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新闻>原创深度策划

看懂了这三层意境,就能看懂《我不是潘金莲》

大陆 2016.11.18 来源:1905电影网

    1905电影网专稿 明天,冯小刚从影20周年代表作《我不是潘金莲》在延期两个月后终于要上映了。从20年前的《甲方乙方》开始,这批我们耳熟能详的带着冯氏幽默印记的电影就融入了平民意识和世俗精神,让观众在笑声中“男默女泪”。20年后,这部从片名看起来似乎未能免俗的电影却走出了冯小刚喜剧的温情哲学,走向了更深远的意境。

大多数人在没看这部电影之前,会觉得《我不是潘金莲》在模仿《秋菊打官司》,都是一个女人为了一句话从下告到上的社会人情浮世绘。

这句话是李雪莲一切官司的源头

但是,这部《潘金莲》表面上主角是李雪莲,实际上是和她相关的28个男人,这些男人出现在李雪莲一次次的告状之路上,勾勒出了中国当代社会的官场面貌,成为了原著兼编剧刘震云第一部以女性为主角的小说《我不是潘金莲》中真正想要刻画展示的形象。

而李雪莲在无数次的上访告状之中,在这些男人无数次的围堵劝说之下,有三次真正解开了心结,自己主动放弃了告状,并完成了生命的三次升华,更揭示了全片真正的三层意境。而这一切的秘密,都在下面这张预告海报上。


尽管这张海报表面上只是通过九个男人也“拽”不动李雪莲的牛脾气来展现一个戴绿帽子女人的荒诞史诗,但图中有三个细节,正是直接导致她放弃告状的关键点。

第一个就是李雪莲家养的大黑牛

李雪莲第一次主动放弃告状,是数次上访受阻直到被公安局请去“喝茶”之后,发觉整个世界都没有理解她的人,于是只能问她家养的大黑牛。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是牛?

从剧情上分析,李雪莲在县城开着一家饭馆,饭馆名叫“雪莲牛骨汤”,所以她养牛理所应当。

事情真的如此简单吗?为什么不是羊汤、驴汤或鸡汤呢?

牛虽然性情温顺,但兼具忍辱负重、坚韧不拨的特点。《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乾、坤两卦所体现的精神,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从汉代开始,人们就以马来比喻乾卦,以牛来比喻坤卦,以马和牛的品格来表达乾健、坤顺的特点,而牛所代表的坤卦所生发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精神,正合乎道家创始人老子的思想主旨。民间就有俗语:风调雨顺,有种有收,入山学道,老子骑牛。

与《我不是潘金莲》故事发生地同在安徽省的涡阳县号称“老子故里、天下道源”,有老子骑青牛铜像,是我国最大的老子铜像

西汉史学家刘向在《列仙传》中曾记载着老子出函谷关:“后周德衰,乃乘青牛车去。入大秦,过西关。关令尹喜待而迎之,知真人也。乃强使著书,作《道德经》上下二卷。”

想必大家对老子很熟悉了,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又被古人称为“太上老君”——对,就是那位把孙悟空炼成火眼金睛的白胡子老爷爷。

道教圣地、道教上清派发源地茅山的老子像,这才有了茅山道士,才有了林正英那些电影形象……

在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三章》中曾讲到: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意思是天下的难事都是从容易的时候发展起来的,天下的大事都是从细小的地方一步步形成的。再看看上面那张海报中,于和伟饰演的县长郑众这一角色最核心那句话:“我就是因小失大,我就没领会小字的深意。”这不讲的就是《道德经》吗?

“川西第一道观”青羊宫的道德经

说到《道德经》,那可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更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被誉为万经之王。

至于为什么老子骑青牛,而李雪莲家养的是黑牛呢?除了冯导可能有意将范冰冰和李晨在电影里继续组cp,更是因为在五行中,“青”,乃五行之木,代表了东方,老子自周入秦,向西而行,来自东方,后世人称“东方圣人”;而“黑”,乃五行之水,代表了北方,李雪莲一是几次去北京上访告状,还告到了北京大领导的面前,二是李雪莲的故事就发生在水乡,连走远门都要乘坐竹筏。

而水往低处流,这正应承了道家讲究的超世、超然物外和顺其自然,说白了就是想得开。这也是李雪莲在和社会决裂后,作者借黑牛之口、借自然之道第一次劝诫成功李雪莲不再上访。

这段情节堪称全片荒诞情节之首——从法院院长到县长再到市长,谁怎么劝都没用,但是牛不让李雪莲告状,李雪莲就不告状了。

然后这看似荒谬的背后,是为中华哲学独有的哲学思想——道家思想的隐喻,这也让电影在这一刻达到了道家的自然之境。

好,接下来我们来说第二个细节——郭涛饰演的厨师赵大头

李雪莲身边这么多男人里,唯一真心对李雪莲好的就是厨师赵大头。从中学就开始暗恋她,处处照顾她。李雪莲第一次进京告状时,没有他的无意相助,不可能见到大领导。

20年后,又是他带着李雪莲逃过围追堵截,并于某次上访时在宾馆中霸王硬上弓,和心爱的雪莲发生了不可描述的事情。

事后,赵大头虽然没有抽烟,但目光忧郁的望着宾馆的天花板,深情款款的问起依偎在他宽厚肩膀旁肤如凝脂的李雪莲:“人是愿意跟自个儿喜欢的人在一起,还是愿意跟仇人在一起?”

雪莲疲惫并娇羞的小声说,当然是愿意跟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

深谙情场套路的赵大头趁热打铁说,去告状,就是天天和仇人在一起;跟我结婚,就能跟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

李雪莲就这样恋爱了!两个人还一起去黄山看流星雨

于是,李雪莲第二次放弃了告状。是啊,有什么能比和相爱的人在一起更幸福呢?

电影中喜欢李雪莲的男人不止赵大头一个,但为什么李雪莲只看上他了呢?

只因赵大头为了爱情,不在乎自己“御用厨子”的身份,对孤苦落魄的李雪莲关爱有加是为,雪中送炭是为,不越雷池是为,有勇有谋是为,儒家五常他一个人几乎占满了。

提到儒家,我们脑海中第一反应肯定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北京国子监的孔子铜像。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孔子在《中庸》中提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意思就是说人有感情、有情绪很正常,是人之本性,但都不可以太过,陷于其中,是会伤害自己的身体的,对外也不一定对事情有所帮助,有些时候很可能还因此得罪人,适当、合理就好了。

赵大头把深陷“告状”生涯不能自拔的李雪莲从这种极端的情绪中劝解出来,让她回归平和、正常的情感需求,无疑是儒家中庸之道的完美展示。

比起道家的超世,儒家是追求入世、讲究做事的,要求奋发进取、勇于担当、意志坚定。概括为三个字,就是“拿得起”——这个“儒”字: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需”,合起来就是“人之所需”。人活世上,有生理的需要,也有心理的需要,满足这些需要就得拿得起。

在李雪莲最需要援助的时刻,赵大头不止一次的勇敢站了出来,担当起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给予了一个孤独心冷的女人最温暖的需求,用似水柔情(“儒”字的本意就是柔)真正融化了这朵水乡雪莲。

所以,在整部电影中唯一的爱情,讲的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学思想,也让整部电影回归了中华文明的正统意识。

最后一个细节,是范伟饰演的果农

电影最后,李雪莲告状不成,来到一个果园,找了棵歪脖树,打算上吊寻死。

这时,范伟饰演的果农时候制止了她,理由很充足:“俗话说的好,不在一颗树上吊死。换棵树,耽误不了您多大工夫。”并建议她如果非要上吊,不如去竞争对手的果园。

果农这样一句诙谐生动的劝导,不仅是充满俗世安身道理的笑料,更将官场讽刺提升为人性讽刺——官员们处理她告状时一个个先想着自己,其实普通人也一样。这让李雪莲在冬日的暖阳下扑哧一笑,顿悟了人性,第三次放弃了告状。

事实上,果农这句话来得很突然,李雪莲颖悟得也很快,一下子就放下了心结——这一瞬间,从哲学上讲是量变质变的飞跃,在佛教术语里,这叫从渐修顿悟

顿悟是中国汉传佛教中影响最大、传播最广、发展最成熟的一个宗派——禅宗的法门,主要的是通过灵感来迅速地领悟佛法的要领,就时间来说可能是一瞬间。创造这一法门的,是禅宗六祖慧能。国学大师、史学四大家之一的陈寅恪先生曾称赞六祖慧能:“特提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旨,一扫僧徒繁琐章句之学,摧陷廓清,发聋振聩,固我国佛教史上一大事也!”

位于“岭南禅林之冠”南华禅寺的六祖慧能,圆寂后肉身千年不腐,成为佛法修行的见证

能够得到如此高评价,正是因为六祖慧能主张佛性人人皆有,创顿悟成佛之学,一方面使繁琐的佛教简易化,一方面使从印度传入的佛教中国化,形成了影响久远的南宗禅,成为中国禅宗的主流。慧能也被视为禅宗的真正创始人,在其著作《六祖坛经》中阐述了其禅学思想的主要特点:“明心见性”和“顿悟成佛”。

这些禅学思想放到这部电影里,就是李雪莲一直被禁锢在告状的“囚室”中,一直在盘算着怎么告状,一直被各色人等阻拦劝回,轮转不息,至死方休,并永无醒悟之期。若要断此无尽的烦恼、苦痛,唯一的方法,就是借用一个如弥勒佛形象的果农范伟的一席话,令她会心一笑,这一笑,李雪莲幽暗的心房就开了一条缝,佛的智慧之光就照射进了她的心房,令她幡然省悟,去除了执着的己见,看破了过往的轮回,发现了生死的真相,终于离苦得乐。

比起道家思想的超世,儒家思想的入世,佛家是追求出世、讲究清净的,也就是放下自我,摆脱私心的困缚,概括为三个字,就是“放得下”。

正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的“五蕴皆空”,是说世间一切都是无常的,教导人们要放下一切,才能得到自在,摆脱苦厄。李雪莲在电影中,一直没达到目的的告状和一直身不由己的宿命,正是“空”的表现,最终放下了“告状”这一如影随形的宿命,迎来了内心真正的解脱。

李雪莲的终极归宿,正是来源于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学思想,也让整部电影最终揭示了生命和宇宙的真相。

就是这样一部电影《我不是潘金莲》背后,我们能看到官场、戏场和情场,也能看到道家思想、儒家思想和佛家思想,一切,都看你带着怎样的心去看。

在英国伦敦的大不列颠国家图书馆广场,矗立着世界十大思想家的塑像,其中三个人来自东方,分别是孔子、老子和慧能,他们就是英国人眼中的“东方三圣”,代表着修身的儒家文化、养性的道家文化和修心的佛家文化,而儒道释的三教文化合一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并持久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俗——这也是为何这部电影背后能蕴含如此深厚丰富的文化思想韵味吧。

文/大陆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