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边缘5.8

The Edge of Love

(2008)

【发生在祖父母身上的一段往事】    当制片人丽贝卡・葛比逊(Rebekah Gilbertson)还在英国国立电影电视学院念书的时候,她就已经有了一个类似的想法,想要将她祖父母与威尔士诗人迪伦・托马斯(Dylan Thomas)之间点点滴滴的关系,制作成一部电影作品。   爱的边缘中所讲述的故事对焦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4个年轻人之间的友情和复杂的爱情生活,既有伟大的威尔士诗人迪伦・托马斯和他那活跃的妻子凯特琳・托马斯(Caitlin Thomas),还有就是丽贝卡・葛比逊的祖父母维拉・菲利普斯(Vera Phillips)和威廉・基里克(William Killick)了--他是一位真正的战斗英雄,葛比逊说:“在我还是一个小女孩的时候,就已经听说过我祖母与迪伦的朋友关系了,他们是在斯旺西一起长大的,而且一直都是邻居,他们甚至一起上学,即使是放假的时候,也总是待在一起。2001年,我读了一本名叫迪伦・托马斯:一座农场,两个公寓,一幢别墅(Dylan Thomas: A Farm, Two Mansions and a Bungalow)的小说,作者是大卫・托马斯(David Thomas),才发现里面竟然有很多内容都是集中介绍我的祖父母和迪伦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的,我发现整个故事中有很多耐人寻味的神秘之处,甚至其中有一些在我的家人中间是只字未提的,通过这本小说,我真实地了解到他们之间到底存在着什么样的故事。”   正好这个时候丽贝卡・葛比逊得到了来自于英国国立电影电视学院的入学申请,在上学的这段时间里,他们需要完成的一项作业就是把一本小说改编成一部电影作品,在她的一位姑妈的鼓励下,葛比逊选择了这本由大卫・托马斯创作的小说,她说:“我们发现的是一个充满着人性和戏剧性的需要被讲述出来的传奇,这是一个发生在战时的年轻人身上的故事,而类似的内容总能在第一时间就深深地吸引住我的注意力。我发现小说反射出来的是人类的社会地位,着眼于与爱情有关的所有真实经历,而且人与人之间,有的时候能够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忠诚,有的时候却又缺乏最基本的支持。所以这个故事所展示出来的,仍然是有关友谊的,而且明确地标明了有些友情是没办法继续下去的……最后里面还包含了初恋和最后的恋人,研究的是各种各样不同的爱情经历。”   很快,编剧莎曼・麦克唐纳德(Sharman Macdonald)就签约进来为这本小说创作改编剧本,丽贝卡・葛比逊继续说:“最开始的时候,我曾因为几部电影短片而找过麦克唐纳德,请求她为我们做一些写作方面的指导工作。后来,我跟她说了这部影片背后的故事立意,她对我说她很愿意为它做编剧……听到她这么说,我没来由地一阵兴奋,因为我一直都是她的作品的忠实粉丝。”   不过,莎曼・麦克唐纳德决定继续扩展创作思路,让改编后的剧本不仅仅是围绕着迪伦・托马斯展开故事的,她说:“首先,我将这部影片看成是有关两个女人因为同一个男人而陷入了敌对状态的三角恋情,结果她们之间又发展出了一段令人烦扰的友谊。至于朋友关系这方面,我对开始、中间和结束的时候都特别地感兴趣,因为我真的想知道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会促使一段友情走向终结?我们所有人都曾拥有过那种让自己觉得非常珍惜的朋友,然后突然之间,他们就消失不见了--因为这些内容所具备的普遍性,所以我特别愿意去检验一下类似的情感现象,事实上,能够收集到这些真实发生在迪伦和凯特琳・托马斯身上的事件,本来就是一个意外的收获,那种感觉就好像是圣诞节在拆礼物一样。”   由于害怕这部影片制作出来可能会影响到丽贝卡・葛比逊的其他家人,莎曼・麦克唐纳德特别先去询问了一下,他们是否对于将这个故事被搬上大银幕,都感到满意和赞成,麦克唐纳德继续说:“很早的时候,当我确定这是一个我想参与进来的故事时,我就对葛比逊申明了我的态度,表示如果这里有任何不能跨越的限制的话,我是不会去碰它的。因为这对于我来说太重要了,我不希望给葛比逊留下任何潜在的阴影,因为某些突出戏剧点的描述,令她有一种出卖了祖父母的感觉。所以,葛比逊需要坐下来静静地想一想,对于她的家庭来说,什么才是真正有意义、值得争取的。她照我说的话做了,然后回来签了一份全权委托给我的证明。所以在改编的过程中,我拥有的是完全的自由。” 【母女齐上阵】    一旦剧本的创作工作变成了进行时,丽贝卡・葛比逊也开始去接洽更加有经验的制片人莎拉・拉德克利夫(Sarah Radclyffe),希望她可以协助自己一起来制作这部影片,葛比逊说:“在电影学院的时候,拉德克利夫就是我的导师,所以当我遇到某些困难的时候,总是自然而然地就想到去找她帮忙,对于这部影片来说也不例外。拉德克利夫拥有的是巨大的经验方面的财富,她教会我的东西一辈子都让我受用不尽,所以我真的是非常地感激她。”   在此之前,莎拉・拉德克利夫已经因为一部私人作品与还在上学的制片人有过合作的经验了,所以她知道这一切都是可行的,拉德克利夫说:“我喜欢与年轻的制片人们合作,因为他们总是能够带来一种完全不同的能量和活力,而我所能贡献的,则是非常好的经验。比如说由我和肖恩・斯洛沃(Shawn Slovo)共同制片的隔离的世界(A World Apart),最开始也是斯洛沃还在电影学院上学的时候就去关注的电影作品。而且我真的是非常喜欢爱的边缘中所透露出来的能够和现实世界产生如此强烈的共鸣的时代感,虽然故事背景是二战期间,但你可以将它平移到任何有战争发生的历史环境里,比如说伊拉克、阿富汗、或者是越南。”   正是由于电影人约翰・梅布瑞(John Maybury)在他的作品中不断展现出来的视觉想象力,才会吸引了莎拉・拉德克利夫和丽贝卡・葛比逊的注意力的,但是葛比逊却表示,想要引起梅布瑞的兴趣,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她说:“将梅布瑞争取过来的过程,花费的时间可谓是非常地漫长的,我还记得我在电影学院的第一周,正好赶上梅布瑞过来放映他的情迷画色(Love Is the Devil: Study for a Portrait of Francis Bacon),我彻底地沉迷在了这部影片当中,而且发现里面有着太多令人鼓舞的故事元素。我非常喜欢他在这部影片中只关注了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生命中非常短暂的一段时期,还有他为什么拒绝使用真正的油画……梅布瑞用一种只有在电影中才能制造出来的视觉语言,重新塑造出这些画面所能带给人的感觉和震撼,在这方面,他使用的是一种极具原创性的表达。梅布瑞喜欢在他的电影作品中灌输一种黑暗且顽皮的尖锐讽刺,而我正好希望这部爱的边缘能够具备相似的情感。虽然确定了自己想要的,但是想让梅布瑞产生一样的感觉,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后来,编剧莎曼・麦克唐纳德的女儿凯拉・奈特利(Keira Knightley)因为拍摄了灵幻夹克(The Jacket)而与影片的导演梅布瑞建立了非常好的合作关系,正是在她的努力下,梅布瑞最终才决定读一读这个剧本的。另一方面,我们也在使尽一切努力,就想唤起他的注意力,比如说让奈特利为她写诗,我则给他送去了他最喜欢的香槟酒,但他当时正在忙于思考另一部电影作品呢,所以无暇顾及我们。差不多过了几个月之后,奈特利才再一次联系到梅布瑞,提醒他一定要读一读自己拿给他的那个剧本。结果就在第二天,梅布瑞打来了电话,说他愿意为这部影片做导演。”   莎曼・麦克唐纳德本人正好也是约翰・梅布瑞的电影作品的一位仰慕者,她说:“我非常喜欢他习惯使用的那种拍摄手段,而且对他的那部情迷画色爱到了极点。后来因为女儿和梅布瑞的合作关系,我与他也认识了,但是为了让他给爱的边缘做导演,仍然花掉了我们漫长的4年时间,期间还包括一瓶香槟酒和我女儿写的一些糟糕透了的诗。”   不过对于莎拉・拉德克利夫来说,她和约翰・梅布瑞之间早就不陌生了,因为他们之前都与德里克・贾曼(Derek Jarman)合作过,不过那个时候的梅布瑞还是一位电影剪辑师呢,拉德克利夫说:“梅布瑞是我们所能想到的最合适的导演人选,而我也一直在寻找能够与他合作的机会。他真的是一个非常有经验的电影混合体,不仅对演员方面有着充满着奇幻色彩的想象力,而且还能激发他们做出让人吃惊的表演来。另外,梅布瑞最被人所称道的自然就是他那伟大的视觉感了,对这部影片来说真的是完美至极。”·莎曼·麦克唐纳在创作剧本的时候,脑海中设想到的是让女儿凯拉·奈特利来出演诗人的妻子凯特琳。结果虽然奈特利在这部电影中成为了主角,但并不是扮演凯特琳·托马斯,而是托马斯的情人维拉·菲利普。 ·诗人迪伦·托马斯生前十分热爱电影,还写过一首关于电影的诗,在二战期间制作过大量的纪录片,并且写了一些电影剧本,只不过并没有在其有生之年被拍成电影。 ·英国作家金斯利·艾米斯在1991年出版的迪伦·托马斯文集前写道:“托马斯是一个极其令人生厌的人,他欺骗和窃取了朋友,还在他们的地毯上撒尿。” ·凯拉·奈特利在银幕前首次献声,就是为电影《爱的边缘》演唱了歌曲《Blue Tahitian Moon》。她后来表示:“因为我不会唱歌,所以特意和一位声乐老师学习。演唱是现场表演的,当时有100名群众演员,导演约翰·梅布瑞就说你现在开始唱吧。我这辈子也从来没有这么紧张过。” ·本片的原创音乐由意大利裔配乐大师安琪洛·巴达拉曼提(Angelo Badalamenti)一手打造。至今他已为58部影片创作过主题曲和背景音乐,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有他与大卫·林奇的多次合作,包括《蓝丝绒》、《我心狂野》、《双峰》系列和《穆赫兰道》等,此外还有简·坎皮恩的《圣烟》、让-皮埃尔·热内的《漫长的婚约》等。  ·迪伦·托马斯的女儿艾荣薇看过该片后,虽然她也认同商业电影的审美需求,但还是为片中人物过于华丽的服饰感到好笑。她回忆起小时候的家就是海边的一间木屋,木屋很小而且破败不堪,家人都穿着粗旧鄙陋的衣服,实际上父亲的一生几乎都是在贫困中度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