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鲨7.3

Jaws

(1975)

  《大白鲨》改编自彼得・本奇利(Peter Benchley)的同名小说,制作人理查德・D・扎奴克(Richard D。 Zanuck)和大卫・布朗(David Brown)为取得小说的改编拍摄权支付了25万美元。本奇利的小说根据发生在1916年夏季的真实事件创作而成,当时曾有4人在新泽西海岸因鲨鱼袭击丧生。虽然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并非是本片导演的最初人选,但两位制作人最终决定和他签约,当时斯皮尔伯格执导的第一部院线片《横冲直撞大逃亡》(The Sugarland Express)还未上映,而该片同样由扎努克和布朗担纲制作人。当最初买下小说的改编拍摄权时,两位制作人曾保证要让本奇利完成剧本初稿,在决定退出之前,本奇利已经完成了第三稿剧本。不过制作人和斯皮尔伯格都对剧本不满意,于是找到了托尼奖及普利策奖得主霍华德・塞克勒(Howard Sackler)。斯皮尔伯格后来还曾向编剧卡尔・哥特列布(Carl Gottlieb)征求意见,后者在影片开拍后重写了大多数场景,而约翰・米利厄斯(John Milius)则负责润色对白。虽然片中昆特关于印第安纳波利斯号巡洋舰的独白该归功于谁曾引发争议,但斯皮尔伯格巧妙的将其称作是米利厄斯、塞克勒和演员罗伯特・肖的合作产物。   影片剧组共制作了3条机械鲨鱼:一条是完整模型,用于拍摄水下镜头;其余两条则分别暴露出两侧内部的机械结构,用于拍摄侧面镜头。整个制作过程由影片艺术指导乔・阿尔夫斯(Joe Alves)和特效技师鲍勃・麦特伊(Bob Mattey)负责监督,完工之后,所有模型被运到拍摄地,由于从未下水测试,所以完整模型一下水便沉入了海底,后来剧组求助于一队潜水员才将其打捞上来。   影片外景在马萨诸塞州的玛莎葡萄岛拍摄完成,当地海床含沙量很高,便于稳定操作机械鲨鱼。尽管如此,影片拍摄仍然麻烦不断,导致拍摄预算严重超支。拍摄海上画面时,往往会出现帆船闯入画面、摄影机被打湿、船只下沉等意外情况,所以拍摄进度一再延误。机械鲨鱼也经常出故障,因为海水会腐蚀内部零件。不过,拍摄进度的延误也对影片起到了积极作用:漫长的拍摄周期让主创人员有时间不断完善剧本;而故障频出的机械鲨鱼更迫使斯皮尔伯格不得不采用大量暗示手法。比如说影片多用漂浮不定的黄色浮筒来表现猎鲨场景,这种被动的局限无疑增强了悬念,影片由此被赋予了希区柯克式的风格。   片中胡珀在沉船残骸中发现又一具尸体的场景是在影片试映后补拍的,斯皮尔伯格希望再让观众惊呼一次,于是自己出资3000美元拍摄了这段场景。片中出现真鲨鱼的画面由澳大利亚鲨鱼及潜水专家拍摄,为了衬托出鲨鱼的巨大体形,剧组使用了一只微缩鲨笼,让侏儒演员置身其中。按照剧本原有的情节设置,鲨鱼将杀死鲨笼中的胡珀,但在拍摄期间,一条被鲨笼围栏困住的鲨鱼撕碎了鲨笼,值得庆幸的是,当时鲨笼中没有演员,经历了这次有惊无险之后,主创人员决定让胡珀幸存下来。 《大白鲨》是应用“大规模上映”发行概念的第一部电影,所以它在电影发行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在《大白鲨》上映之前,所有电影的公映过程都相当迟缓,发行商通常先在大城市的部分影院上映,如果影片票房不错,发行商才会在更多城市大规模上映。1975年6月20日,《大白鲨》在全国406家影院同时上映,这在当时可谓盛况空前,发行方明显下对了赌注,因为该片一举创下了1亿美元的票房纪录。到7月25日,放映《大白鲨》的影院已增至675家。最终,影片的全球票房高达4亿7000万,这一纪录直到两年后才被《星球大战》打破。 在试制期间,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随同而来的还有好友马丁·斯科塞斯、乔治·卢卡斯和约翰·米里乌斯,他们一起参观了特效工作室。著名的大鲨鱼布鲁斯正在建造当中。卢卡斯想看清楚它是如何运行的,就把自己的头伸进鲨鱼的嘴巴里。为了开玩笑,米里乌斯和斯皮尔伯格悄悄留进操作间把鲨鱼的嘴巴关上,卢卡斯的脑袋卡在了里面。然而,很不幸的是,仿佛是为了应验制造过程中将会遇到的技术上的问题一样,大鲨鱼出故障了,卢卡斯一直被大鲨鱼含在口里。当斯皮尔伯格和米里乌斯最终把他解救下来的时候,三个男人火速逃离了工作室,唯恐他们会把毁坏产品的罪过降落在自己头上。 虽然对外宣称在影片中不用大牌明星,斯皮尔伯格还是考虑过请李·马文出演昆特。马文对于他的好意表示感谢但还是说与其答应不如去钓鱼。 除了众人皆知的大鲨鱼绰号布鲁斯之外,当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因为这个机械制造的大鱼感到恼羞成怒时,就把它称之为“巨型的白色人渣”(the great white turd)。 在最近的一本传记中斯皮尔伯格提到在电影拍摄期间得到了罗伯特·杜瓦尔的极大鼓励。为了回报,斯皮尔伯格想在电影中给他一个角色,但他拒绝了,因为不想让自己的名气变得太大了。 昆特的船库建在玛撒的葡萄园一个荒废的空地上。城市理事会要求影片制片方签署一则协议,承诺电影拍摄完,会拆毁它,并对所有的碎片当成垃圾进行妥善处理。 当试映观众看到在船底部的漏洞里出现一个被鲨鱼咬死的牺牲者的头颅时,发出了尖叫。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在剪辑师弗娜·菲尔德家的游泳池里重新拍摄了这一场景。因为他想让观众“更大声地尖叫”。 影片中布洛迪的狗实际上是斯蒂文·斯皮尔伯格自己的爱犬。 作曲者约翰·威廉姆斯,在1976年奥斯卡颁奖晚会上,担任现场乐队指挥。当宣布他赢得了奥斯卡最佳音乐奖时,他必须跑出指挥台去领奖,然后再回到原位继续指挥乐队。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对电影最担心的,不是机械制的鲨鱼的外形或者是表演,而是摄影机被岛上的美景吸引住,抢了影片的风光。 根据本片的记录片可知,夜晚场景中,布洛迪装好他的左轮手枪向天空中的星星射击这段,完全是真实的,并没有经过光学效果处理。 第一个签约的演员是扮演艾伦·布洛迪的洛林·加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定下她的原因是,看了她在电视剧《鬼头神探》The Marcus-Nelson Murders (1973)中的演出后,认为她的表演十分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