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浩劫》:最"污"电影竟是灾难片中一股清流?
1905电影网专稿 《深海浩劫》的英文片名“Deepwater Horizon” ,至今仍让不少美国人心有余悸,因为这一名词早已和六年前那场美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惨重的海洋生态浩劫紧紧相连。
2010年4月20日,英国石油公司(简称BP)租赁的“深水地平线”海上钻井平台在墨西哥湾水域发生大规模爆炸并沉没,319万桶原油持续泄漏了87天。海上浮油面积达9900平方公里以上。事故致使墨西哥湾沿岸超过8300个物种组成的生态圈遭受灭顶之灾,当地渔业和旅游业也深受其害。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新闻图片
面对这一美国历史上“最严重漏油事故”,媒体和舆论把焦点对准了反应迟缓的奥巴马政府、“急功近利”的BP公司甚至惨遭荼毒的海鸥和海洋生物,却唯独对于不幸遇难的11人和亲历灾难的126名石油工人少有问津。
导演彼得·博格坦承这正是他拍摄《深海浩劫》的初衷,真实再现126名石油工人在2010年4月20日所面临的生死浩劫,让11条不幸逝去的生命得到应有的关注和尊重。
临境特效是把双刃剑
说到彼得·博格的作品风格可谓相当两极,既有《超级战舰》这样的爆米花视效大片,也有《孤独的生还者》这样沉重却不乏温度的佳作。而此次的《深海浩劫》似乎在二者之中找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逼真的视觉效果是《深海浩劫》的一大亮点。据报道,博格为了场景还原的真实性,按照85%的比例实景“复原”了“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并将整个平台置于一个储水量达万吨的巨型水箱之内,片场规模之大在影史上名列前列。此外,演员出现的场景几乎都是用实景拍摄,包括大量火海与浓烟镜头。
这使得片中的灾难场面(特别是IMAX版本)有极强的冲击力和临境感,观众仿佛与钻井工人一同置身火海,随时可能被喷薄而出的火舌吞没。但特效运用是一把双刃剑,影片的后半段几乎被一次又一次井喷和爆炸填充得毫无喘息之机,看似层层递进却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观众在特效堆叠和轮番轰炸之下很容易变得麻木,忽略了背后真正重要的人物塑造和情感表达。
不煽情的《深海浩劫》堪称一股清流
说到片中的人物塑造,真实性和可信度是一大优点,影片中没有如《烈火雄心》中那样“脸谱化”的英雄角色,即便是马克·沃尔伯格演绎的拯救全队的“工程师”麦克,也严格对应现实人物,没有耀眼的救世主光环和过分渲染。
片中,率先登上救生艇的工人选择抛弃麦克和吉米先生驾船逃生,这一细节与很多电影桥段如出一辙,但在本片中,导演并没有将其过分升华到人性黑暗面的阐释上,而是尽量用细节铺垫来诠释这一决定的合理性。
虽然片中也有为数不多的情感高潮,如麦克与安德里亚穿越火海的“信仰一跃”,生还者的集体跪地祈祷和主人公一家三口的动情拥抱的场景等等。但与好莱坞灾难片的一贯模式相比,《深海浩劫》显得极为克制,不煽情、不升华,而是力求把故事和场景一五一十地还原出来交由观众品味,这在“唯恐天下不乱”的好莱坞堪称“一股清流”。
当然,导演对于真实度的苛求牺牲了不少大片应有的戏剧冲突和娱乐性,毕竟,观众之所以热爱灾难片,就在于明知结果的前提下,内心防线仍能被灾难的极致性与人性的闪光点击得粉碎。
卡司阵容可圈可点 马克·沃尔伯格重回“普通人”
本片的卡司阵容也可圈可点,可谓实力派云集。两位“老戏骨”库尔特·拉塞尔和约翰·马尔科维奇将“一正一反”两大角色演绎得入木三分。在与导演彼得·博格的碰撞下,马克·沃尔伯格似乎总能展现出与《变形金刚4》、《泰迪熊》等商业片中完全不同的平实感,如博格所说,沃尔伯格身上有一种难得的“普通人”品质。
对比之下,本片的宣传重点凯特·哈德森的角色却显得相对平庸,除了恩爱的妻子和焦虑的家属之外,并没有更多亮点,片尾与现实生活中的继父库尔特·拉塞尔的深情相拥倒是博得了不少与影片之外的喝彩。
在震撼和致敬之外 观众还需要更多
片尾,十一名遇难者的名字和照片一一浮现,真实庭审镜头播出,字幕打出BP公司两位高层被问责,影片却到此戛然而止。导演的解释是他只想还原事件现场并向逝去的生命致敬,并不想放大成对整个事件前因后果的深究。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现场图
但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不同于一般事故,其在美国和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使得任何一部与之相关的电影都有与生俱来的使命感。毕竟他不是“天灾”而是“人祸”,观众在为视效拍案叫绝,对逝者肃然起敬的同时,应该被赋予理性思考的空间,这一切究竟是如何发生的,谁该为此负责,又该怎样避免灾难重演。如果要说缺点,《深海浩劫》在这一层面还远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