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新闻>电影资讯

电影评论新生态论坛举办:影评真能影响票房吗?

老飞宅 2016.06.15 来源:1905电影网
共10张


1905电影网讯 6月15日上午,第十九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评论新生态”论坛召开。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石川主持了活动,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戴锦华,影评人、《虹膜》杂志主编Magasa,香港电影评论学会会员乔奕思,影评人、自媒体“桃桃淘电影”运营者桃桃林林作为嘉宾参与了讨论。

“烂片”可作文化标本 骂烂片为了让烂导感到羞耻

对于影评人而言,如何看待“烂片”似乎是永远绕不过去的话题。戴锦华表示,她心目中的“烂片”有两种,一种是纯粹基于个人趣味的烂片,比如《归来》;一种是绝对意义上的烂片,在工业、制作、电影语言或是基本的趣味上有错误。而前一种有时候可以作为文化标本,去观察中国的文化和社会现实,这也很有趣。

石川对戴锦华的观点表示同意,并指出目前一些比较猎奇、色情、暴力的网络大电影正是这样的样本:“媒体上多是探讨网大产业。但是我也觉得它可以作为一种文化样本,解剖民间思潮。它触及了很多社会禁忌话题。因为受到限制少,所以禁忌触及深入。这正是媒体力所不及的地方,所以它提供了这样一个渠道。”

乔奕思进一步指出,其实最值得我们警惕的是制作不错,故事讲得也好,但是根本价值观是错的作品:“这是‘披着羊皮的狼’,是最不容易找出来的,不知不觉之中就接受了它的价值观。”

而刚刚在“微博之夜”拿到“最具人气影评人奖”的桃桃林林却毫不掩饰自己爱看烂片的“恶趣味”:“我也接触过很多拍很粗糙的电影的人,他们没有耻辱感,赚了钱出了名就行,周围的人都在夸他,他听不到负面的声音,我的快感就在于帮他们找到耻辱感。”

影评如何影响票房?文艺商业片有区别、成规模会有阶段性影响

桃桃林林认为,个体对票房的影响很难估算和量化。只能在个体的平台和话语权存在的前提下,带动更多人去关注和评价,形成正面或负面的评论效应,那时才会对影片票房第二阶段的票房产生影响。“很多好片子票房会持续平稳,很多烂片子因为有明星第一周大家都去看,第二周一下子就掉下来,它是一种持续的东西……”

Magasa还指出, 对于很大的商业片的话,单个人或者某几个人的评论不会对其票房产生太大的影响。但是对于小成本的艺术电影:“如果没有人为它讲话它的票房可能只有三十万,这个时候有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人来表达,让几十万人看到,那么可能给它增加30万到50万的票房,好像是翻了一倍,但从绝对的量上还是很小的。所以对艺术电影会有那么一点点影响,因为它本来的基数就不大。”

新媒体写作快餐影评类似“超市导购” 网络信息暴力令人生畏

来自电影资料馆的著名影评人“奇爱博士”沙丹曾表示过这样的困惑:总是在新媒体上写一些很“逗比”的文章,导致自己再去写严肃的东西时候不知道怎么写了。新媒体的出现影评人对写作风格的影响确实不容小觑。

桃桃林林表明,在当下的媒体环境中,如果你永远讨论经典电影就没人关注,所以一方面要适应读者和观众的趣味,同时还要尽可能的保持自己的口味和爱好。在电影上映第二天就出影评确实是快餐,好或不好就够了,真的没有办法深度解读。自己的角色更偏向“超市导购员”,也确实在微信公众号的写作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就是口语化,假想一个读者,就像QQ聊天一样。特别强烈的对话体。大家会看起来很亲切,我也很舒服,不用遣词造句什么的。”

Magasa解释文风的变化和阅读场景有关系,手机上看文章沉浸感较浅,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所以每隔几句话必须给你一个类似“表情包”的东西防止离开。对于桃桃林林的“对话体”文风,Magasa认为这是一种新媒体写作的有效手段:

“面对面对话,突然离开有点不礼貌,这是一种心理上的暗示。阅读场景的改变会改变文风。这就像电视剧要收视率一样。哪儿有冲突,怎么输出价值观,跟商业片一样是有一个流程,跟你平时写文章是不一样的。”但Magasa也乐观地表示,对读者而言存在有两种需求:有的是看过就完,有的还是要回头来看比较深的东西。读者不会介意这个事情,这个需求也存在。

而戴锦华则表示自己远离新媒体,不做公众号不做微博,是因为自己的“玻璃心”难以承受网络上的“火焰战争”:“我害怕网络上因为匿名因为不受惩罚而流露的那种精神病似的恶意……你有五万条的赞美对我来说没意义,但只要有一条那种我一生中都不会遭遇的恶意,会极端地不舒服不愉快,就像吞了一只苍蝇在肚子里。”

戴锦华表示虽然目前还没有亲身遭遇这种情况,但经常看到自己的朋友和尊重的人遭到网络的围攻、诽谤和群殴,会为他们感到愤怒。“在这个意义上说,我确实不是数码时代的原住民,我不能适应数码社会。所以我不拒绝别人转载也不会去翻看别人转载而引发的评论,我说的话我负责,这是社会责任,但我不会去回应网络上这些东西。”

披着影评外衣的营销:“红包影评人”值得承认吗?

对于内地“红包影评人”的存在,主持人石川认为这至少说明影评人的生态是丰富的。但戴锦华却直接地表达了自己对这种所谓“影评人”的藐视:“ 我不藐视电影的营销宣发人员,他们的辛苦值得尊重,因为电影是商业……但是我还是不会尊重红包影评人是因为他们以影评人的姿态出现,做的是营销人员的事情。

Magasa解释说媒体会有广告的成分在,传统媒体其实建立了很好的体系,内容和广告区分很严格,但是很遗憾的是在新媒体的冲击下,这套体系被打破了。同时,作为自媒体的运营者,Magasa也坦言自己还是有底线的:“我们也会区分,如果你让我们把它包装成评论的话,我会拒绝的。”

同样是自媒体大号的运营者,桃桃林林承认自己参与过营销,但底线在于只在上映前针对自己感兴趣的片子做不过分夸大的宣传,像《刺客聂隐娘》或者一些小成本的文艺片义不容辞,但上映后的评论从来不合作:

“这不是钱的事儿,这是对自己长远的投资。我不想为了一次两次的红包行为影响我个人。以后大家不信任我就没人给我钱了……你如果尊重你的事业和你的未来,就应该去尊重你的读者,让他们知道你不要骗他们。”

乔奕思则坦言自己在香港虽然开始写影评时间不长,但是香港没有“红包影评人”,甚至连“车马费”都没有:“香港的影评人优先场时间安排得特别不好,每天都是9:45那场,所以影评人很辛苦,看完都是十二点多了,没人给你车马费,自己搭地铁看完就走了,唯一的优惠就是免费看这场电影。

媒体付钱让你去写,很少很少有报纸告诉你这篇文章到底是写好还是写坏,当然稿酬不会高。香港也有片方去邀请影评人写稿,但一般他们会邀请认为这个片子真的好的人去写。但是在我所认识的影评人中,他们绝对不会为了那么一点钱去把片子写得特别好,我真的没有见过……在香港只写影评一定会饿死,他们都有自己其它的职业……”

图/杨楠 文/老飞宅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