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经山》刘小微在雨中
导演冯小宁的新作《落经山》历经十年打磨才面世,延续了《红河谷》、《黄河绝恋》和《紫日》的核心思想,将激情与浪漫、忧患与责任、丰富想象与强烈表现在电影中展现出来,用愈加成熟的视听语言和叙事方式,为观众奉上了一场盛宴。用诗一样的电影视听语言歌颂人类的美好感情和谴责人性中的罪恶,形成《落经山》的鲜明风格。
《落经山》李正与师傅博弈
与让人印象深刻的“战争三部曲”相比,《落经山》几乎没有大场面的战争场景,而是将镜头对准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山村,讲述他们与一队侵略者之间发生的夺宝故事。虽然人数不多,也没有用特效制作大量的枪战场面,但《落经山》里的杀戮和死亡,一样深刻地表现出了人性中的血腥和残酷。 《落经山》描述了一个民族本能而原始的牺牲和死亡。这种牺牲和死亡的自发性、神圣性体现了亘古不变的所谓民族利益、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伦理道德法则。手无缚鸡之力的村民面对持枪的侵略者沉默抗议,满脸鲜血的老和尚义无反顾地结束自己的生命,女主角在危难来时为救孩子将自己淹没在湖水中,这都集中表现了冯小宁对死亡、对战争非理性、非人性的认识和思考。 《落经山》从内容上看,是在真实的战争环境中,虚构人物、情节和故事。他的故事并不追求完整性、逻辑性、真实性,而更重视其寓意、表意和传奇。故事中作为重要线索的宝物,也就是传说中唐僧取经归来掉落的真经,则使故事更具有神话、童话和寓言的色彩。而片中单亲妈妈与哑巴的爱情,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中,带有着冲破世俗的浪漫,更能体现人性这一主题。 影片通过对哑巴、单亲妈妈、老和尚进行真实、客观、细致的艺术形象刻画,以他们的视点和境遇多角度多层面来描写战争,表现他们不同的生存状态和丰富的精神世界,冯小宁做得可圈可点。把这些不属于“主流”的小人物、中间人物,从历史的尘封中挖掘出来,以他们的本来面目接受人性的艺术再现,这不能不说是冯小宁的一个成功之处。 唯美主义是冯小宁影片的一个显著艺术特点。他对影片的色彩、画面、造型十分讲究,力求完美。《落经山》以红色、黄色两种暖色调为基本色调,使每个画面看上去更像是流动的油画。影片中有一场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洒满阳光的河边,满地的落叶在夕阳的映照下被染得一片金黄。在这如诗似画的美景里,女主角在为哑巴缝补衣服,不远处哑巴和孩子在河中嬉戏。景色之美、人性之美融为一体,“景中全是情,情具象而为景”。 这种创作理念,在审美观念上完全背叛了战争、夺宝电影中那种穷山恶水、月黑风高式的“典型环境”描写。把美好的自然环境与战争本身的血腥残酷作为对照,从而反衬出人类的互相残杀与自然之美的极端矛盾,这不失为一种艺术智慧。 在摄影方式上,除了用固定机位外,他还使用了多种拍摄方法。不但有全景式的大场面表现,还有局部的细致刻画,细节描写非常真实,动作场面有声有色,战斗环境十分逼真,再配上沂南的洞穴美景,无疑是一场赏心悦目的视觉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