影的剪辑和拍摄,这个戏把它们给结合到一起了”。

《狂飙》用了8台摄像机,及时拍摄及时剪辑,实时投影。而且,在舞台上还有6块屏,可同时播放。这出极具奇景气质的科技感戏剧,也着实革新了观众们的观赏体验,将电影与话剧做了一次突破性的融合尝试。

话题8:电影产业链有待完善

观点:尹力“从缘起和终端入手解决”

近几年,中国电影市场实现了跨越式的飞速发展,从几千块银幕增长到5万块,从十几亿票房激增至500多亿的票房,如此威猛的成绩,让全世界的同行都瞠目结舌。

但实际上,中国电影同时也面临着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情况。曾拍过《云水谣》、《张思德》、《铁人》等优秀影片的导演尹力在会上表示,这种情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我们现在还是单靠票房收入作为电影制片的收入,它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比方说版权授权、主题公园、衍生产品等;另一方面,从电影放映的硬件来说,我们有了4K影厅、IMAX影厅、杜比全景声影厅等过硬的硬件设置,这反过来对电影本身就有了更高的要求。

解决这个问题,要从电影的两端抓起,一个是缘起,一个是终端。无论是创作者,还是院线,双方都要对电影内容提出严格的要求,不断开拓题材、拍摄符合贴近人民、扎根生活、针砭时弊,为民代言的影片。

文/王宁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