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reation of a world
(1991)
剧作
创作过程中,曾经请了三套班子的著名作家同时写剧本,最终大家看到的作品,是当时非常年轻的青年作家黄亚洲(现为浙江省作协主席)和汪天云(现为上影集团副总裁)共同编写的。黄亚洲当时在浙江嘉兴文化馆工作,汪天云当时是上海师大的一个青年教师。他们敢闯、有探索精神,经过领导和专家,诸如谢晋、孙道临等许多同志一起讨论,最后认定这两位的剧本更符合史诗风格。因为他们的剧本为影片搭下了一个全景式的格局,其他两个剧本在故事性上强一点,但反映的面比较窄一点。
史料
导演曾亲自拜访陈独秀的秘书郑超麟老前辈。他的人生很曲折,曾被打成“托派”,后又被平反恢复名誉。他曾去法国留学,也认识邓小平,回来以后就跟着陈独秀。对于陈独秀的一言一行、音容笑貌非常熟悉。陈独秀平时用的烟斗、经常与胡适争论甚至激动到拿着拐杖敲地板,这些细节都是他提供给剧组的,这对塑造陈独秀这个人物很有帮助。
片场
当时的拍摄对真实反映历史非常的认真和考究。比如“一大”纪念馆是革命圣地,要完全忠实的把这个场景呈现在银幕上,如果在纪念馆拍,需要打灯、钉钉子、布置场景,这肯定是不行的。于是剧组在上影厂5号摄影棚里,根据美工师的结构图,完全按照“一大”的结构、面积复制了当时的场景,影片中的桌椅板凳、茶壶,都是向“一大”会址纪念馆借来的。剧中有一场戏就是外国巡捕房进来抓人,会议被迫临时解散,因为有这个条件,影片就能很有质感地表现好这个场景。[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