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新闻>原创深度策划

《长江图》定档 听听李屏宾谈胶片的过去与未来

獠牙牙 2016.06.17 来源:1905电影网

(本文首发于“电影涨资势”,欢迎微信搜索filmmore关注)

1905电影网专稿 6月13日,“中国最后一部胶片电影”《长江图》亮相第19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导演杨超现场宣布影片将于9月8日正式登陆内地院线,文艺青年们有没有点小激动?在今年的2月的柏林电影节上,组委会将银熊奖颁给了《长江图》,以奖励它在摄影方面的杰出艺术贡献。而该片的摄影师李屏宾最近受到邀请,已于6月16日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MoMA)举办个人回顾展,成为首位登上纽约MoMA的亚洲摄影师,开展当日还举办了《长江图》的放映活动。

提到《长江图》,就一定会提到行将消失的胶片,而提到胶片总不免伤感。就在三个月前,北影洗印车间的厂房被正式拆除,曾经帮助无数电影人“梦想成真”的胶片洗印工艺,从此再难觅见踪影……

导演杨超携辛芷蕾等主创参加《长江图》上影节展映活动

在中国电影每年产出数以百计新片,影院数、银幕数、票房、观影人次等各项行业指标飞速增长的大背景下,胶片电影却愈渐走上了一条与蓬勃景象背道而驰的道路。 对于如今的电影行业来说,胶片电影究竟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是否还有其不可替代的理由?实现强势逆袭的数字技术优势几何,未来又将有着怎样的发展?就这些问题,我们专程与著名摄影师、《长江图》的主创李屏宾,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主任王竞进行了对话,请他们从专业的角度分享了各自的看法。

过去

数字电影发展滞后 胶片摄影美学表现卓越

如今,数字电影占据了市场中的绝对份额,而时间再向前倒推几年,胶片则是这一领域无可撼动的霸主。不同于我们的想象,彼时数字摄影的花费远远超过使用底片拍摄所需的成本。

《长江图》摄影李屏宾与导演杨超

“我记得2007年,(数字)器材的使用是底片要贵大约一倍的,而表现能力又远达不到底片的效果,”李屏宾回忆起那段时期时说:“我用我十分的力气、十分的美学、十分的金钱(拍片子),数字却只能表现出一半的细节,观众也只看到一半。我觉得很不应该,所以不能接受,我认为那个时候的数字把观众的美学(欣赏水平)降低了,大家会以为我们只能表现出这么多,但事实是我们拍到的细节和美感是几倍数的。”

在电影摄影领域,李屏宾被视作代表人物,而他对于胶片的偏爱更是有目共睹。就拿刚刚获奖的《长江图》来说,该片导演杨超曾透露,影片最终以胶片形式拍摄,更多也是由于李屏宾的坚持。

对于一部难觅投资的艺术电影来说,这无疑耗费了更多的成本,但李屏宾坦言,当时的选择也是受到了数字技术条件的制约:“现在我们的技术可以达到4K清晰度,那时最多只有2K,拍出来的片子表现力最多只有几十寸电视的水准,放到大银幕上肯定就虚掉了,根本无法呈现出长江丝毫的细节和美感。”

《长江图》剧照

于是,李屏宾告诉杨超,《长江图》要面对的或许是几年之后行业和市场的检验,到那时,数字的技术绝对不会再处于不成熟的档次,作品就有可能被淘汰。相反,使用底片拍摄,情况就主动的多,无论技术发展到4K还是8K,胶片电影都能满足要求。

现在

成本降低制作便捷 性价比推动数字上位

最终,《长江图》的成功证明了李屏宾的观点。不过,这期间从胶片主导到数字主流的更新换代速度之快,也远远超出了业内的预想。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主任王竞告诉我们,按照原先业界的估算,数字大概要到2017年才会逐渐替代胶片。

但是2012年,最大的胶片生产厂家柯达公司一夜之间倒闭,使得所有人都在没有完全准备好的情况下,被强行过度到了数字化的环境中来。而推动这场数字技术快速变革的根本因素,则不外乎是时间和成本的极大节约。

胶片巨人柯达于2012年破产

“从工艺上来说,数字的工艺更简化,因为现在即便是用胶片拍摄(的电影),其实也要经过一个胶片转成数字,然后再进入计算机系统里进行剪接的过程,之后还会包括调色、制作、发行等一系列环节。那么从工艺上来说,肯定是数字更加便捷。”王竞说。

而李屏宾则从更加直观的角度为我们算了一笔账:“现在国内放映一部电影需要上万个(甚至几万个)拷贝,胶片时代一个拷贝就要2000多块,而如今数字的成本只要几块钱一个,这个差距太大了。过去就相当于作品还没上映,已经增加至少2000多万的投入,现在我10000个银幕也只要5万块就可以搞定。这是很实际的问题,不然电影谁来投资呢?大家都承受不了,现在的数字电影可以让剪辑更快速,成本更低廉,这帮助新导演也能有机会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多次拍摄。”

《万箭穿心》导演、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教授王竞

缺憾美与期待感 电影人难舍胶片情怀

但即便如此,胶片电影在不少电影人心中仍旧拥有无法替代的位置,它是百年光影美学的积淀,同时也代表着他们对于艺术最由衷的热爱和最神圣的追求。

在王竞眼中,胶片最迷人的地方便是它的“缺陷美”:“我们直至今天还喜欢胶片画面里面的不确定感以及那种生动感,甚至有些地方可能只是胶片技术缺陷所造成的。从胶片发明到现在将近一百年时间,我们慢慢形成这样的审美取向。这种东西我想可能还会持续很长时间,这是大家对于胶片的记忆,有相当一部分人会去追求这个东西,比如电影里面那种早期的黑白效果、褪色效果、再比如说曝光不足抢救以后造成的错颗粒的效果,从而来模拟那种现场感。这个东西它已经是一种文化痕迹,或者说是审美痕迹了。”

李屏宾

李屏宾则最难忘在片场使用胶片拍摄所带来的那份期待感。“胶片创作有一个暧昧的空间,而数字就是很确定的了。机器一摆、灯光一摆、镜头一摆,所有人对拍出来的东西就都确定了,但底片可能隔3到5天,我们还不知道自己拍的是什么。为了看之前拍的东西是究竟是很棒还是很差,大家会有一个(期待的)情绪在里面,”他说:“我不知道在我的年代,投入这个行业的人跟现在人区别有多大。我们不是只为了(找份)工作,而是希望去追求艺术性和团体荣辱的。现在大家都分散(去忙了),这就是一个时代改变吧,现在的人喜欢这样(的方式),但它没有以前迷人了。” 至于胶片电影如今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两位专业人士都认可“情怀意义大于实际价值”的观点。但李屏宾也直言:“情怀是很重要的。没有情怀,竞争力就没有了,创作力也随之丧失了。”

未来

技术革新趋势已不可逆 数字电影亟需建立文化

最近几年,李屏宾尝试拍摄了近20部数字电影作品。他切身感受到,如今这项技术的表现能力比过去进步了几倍以上,虽然暂时还没有完全达到和胶片一模一样的程度,但也已经无限接近其标准了。而王竞老师从教学的角度出发,也通过数据的分析得出了数字技术正在逐渐从解像力、传统宽容度、色彩表现、色彩还原等方面逐渐实现对胶片的追赶和超越。

李屏宾也开始尝试使用数字摄影机

而针对目前的商业市场领域则更是如此,有了上述这些新技术的发展,观众们日常在电影院中所感受的数字电影的美学效果,几乎已经和胶片电影没有差异。

“就像我们的毛笔字,以前认为它多么迷人、多么经典、多么有存在的价值,是艺术的行为,需要功底。但现在签字笔就把它取代了,很方便,每个人想要写字就可以写,这就是时代的变革,时代的进步。”李屏宾打了这样一个比方,“当然过程中的确是损失了一些文化和美学方面的东西,但有失有得,我还是可以接受。”

《长江图》剧照

除了慢慢接受技术层面的技术革新,李屏宾也开始对数字电影有了更深层次的期许:“我自己觉得胶片时代(既然)已经回不去了,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在数字领域建立出它的文化、规则?我现在觉得数位没有文化底蕴,大家只是觉得简单、便捷,但没有什么经典的东西可以让大家放在心里。所以我觉得从胶片和数位来讲的话,往前走是必须的,回不回得去也根本不重要,那么就去面对吧,去思考我们要怎么在数字领域里继续保持(电影)的魅力。”

数字技术日渐融入工作的过程,让李屏宾逐渐缕清了自己的创作思路:管它数字还是底片,最重要的是你在干什么、你想拍什么。你的作品可能很商业,有着《美人鱼》一样很高的票房,也可以充满记录的价值、人文的价值。从这个层面来说,用什么样的设备早已不是关键。

撰文/獠牙牙 制作/斯泰芬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