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电影评论

独家影评:李安给了我们支持120帧/4K/3D的理由

顾功坤 2016.10.17 来源:1905电影网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1905电影网专稿 10月14日周五晚,李安导演的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在纽约电影节上首映,当晚就有影评流出,毁誉参半。

史无前例的120帧3D电影不出意料地成为最大的争议,讨论的焦点在于,从24帧到120帧,究竟有没有必要?

导演李安

李安说:“你们都看见啦,120帧3D可以把人脸的特写拍得那么好看,为什么不用这个技术?”当然,他也说:“我们还不够好。”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李安在拍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后,原本筹划的是一部拳击片,因为野心巨大,资金迟迟没有到位。公司让他先看看《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这本书,看到三分之二,李安就很确定自己要接这个项目。他说自己对于接片很谨慎,因为这关乎自己接下来两年的性命以及其他一百多号人的性命。但这个故事一下子就吸引了他,他相信自己的直觉。那个时候,李安的脑子里已经有了这个新技术,只不过他还不确定最终能做成什么样,但他很清楚,这个故事,非常适合运用这种新技术,它会因此而呈现得更加视觉化,所以,他想试试看。

  本·方登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原著作者本·方登(Ben Fountain)在纽约电影节上也随剧组参与了各种媒体宣传。这位“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得者对于自己的作品被李安改编,觉得“很幸运”,也认为电影拍得“非常有才华”。

    男主角是个19岁的年轻士兵

小说通过一个19岁男孩的眼睛看周遭的世界,描写他的想法和感受。在李安的120帧4K 3D的镜头里,“感同身受”得到了最大化地体现。李安用了不少人物的主观视角,在电影里两个大场面,球赛中场表演和伊拉克战场上,这种用120帧4K 3D拍成的主观镜头一下子让我“成为”了比利·林恩。曾经有人诟病120帧因为过于清晰,呈现在大银幕上反而会造成不真实感。但我觉得,无论是锣鼓喧天的球赛中场还是枪林弹雨的伊拉克战场,虽然都是真实发生的现实,却又超出了日常生活景象,用来呈现比利·林恩的视角,简直是锦上添花。

范·迪塞尔与男主乔·阿尔文

作为观者,120帧3D再清晰,也不是虚拟现实技术,它并没有颠覆人们的观影习惯,导演仍然要靠巧妙地运用镜头语言讲故事,用技术添彩,而不是通过这种技术强迫观众靠近人物,理解人物。在观影过程中,完全没有强迫被带入故事的感觉,看着看着,甚至都忘记了自己戴着眼镜,看的是3D电影,完全被故事吸引,体会着比利·林恩的困惑、挣扎和他压抑的情感。倒是电影结束后,片中好几个场景会始终盘踞脑海,久久不能忘。也许,120帧带来的,是过目不忘的体验。

李安说,原著比较偏政治,但他展现的比较多的是对比利·林恩的同情。战争没有什么好说的,它就像全球气候变暖,是显而易见的糟糕的问题。而这种“同情”,因为影片带给你“设身处地”的感觉而得以增强。

影片中穿插的战争场面

另一方面,李安认为,战争带来真相。比利·林恩从他所在的BRAVO小分队里的每个人身上都看到了真实,他们也一起见证了真实。就这一层意义而言,用120帧诠释这种“真实”,也未曾不是一种以技术服务故事的可取的尝试。

乔·阿尔文在预告中的经典镜头

电影另一个出彩的环节是演员。从未有过大银幕表演经历的英国演员乔·阿尔文把角色拿捏得非常到位,一丝不多一丝不少。不过在这部片里,也许没有经验倒成了最大的优势,因为在120帧3D的高清摄像机前,从前的表演方式会显得“做作”,于是,李安带着一众演员重新摸索表演方式,老戏骨史蒂夫·马丁透露从前拍摄对着镜头说话时,眼神要看定一个点,但在3D摄影机前,眼神要不断左右游移。而总被吐槽演技的面瘫姐克里斯汀·斯图尔特在这部片里发挥出色,被原著作者本·方登赞扬为电影里的“灵魂和良心”。永远在秀肌肉的范·迪塞尔在片里也有了温度和情感,李安笑说,以前都没觉得他会演戏,但其实,只要让他相信自己能演,多鼓励他就好了。心诚则灵,像信仰一样。

李安的儿子李淳和主演乔·哈尔文在片场

而演员们说起李安在片场如何导戏,打趣道,他就是一边抓着自己的头发,一边说:Be Better (再好一点)。这部片中李安的小儿子李淳也有出演,对于小儿子做演员,李安一直表示很心疼,但“没有办法,他就是喜欢”。参演这部片,李安毫不讳言自己完全出于私心,虽然彼此都有压力,但也想看看父子间到底有没有这个缘分。最终,李安很满意儿子的表现,觉得他“很认真,很争气”。拍片时自己也会告诉儿子一些小窍门,因为他“太老实了,不会找镜头,很可爱的一个样子。”对于这次合作,李安最欣慰的就是和儿子相处很多。

再过几天,就是李安62岁生日,问他是不是很有时间飞逝的紧迫感,希望探索更多的新技术?李安笑着叹气,“年纪这种事情最好不要想了。60岁的时候我就等不及,先做了这个电影。拍电影要忘我,现在要做这么难的事情才能忘我。那我能做就做,过生日不过就是过到了另外一天。”

李安在片场工作

当初李安要做120帧的时候,没有人告诉他究竟能不能做成,他说他也预想到困难,只是碰到困难的时候连问题在哪里都不知道,最后只能凭着信念,相信这个东西一定会存在。经过这么久的挣扎奋斗,观众终于能看到了,他已经很感动了。

我们也很感动,被电影里的故事感动,被他的敢为人先感动。 

再给新技术一些时间吧,创新是一种动力,带着我们走向电影的未来。

文/顾功坤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