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新闻>原创深度策划

不是所有话剧改编电影 都能成为《夏洛特烦恼》

Kiki 2016.11.02 来源:1905电影网

《驴得水》海报


1905电影网专稿 开心麻花《夏洛特烦恼》后出品的第二部电影《驴得水》,于上周五上映,这部既无大导又无明星且没特效的低成本影片,居然稳坐了票房亚军的交椅,并且收获好评不断,甚至有人称其为今年最好的国产故事片。

《夏洛》《驴得水》之后,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影视公司瞄准话剧改编这个IP的大池塘。日前,饶晓志的《你好,疯子》刚刚在北大百年讲堂举行了定档发布会;黄盈的《两个人的法式晚餐》也出现了电影局10月上旬的立项公示里,很可能成为开心麻花出品的第三部电影;早前还有消息称赖声川王伟忠合作的话剧《宝岛一村》也将翻拍成电影。

号称“亚洲剧场导演之翘楚”的赖声川与“台湾综艺之父”王伟忠合作的《宝岛一村》

面对新一波的话剧改编电影的热潮,我们采访了《驴得水》的两位导演周申、刘露,还有开心麻花话剧《羞羞的铁拳》《牢友记》的编剧张迟昱老师,来聊一聊话剧改编电影的优势和容易遇到的苦难。

话剧与电影,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话剧与电影都是历时性的艺术,时长都是两个小时左右,改编的过程基本是1:1的呈现。商业电影一般都是按开端、转折、危机、结局四段式布局,话剧最经典的也是四幕戏,所以两者的节奏也非常相似,比较容易实现转化。从这方面看,话剧改编电影的难度要小于文学改编电影,甚至小于电视剧与网剧的电影化。

两者的表演体系也师出同门,都分为两派:一派是前苏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体验派,后来在好莱坞衍生出方法派,另一个就是德国布莱希特的表现派。以戈达尔为代表的法国新浪潮电影,喜欢使用打破第四堵墙的“间离手法”,让演员面对摄像机进行表演,这就来源于布莱希特的表现主义。所以话剧改编电影在表演层面也比较容易实现。

开心麻花导演、编剧张迟昱

话剧作品都经历了舞台的磨砺。张迟昱就总结开心麻花最核心的创作模式是集体创作和排练试演。这其实是也是大部分话剧团体所采用的模式。一个作品之初,导演提出大体思路,然后所有演员在一起完善它,进行集体创作。剧本出来以后要经历排练稿,边排边改,再通过内部试演进行进一步提升。张迟昱认为排练稿对剧本的提升作用是非常大的,“一个本子原本只有四分的话,排练完以后至少能达到六分”。再经过长时间的舞台演出,根据观众的反馈让剧本日臻完善。这样经过观众检验的作品搬上大银幕,成功率更高。

话剧改编电影,要越过不止一座山丘

虽然话剧和电影存在天然的亲缘性,让两者很容易实现转化,但是它们毕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在翻拍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

有些话剧题材不适合改编成电影,比如开心麻花最早计划开发的电影项目其实不是《夏洛》,而是《乌龙山伯爵》,但这部话剧不太符合类型片的结构,而且涉及的内容比较敏感,容易通不过审查。比如说里面的女主角是变性人,前半部分是男人,后半部才成为女人,这就不适合改编成电影。

《乌龙山伯爵》的影响力曾波及央视

话剧强调假定性,电影更强调写实性,就像周申所说:“有些东西在话剧的舞台上是真实的,但在电影的镜头前面就不真实了。”所以舞台的包容度更大,夸张的包袱和疯狂的创意都不会让人产生质疑,比如《羞羞的铁拳》中,马丽扮演的女主角有从马桶中出来的场面,换在电影里观众们可能接受不了。所以《驴得水》电影的后半部删掉了一些几近癫狂的情节,使其更接近现实。因此,假定性往往是话剧改编电影过程要克服的首要问题。

话剧改编的电影往往在镜头和剪辑方面比较薄弱,“电影感”不是很强。像《夏洛》和《驴得水》都存在类似的问题,过于依赖固定镜头和场面调度,在镜头和剪辑的运用上比较稚嫩,只停留在叙事的层面。这都需要靠导演拍摄经验的积累与长期的摸索来克服。

事实证明,从话剧到电影的改编,爱恨就在一瞬间

1、《驴得水》(2016)

周申、刘露毕业于中戏导演专业,主要的话剧作品有《如果,我不是我》《驴得水》《梵高传》等等。《驴得水》最早是他们在2010年创作的一个电影大纲,因为遇到侵权事件,为了更快地让《驴得水》与观众见面,周申、刘露就把《驴得水》排成了话剧。没想到它在商业话剧圈一炮而红,收获了不错的口碑和票房,并连续五年在朝阳9剧场上演。

电影《驴得水》导演、编剧周申、刘露

周申、刘露从没放弃把《驴得水》拍成电影的想法,他们拿着剧本找了很多电影公司,但都因为他们对自己作品的坚持,而没有成行,其中最严重的一次还差点闹上了法庭。最后选择和开心麻花合作,是因为麻花在创作上很宽容,对创作者的包容度比较高。但《驴得水》相对于麻花自己的IP来说太过高冷,完全没有时下热门的商业元素,所以虽然麻花对它很有信心,但并没有很高的票房预期,也没指望它达到《夏洛特烦恼》的票房成绩。

《驴得水》的电影改编,应该算是比较成功的。话剧的后半部稍显冗长,而且整个舞台几乎失控,越来越疯狂,越来越黑暗,把观众压抑得喘不过气来。这些问题在电影中都得到了解决,而且原版话剧演员的媒介转变完成得也很不错,尽管影片的摄影和剪辑还有待加强。

2、《夏洛特烦恼》(2015)

开心麻花创始于2003年,第一部作品是《想吃麻花现给你拧》,是由何炅谢娜主演的。一直到2011年的《乌龙山伯爵》,麻花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喜剧风格和品牌。麻花每年年底都会推出贺岁喜剧,他们的作品介于传统话剧和电影之间:不遵守经典的“三一律”,频繁的黑幕、转换场景,有点类似电影的转场和剪辑。这使他们的作品更适合改编电影。

《夏洛特烦恼》导演闫非、彭大魔

闫非彭大魔最早创作《夏洛》就是为了拍电影,没想到它却成了麻花最成功的话剧,在北京已经演到了第33轮,同时还在全国多个城市巡演。虽然去年电影版《夏洛》异军突起、大获全胜,但它的缺点也非常明显。看过话剧的观众大都认为电影版不如话剧版,主要原因还是电影精简了很多细节,使影片后半部的情节不够连贯,看起来有点像小品。


 

3、《华丽上班族》(2015)

去年上映的《华丽上班族》改编自林奕华的音乐剧《华丽上班族之生活与生存》。林奕华是香港最著名的话剧导演,主要作品是改编的四大名著。电影版由杜琪峰导演,张艾嘉周润发陈奕迅汤唯等主演,张叔平贡献了华丽的舞美和服饰,罗大佑负责原创音乐。但是豪华的阵容和上亿的投资只换来了不到五千万的票房。

究其原因,主要是该片没有处理好舞台的假定性和电影的写实性的关系。“职场”这个非常写实,很适合改编成电影的题材,却被导演处理成了舞台化的歌舞剧,符号化的人物、仪式化的歌舞、概念化的场景,而且完全没有实景,全部在棚内拍摄,再配上演员们时而配音、时而假唱的表演,实在难以让人产生代入感,简直分分钟跳戏。

4、《十二公民》(2015)

《十二公民》之前的版本很多,有电影版也有话剧版,现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还在上演舞台版的《12个人》。《十二公民》的导演徐昂是人民艺术剧院的话剧导演,代表作是陈道明何冰主演的话剧《喜剧的忧伤》。这部影片还吸收了一众话剧舞台的老戏骨,像何冰、韩童生钱波等都是非常优秀的话剧演员。

《十二公民》这个故事其实非常适合话剧舞台,因为它极其复合“三一律”,时间、地点、情节都高度统一。讲述两个小时里,十二个陪审员在一个房间里讨论案情的故事。所以,这个故事改编电影的难度很大,固定的场景和人物容易让电影观众产生厌倦。但影片的完成还是很不错的,首先它很好地完成了剧本的本土化,使故事在中国当代的社会背景中立了起来。其次,导演利用摄影的优势,突出了一些细节,比如何冰头上的创可贴、高东平背后的汗水等等,做足了耐人寻味的铺垫。

 

5、《分手大师》(2014年)《恶棍天使》(2015年)

邓超俞白眉导演的这两部电影都改编自白眉工作室的同名话剧。邓超通过大四的毕业作品《翠花,上酸菜》结识了俞白眉,后来两人变成好基友,还一起搞话剧。现在舆论普遍认为他们导演的这两部电影是百分之百的烂片。

其实,原本在话剧舞台上这两部作品就是典型的闹剧,但这并不妨碍它们得到观众的喜爱,虽然格调不高,但是很生动,很好笑。因为话剧舞台的包容度更高,所以他们夸张地搞笑手法容易被观众所接受。但是搬上电影银幕以后就不一样了,他们的夸张被进一步地扩大,最终导致观众们的反感。

总而言之,虽然话剧有很丰富的IP资源,话剧改编电影也有很多的便利条件。但是从一种艺术形式到另一种艺术形式的转化,并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需要根据不同媒介的特性,深度地挖掘故事核心的和精神内涵,打破不同艺术形式的界限。只有这样才能造就出叫好又叫做的作品,也期望接下来话剧改编电影的作品会越来越好。

文/Kiki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