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人5.9

The Informers

(2009)

【第四部改编电影】 《线人》是继《零下的激情》(Less Than Zero)、《情爱磁场》(The Rules of Attraction)和《美国精神病人》(American Psycho)之后,第四部改编自美国著名作家布莱特・伊斯顿・埃利斯(Bret Easton Ellis)的同名小说的电影作品……1985年,随着处女作《零下的激情》的出版发行,埃利斯以一种极其迅猛的势头在文学界积累了非常高的声望,赢得了整整一代人的赞美和拥护。在随后的20多年的时间里,埃利斯不仅保留住了自己的名气,更重要的是,他还维持并巩固了自己作为一名不在沉迷于青春的非正式的桂冠诗人的根基。通观埃利斯的文学作品的涵盖内容,他似乎是在不断地为每一个心怀不满的年轻人讲出自己的心声,他还替那些刚刚步入成年、却仍然纠缠于少年时期的痛苦和快乐的人说出了深埋在心底的话。 很少有作家能够真正做到布莱特・伊斯顿・埃利斯在字里行间所凝聚起来的“时代感”, 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好像是一个充满着神秘色彩的藏宝箱,对里面所关注的时期做出了最为深刻的描述。不过,埃利斯的小说同时也显示出一种永恒的特殊性,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完全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所以即使埃利斯选择将自己的叙事角度和时间安置在了过去,却仍然是现代感十足的……而且这一次,埃利斯还选择亲自出山,操刀为《线人》创作改编剧本,运用的是一些巧妙的写作技巧,将之前专门剖析里根带领下的美国岁月的线索,融入到了已经成为过去式的“布什时代”的编年史中。《线人》所关注的是一个普遍存在于美国历史上的文化氛围,纷乱复杂,却又无法满足所有的人,那种感觉就好像是从一场无节制的狂欢的宿醉中醒来一般,漠然而空洞。虽然时间定位是上世纪80年代初,但影片中暗含的线索却非常明白地直指现在的美国。 就像原著小说一样,电影版本的《线人》时常会引用一些参照物,以多条线索齐头并进的方式汇总了看似毫不相干的几个短篇故事,然后通过一种极其偶然的巧合、借用一些临时出现的人物连接到了一起。这些起到客串作用的角色大多是一些从年纪上看应该正在上大学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分散在了洛杉矶拥有着显著的地域特征的街头……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人都是由同一个话题衍生出来的变更体,以一种迂回曲折的方式,详细地阐明了老一代人的道德观的沦丧,势必要对年轻一代产生不可避免的影响。 在布莱特・伊斯顿・埃利斯所创造的那个世界当中,成年人似乎不愿意或无法限制自身的行为,结果他们的孩子们同样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不断地走向极端,与性爱、毒品、金钱和暴力纠缠在一起,他们只是在等待有人对自己说:“快停止,你们做的太过火了。”但是,类似的警告却始终没有出现过。差不多是在埃利斯的另外一部文学作品《美国精神病人》发行之后,他开始在故事中准确地界定所有相关人物的年龄,埃利斯回忆道:“上世纪80年代初那会儿,我还在上大学,经常往返于佛蒙特州和洛杉矶之间,所以我在小说中提及的许多故事,其实都是真实发生在我的朋友身上或我成长的环境当中的。很多人都会想当然地问我,想知道《零下的激情》是否就是某种程度上的自传小说――可以理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产生这样的想法,因为它本来就是我的第一部作品,在人们的惯性思维下,‘第一次’往往记录的都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不过事实显然并非如此,其实在埃利斯看来,《线人》才是他真正意义上的自传,里面更加密切地反馈出他的个人生活,埃利斯继续说:“在创作这部小说的时候,我在故事中融入了许多发生在我身边的事,所以我有种感觉,我一定能够成功地为它创造出一部改编剧本,让整个内容以影像的形式重新鲜活起来。其实我以前也为其他导演改编过我自己的小说,可惜最后都不了了之,举个例子,我就曾为大卫・柯南伯格(David Cronenberg)改编过《美国精神病人》,可惜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 【从多部经典影片中获取的创作灵感】 单就《线人》来看,布莱特・伊斯顿・埃利斯做出的显然是一次成功的改编尝试,他表示:“也可能是因为在所有的作品当中,我独独对这部情有独钟,亲切感也最为浓厚,里面的所有素材都是我费尽心思聚拢在一起的,所以我了解这些孩子和他们的父母,还有男人和女人……虽然经历过那么多失败的改编尝试,但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有一种预感,这一次一定能成功。” 尽管是布莱特・伊斯顿・埃利斯一手创作出《线人》这本小说的,将它搬上大银幕的想法却来自于另外一位编剧尼古拉斯・杰里克(Nicholas Jarecki),埃利斯回忆道:“我先是接到了一个电话,然后又收到了一封电子邮件,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杰里克是谁,我记得他对我说,‘我非常希望能够将《线人》制作成一部电影,因为它是我最喜欢的小说之一,如果可能的话,我很愿意和你一起为它创作改编剧本。’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杰里克是纽约大学电影学院的毕业生,他之前曾经制作过一部名叫《局外人》(The Outsider)的有关于詹姆斯・托贝克(James Toback)的纪录片,我特别找来看了看,意外地发现自己竟然非常喜欢这部影片……当杰里克和我开始接触的时候,他还非常地年轻,也就二十五、六岁的光景吧,所以我觉得他肯定要比我更加了解故事中那些年轻角色的想法和行为。2004年夏天,我们开始专心地商讨改编《线人》的可能性,并把小说中发生在洛杉矶的14个故事全部罗列出来,进行取舍和拼接,然后找出需要重点描述的人物,让所有的一切都在影像的世界里变得可行。” 对于布莱特・伊斯顿・埃利斯来说,真要把《线人》带上大银幕还需要解决许多棘手的问题,最关键之处就在于寻找拍摄用的资金,埃利斯认为:“我曾经时常处于因渴望而产生的焦虑和苦恼当中,不过当我与制作过受到一致好评的《伊比的堕落》(Igby Goes Down)的制片人马克・韦伯(Marco Weber)取得联系后,一切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距离我和詹姆斯・托贝克共同创作出初版的剧本手稿,已经过去两年多了,我们终于成功地争取到韦伯为《线人》担任制片人,而在他的力荐之下,导演格雷格・乔丹(Gregor Jordan)也加盟进来,我们三个人共同对剧本进行了重新润色。”埃利斯、韦伯和乔丹年龄差不多大,所以他们就1983年的洛杉矶分享的是相似的观点和想象力,他们为这部影片注入的是成人化的敏感度。 出于同样的原因,他们对于如何将整个故事与现代社会联系到一起,也拥有着相似的触感。 来自于澳洲的电影人格雷格・乔丹在此之前曾分别执导过《凯利党》(Ned Kelly)和《惊爆前线》(Buffalo Soldiers),他表示:“《线人》是围绕着26年前发生在一个年轻的作者身上的一切慢慢展开故事的,因为这位作者开始记录他的生活,包括他的朋友、他的父母以及当时任何来自于流行文化圈的人物,同时还有他因此而产生的丰富的想象力。然后是4年前,已经40多岁的作者布莱特・伊斯顿・埃利斯将那些来源于他的生活的故事变成了一个电影剧本。 当我看过了剧本之后,我意识到它将1983年的洛杉矶以一种极有洞察力的视角全面的解析了一遍,表面上看就像是一个年轻人对自己的生活环境的林林总总的琐碎记录,其实里面还渗透着一个中年男人的观点和经验。我能看出来埃利斯的写作风格中总是带有某种说不上来的情绪,非常地独特,带给人一种心头发麻的惆怅,极具感染力,久久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所以我觉得当这个故事被拍摄成电影的时候,应该将这种情绪维持下去,肯定能够为整部影片带来一种丰富且鲜活的创造力。” 鉴于原著小说几代人混淆在一起的多角色的特性,《线人》本身就是一个将营造情感看得比故事内容重要得多的作品,格雷格・乔丹也承认,自己在拍摄这部影片的时候,受到了另外一部同样将故事背景设置在洛杉矶的多人物、多线索的电影的影响,乔丹说:“一直以来,我都是罗伯特・奥特曼(Robert Altman)的忠实粉丝,对他自编自导的那部同样有着多条故事线索的《人生交叉点》(Short Cuts)更是钦佩得不得了,里面一段一段的内容可怕到令人生畏的地步,可同时又散发出强大的吸引力。对于我来说,这部影片就好像是一位导师,指引着我如何制作一部交织了如此多的黑暗的故事元素的作品,至少让大部分观众都能读懂我想通过画面传达的信息。”除了《人生交叉点》之外,乔丹也从其他影片中获得了一些创作灵感,包括维托里奥・德・西卡(Vittorio De Sica)的《费尼兹花园》(Il Giardino dei Finzi-Contini)和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的《放大》(Blow-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