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电影评论

中国版"杀人回忆"?它只是复刻少女性启蒙的回忆杀

苎节 2016.10.14 来源:1905电影网

《黑处有什么》仍旧聚焦青春、成长

绿色芦苇地让许多人瞬间想起《杀人回忆》

1905电影网专稿 如今最为流行的电影宣传方式,莫过于给一部新片找归属找同类,一些难以依靠自身名气吸引观众的独立电影尤甚。冠之以“中国版XX影片”,似乎立竿见影便能收获众多关注。所以看到清冷的色调、神秘的奸杀案、稻草人、绿色芦苇地、开放式结局,好像霎时就能拍板定论:这是中国版《杀人回忆》

然而如果你抱着这样的期待去看《黑处有什么》,想要在大银幕上看到迷雾重重、逻辑缜密又犀利深刻、直指人性的罪案片,从中获取悬疑元素带来的刺激及快感(还有不少考据控苦苦解析誓要找出《杀人回忆》的真凶),恐怕很大程度上要失望而归。这部电影并不刻意追寻一个水落石出的真相,侦查犯罪的进程也仅仅只是剧情辅线,正如导演在点映Q&A上所说:很多事情即便不断探索、倾尽全力,也并未能得偿所愿。

的确,这才是更无限接近生活真相的感触。

所以看这部影片,不如就舍弃一些既定的期待和想象,任由它牵着你追忆似水年华就好。这里的影像更像是散文,虽然是导演的处女作,但也是极为个人化的半自传,内核关注的仍然是少女在青春期时笨拙、胆怯且跌跌撞撞的成长,朦胧悸动中对男女情事、性的探索。

毕竟我们大多数人成长的方式,就是普普通通的绕弯路、吃亏、出洋相。

 

普通初中女生曲靖生活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中

故事发生在封闭而内部设施完善的河南中原飞机厂家属区,14岁的初二女生曲靖生活在一个危机四伏的环境中,强奸凶杀案不时发生,鼓点一般敲打着人们的神经。直到曲靖闺蜜张雪失踪,再次出现的女尸似乎更加重了紧迫感……

从获得去年First影展最佳导演大奖到入围众多国际电影节,《黑处有什么》最为人称道的细节之一就是对90年代极其精准又细致入微的描摹复刻,这或许得益于女性天生敏锐、柔软而细腻的独特视角。

 

王一淳拍《黑处有什么》的动机与是枝裕和拍《步履不停》的动机相似

似乎人到中年,便会对意气飞扬又未失本真的过去产生迷恋,喃喃呓语不愿放手。比如给予《黑处有什么》高度评价的姜文,拍过《太阳照常升起》的他显然能心领神会王一淳导演的情怀,而她拍摄影片的动机——父亲去世后陷入悲恸与怀念,继而迸发出难以抑制的表达欲,听来也与是枝裕和当年拍《步履不停》的初衷极为相似。

如导演在受访中所言,悬疑和犯罪于《黑处有什么》只是描绘少女成长这幅画卷的背景底色,并非是聚焦的核心。在小编看来,它更像是刺激曲靖成长的催化剂,是通向充满疑问的成人世界的一扇幽暗窗口。曲靖在家中暗房观摩爸爸拍摄的案发现场照,人物整体浸入在刺眼的大红色调之中,或许暗示危险可伺机吞噬任何一个人。

 

在人工湖区域出现的女尸扰乱了居民的平静

围观人工湖女尸归来的曲靖翻查词典寻找“强奸”的释义,展开了性启蒙之旅:看孕妇怀胎指南、去商店买胸罩、用妈妈的永芳珍珠膏、看《蜜桃成熟时》,这些发自内心好奇,被不时曝光的凶杀案刺激的行为驱动曲靖不断探索未知,整个过程循序渐进。

 

曲靖的家庭教育闭塞而压抑

不同于臆想式的青春片,《黑处》有很多生活气息浓厚且非常好玩的场景,如曲靖质疑努力以权威形象示人的父亲:你说的就都对吗?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对话质朴但暗含深意:

“不要去人工湖,那儿有坏人。”

“不可能,那儿就没人。”

“就是因为没人才有坏人呢。”

“没人哪来的坏人?”

无论是曲靖父亲工作的警察局,抑或是学校,天南地北的方言说起来更有粗糙质感,某些时刻透着一种幽默劲儿。

 

曲靖和张雪演《红楼梦》中的情节

表现平平的曲靖和恣意舒展的张雪是好闺蜜,张雪似乎更像是曲靖的镜像,是其隐藏人格的外化。她总是拿一本诗集游荡,直接表达:“我总有一天要离开这个破地方。”被过度保护,连坐自行车都要侧身的曲靖何尝不想,但她并不直接发声,只是羡慕地看着向往海南的张雪。

 

赵飞和张雪同样极具个性

影片开场浓墨重彩塑造的人物赵飞,同样也是悲情个体。飞扬跋扈、自我介绍总是“赵子龙的赵,张飞的飞”,角色颇有街头混世小霸王的感觉,演员表演十分真实。然而在一切不利线索指向他之后,这个人物的命运急速转折,再次出场时呆滞如行尸走肉,晃动镜头中甚至无法看清角色的面部表情,模糊的影像代表个性的仓促抹杀。

平心而论,影片对故事的架构尚未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叙事节奏上也有弱势,各部分场景之间的衔接并不是十分流畅,部分线索的渐隐及彻底消退给人很大缺失感,一度也会因为这种缺失而兴味索然。然而导演非科班出身,作为处女作而言无疑凸显了天赋。影片没有匠气,充满着少女的灵动气息。

曲靖的青春里也有一个默默关注她的少年

 

曲靖在芦苇地中搜寻着什么

全片的最后,曲靖尽最大努力自以为了解了成人世界,却被一张不期而至的明信片所颠覆,既定框架重新被打乱。这种留白手法余味绵长,后知后觉的恐怖显然比直接呈现凶手要更加惊心动魄。她满怀惊惧地看着那片象征未知世界的芦苇地,漫漫搜寻未果,悲悯与惊悸被无限扩大,像在纸上晕染开的一点墨迹,荒诞而苍凉。

人的局限或许在于个体集中拥有过去、现在和未来,初生、懵懂、繁盛、衰退并列蕴含在生命里,我们看似大局在握拥有掌控权,但其实未知的不确定性太过强势,多数时候无法改变其中任意一种轨迹。不过在每种不同的时空中,“黑处”都比比皆是。回头无岸可寻,也找不到捷径好走,依旧只能摸索着上路,踽踽独行。

文/苎节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