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影评》尹鸿 所有背离事实“站队”都是盲从
电影《摆渡人》上映的当天晚上,各路影评铺天盖地,更有“看了《摆渡人》,想跟《长城》道歉”的评论,要么是夺人眼球,要么是带有语言暴力,让这部年度期待作品遭受了口碑上的打压,很多网站、影评人甚至给出了极低分数的评价,而这样的分数让不少人大跌眼镜。
关于2016年贺岁档影片的评价,风云四起,纷争不断。其中不乏跳脱于理性之外的评论声音,极致化地宣泄情绪,只为起到博眼球的效果。对于网络上的恶意影评事件,《今日影评》特邀清华大学尹鸿教授理性评析这一现象。尹鸿表示,为博眼球的恶意影评很有可能是一把“双刃剑”,它可能一时能够吸引阅读量,但实际上是在饮鸩解渴。
王家卫的“我喜欢”很正常 影片有缺陷但也有风格
《摆渡人》零点首映后口碑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各大口碑网站和社交平台打分急剧下滑,一时间网友和水军的评价难以分辨真伪。随着上映24小时的口碑震荡之后网络评分趋于缓和,不少大V和网友都给出了相对中肯的评价,口碑逐渐回暖,而王家卫本人也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在恶意影评事件发生之后,王家卫导演第一时间在微博上发声:“一味求全,等于固步自封。在你眼中这只是一部电影,对我来讲是一个世界。所谓大成若缺,有缺憾才能有进步,我喜欢。”
尹鸿表示,王家卫的这段话可以分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方面,王家卫认为影片还是有缺陷的,并且很有可能没有完全达到他的预期,另一方面,创作者投入了心血,做了很多的精心的设计,让它有自己的风格,一个创作者说喜欢自己的作品很正常。
差异和多元影评很正常 博眼球“注意力经济”是元凶
尹鸿表示,电影评论中出现差异性和多元性是很正常的,毕竟艺术从来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是恶意差评决不能包括其中。很多评价缺乏基本的公允,给一个电影零分评价就意味着认为该片一无是处,如果有负分,可能还会打出负分评价。“比如‘张艺谋已死’虽然是一个象征性的、隐喻性的语言,它可能更多的是说张艺谋的艺术生命、艺术才华已死。但是他故意省略只用‘张艺谋已死’来表达对作品和导演的评价,是因为背后有巨大的利益驱动——注意力经济,把事情做得更加绝对,把观点表达得更加极致,哪怕极致到偏离对事实的判断,但以此来达到博眼球的目的,这是一个不太正常的现象。”
“电影批评要想有权威和公信力,要想真正被观众和业内人员信服,最基本的前提是实事求是、公允和对创作者的尊重。”尹鸿称,即便《长城》里存在许许多多可以讨论、可以批评、甚至可以商榷的东西,但是大家还是应该意识到,张艺谋在电影工业方面做出的成就,在人物造型东西文化元素方面做出的探索,还是可圈可点的。《长城》不会是一无是处的东西,所以为了博眼球的极致的批评,应该得到警惕,否则它就会造成我们社会当中的语言暴力、批评暴力,用一种暴力性的批评去干扰正常的电影舆论环境。
背离事实的“站队”都是盲从 恶意影评危害电影市场
“现如今整个舆论环境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就是我们很多时候忘记了事实在哪里,而只是去选择我要站在哪里”尹鸿直言,现在由于自媒体的发展,很多时候观众由于情感的认同,就会不顾事实去“站队”,而事实上,“所有背离事实的‘站队’都是盲从。”
过去在互联网上靠着“任性”的影评红过一批一批的评论者,但是历经时间打磨,有的人留下来了,有的人被淘汰了,而被淘汰的,大部分都是因为由于各种利益驱动,做了一些极致的、极端的、不符合事实的依据判断。从这一点上来讲,尹鸿认为,恶意评论是一把“双刃剑”,虽然短时间内会提高影响力,但实际上是在饮鸩解渴,赢得了一时,赢不了一世。
“影评应该尊重事实,做客观判断,这才是我们影评应该有的一个基本的态度,公信力是做评论人必须坚守的一个底线。”而恶意影评,会对电影市场不利,对电影观众去选择影片也不利,对电影行业的人也会不利,最终损害的是整个电影业的大局利益,“这种批评,应该休止”。
据悉,电影文化评论类日播栏目《今日影评》每周一至周五晚22:00档于电影频道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