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新闻>原创深度策划

看了这十部高分动画影片,我再也不服好莱坞了

云猫猫 2017.02.04 来源:1905电影网

1905电影网专稿 春节的七天假期已经结束,在这个春节档期里,除了大年初一的大热影片之外,你还看了其他的电影吗?就在春节,动画片《了不起的菲丽西》2月1日已经在国内上映,并且收到了不少的好评。

这部同样来自于法国的动画不禁让人联想到2015年的《小王子》,影片还原了一整个古旧的巴黎,用一个怀揣舞蹈梦想的女孩子的奋斗史,讲述了一个励志的故事。

在导演的拿捏下,影片拥有流畅而又准确的商业化叙事,同时又不流于俗套,没有落入乱洒心灵鸡汤的狗血之中。可以说,在好莱坞和日本之外,这部法国动画片,再一次诠释了文艺、格调、优雅与经典叙事相结合的意义。

当我们把对于动画电影关注的目光,从好莱坞和日本之上移开,转投到欧洲、大洋洲和亚洲的其他国家之上,就会发现,很多“别样风格”的动画电影,一一闪现。无论是萌动的《艾特熊和赛娜鼠》,还是沾染有强烈特吕弗特色的《西葫芦的生活》,亦或是独具中国人精神意趣的水墨动画,都是独特而又个性的存在。

下面小电君就来为大家盘点十部气质独特且不可错过的非好莱坞、日本动画。

《小王子》

导演: 马克·奥斯本

地区: 法国

上映日期: 2015年

作为定格动画,《小王子》实际上是将童话书《小王子》和埃克苏佩里创作《小王子》的过程结合起来的一部作品。适度地加上了一些原创的内容,让小王子的故事更加具有现实的关照与意义。

其实,《小王子》并不是一部低幼的动画片,而是一部拍摄给成年观众欣赏的“严肃电影”。故事中所蕴含的对于生命、生活、友情以及爱情、死亡、生存的意义等等命题,很显然并不是儿童面向的。应该说,这一版《小王子》讲述了一个人成年之后的悲哀。

原本是自由自在的王子、一个行星的主人,但在一个商品化的世界里,只能做一个清洁工,这是何等的悲哀。在这里,导演对于“物欲”和“循规蹈矩”的生活提出了尖锐的批判,故而让影片充满了思辨色彩。

《疯狂约会美丽都》

导演: 西维亚·乔迈

地区: 法国

上映日期: 2003年

《疯狂约会美丽都》是一部难以言说的动画,极简主义的绘画风格、充满了想象力和变形的人物设计,零台词,重歌曲的创意,都让这部动画显得卓尔不群。

虽然影片的故事相当简单,而且具有某种好莱坞程式化的设计倾向,但整部影片的表达和风格却是极为独特的。作为标题人物,“姐妹三重唱”在片中仅仅只是作为苏莎的帮助者来参与剧情的发展,导演最主要的目的,是对于所谓的“审美倒错”进行讽刺。

其实,“美丽都”之所以美丽,并不是因为琳琅满目的商品和美轮美奂的建筑,更不是臃肿的市民,而是三重唱的女性和远道而来的苏莎。影片真正赞誉的,就是这种“女德之美”。

《夜晚的故事》

导演: 米歇尔·欧斯洛

地区: 法国

上映日期: 2011年

风格化的表述,是米休·欧斯洛的《夜晚的故事》的最大特色。整部动画均以“剪纸”的形式展现,六个小故事,阐述了诸如自由、工作、爱情、智慧、生命、死亡等等主题。

虽然欧斯洛对于这些主题的表达略显生硬和直接,但是光怪陆离的动画方式,剪影的艺术个性,还是令人流连忘返。剪影,在视觉表达上有一种宗教式的怪诞。这种荒诞和西方经典童话故事本身就很契合。

更令人惊喜的是,在每个故事的结尾,欧斯洛都安排了一个“反转”的结局。从经典童话到现代戏剧,欧斯洛的反转成为了重中之重。虽然有人诟病这种反转来得生硬和勉强,但是站在“改写经典”的角度上来说,欧斯洛的匠心,一览无遗。

《叽里咕噜历险记》

导演: 米歇尔·欧斯洛

地区: 法国 

上映日期: 1998年

和米休·欧斯洛的所有电影一样,《叽里咕噜历险记》也是一部对于传统童话进行改编和解构的影片。它讲述了人类的恐惧、对异己的排斥,表达了男性对于女性的压制和空幻。最后,爱情让人们重新获得理智,并走向成熟。

当然,这种成年人面向的影片,并不仅仅只是童话故事,它更像是一则成人寓言,尽管欧斯洛并没有在片中摆高自己的姿态,用好为人师的态度教育观众。故事情节和最终的主题,被包裹在戏剧性极强的小故事里,娓娓道来。

影片推出之后,广受好评,欧斯洛乘势打造了续集《叽里咕噜和野兽》以及《叽里咕噜与男人和女人》两部影片,作为《历险记》的补充和解读,这两部电影用自身对于黑非洲的不俗描述与对于生命力的赞美,一样得到了赞美和喜爱。

《凯尔经的秘密》

导演: 汤姆·摩尔 / Nora Twomey

地区: 爱尔兰 

上映日期: 2009年

虽然影片的故事框架来自于爱尔兰的传说,但是具体的故事和人物还是导演虚构出来的。《凯尔经》真实存在、海盗入侵也真实存在,但并不是动画里展示的那样。确切地说,《凯尔经的秘密》中的人物、故事、和背景几乎都是汤姆·摩尔虚构出来的。

而影片的绘画,则完全围绕着中世纪的爱尔兰艺术风格展开。很多中世界的建筑、音乐、绘画都是导演借鉴的资料——这其中也包括《凯尔经》本身。而当导演采用这一独特的角度来对待故事的时候,自然能找到最为独特的表达方式。

与之类似的,是汤姆·摩尔的另一部作品《海洋之歌》。在这一部讲述自然精灵的动画中,导演依旧用北欧的艺术观念和素材,打造了一部独特的动画。

《魔术师》

导演: 西维亚·乔迈

地区: 法国

上映日期: 2010年

和著名导演雅克·塔蒂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魔术师》,是一部相对来说非常苦涩的爱情片。整部影片没有几句台词,爱丁堡的美景和片中清新明快的基调,形成了完美的关照。零工业、零排放的小城,成为了影片的一个角色。

与西维亚·乔迈之前的《疯狂约会美丽都》相比,《魔术师》没有宏大的价值观和设定,但它却做到了回归电影的本源:用画面和声音说故事。默片的气质配合2D手绘的场景,帧帧精美。

娱乐活动越来越多,但是生活却越来越不幸福。梦想终究有一天会被打破,魔法并不存在,父爱才是人间最为伟大的魔术。但是,生命的本质却终究是哀伤的。

《小羊肖恩》

导演: 马克·伯顿 / 理查德·斯塔扎克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 法国

上映日期: 2015年

除了黏土动画那种固有的“古拙感”,《小羊肖恩》的艺术魅力还体现在了英国人的那种不冷不热的距离感和不咸不淡的幽默感上。这并非英国佬要刻意做冷幽默,而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吐槽和自嘲的文化。

在小羊们的生活中,一尘不变的打卡上班是唯一确定的。这种羊和人的“关系”恰如其分地表现出了英国在工业革命之前,工人和工厂主的关系。虽然肖恩有着独立自主的意识,但它却始终没有离开自己的农场,农场主职业生涯的巅峰,也一样来自其熟知的农产技能。

小羊和人类之间,并不存在你死我亡的矛盾,但是那种“欲言又止”的英国人的分寸感却又放大了这种矛盾的力量。到最后,类似于憨豆的“不能说的窘境”,营造了巨大的笑料。

《玛丽与马克思》

导演: 亚当·艾略特

地区: 澳大利亚

上映日期: 2009年

脱胎于短片的《玛丽和马克思》是这个时代里最为伤感,又最为温情的动画。影片的故事灵感来自导演本人的生活经历,那些与笔友通信的点点滴滴,算是导演自己的回忆。全片平淡而又充满了情绪。

相较于《查令十字街84号》的刻意和故弄玄虚,在本片的通信过程中,两个素未谋面的笔友,所产生的是一种“倾诉感”,而不是“爱慕感”。更何况,马克思对于面部的“识别困难”,在某种程度上是导演“借病讽今”的手段。

虽然,“情感伤害”依旧存在,但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里,通信的故事依然令人感到“小确幸”,这并非是写信的力量,而是情感的表达。

《我在伊朗长大》

导演: 文森特·帕兰德 / 玛嘉·莎塔琵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 美国

上映日期: 2007年

这部充满了个人化表达、个人成长经验和独到影响风格的动画片是一部“绝无仅有”的佳作。影片通过一个早熟而且敢说敢当的9岁女孩的眼睛揭示了伊朗这个国家的政治更迭和革命过程。虽然深爱着自己的祖国,但是她没有办法在自己的祖国生活;虽然对别的国家有敌视情绪,但她依然选择了远方。

在历史的宏大叙事和个人的小我生活中,国家和文化究竟扮演着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个人究竟应该怎么样才能得到身份上的认同,究竟应该如何才能得到心灵的安慰和宁静?

影片以一种轻松、幽默但是苦涩、妥协的态度给出了回答。可能,这部电影对历史和伊朗有几分相似的中国来说,意义会显得更为非凡一些。

《和巴什尔跳华尔兹》

导演: 阿里·福尔曼

地区: 以色列

上映日期: 2008年

你知道动画片,但是你知道“动画纪录片”么?这部《和巴什尔跳华尔兹》就是伟大的动画纪录片。影片通过风格化的动画手法,详尽地展示了以色列导演阿里·福尔曼对1982年贝鲁特难民营大屠杀的记忆。

影片分成两大部分,一个是“访谈”,一个是“战地回忆”。 阿里·福尔曼通过高对比度的色块和粗狂的线条把真实、回忆、梦境融为了一体,把一个老套且滥俗的题材拍出了新意和令人吃惊的效果。

动画的自由度和导演的“作者性”在这部动画中得到了完美的结合。片中的梦境,依旧是导演展现独到价值观和视角的手段。相比同样是中东题材的《我在伊朗长大》,本片无疑更为激进也更为深刻。

其实,除了上面这些欧洲和亚洲的小众佳作,我们国内也有不少优秀的动画作品,最早的《大闹天宫》《九色鹿》《阿凡提的故事》,都是不同于好莱坞和日本等主流动画的独特存在。那么这些电影你喜欢哪一部呢?

文/云猫猫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