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Reader
(2008)
催人泪下的原著 每一个看过《朗读者》同名原著的读者,几乎都为书中汉娜的悲惨命运而潸然泪下。原著小说是连续多周的畅销书籍,并被译成了十多国的语言文字。对于这次的电影版,曾经在2002年凭借《时时刻刻》横扫金球奥斯卡的导演史蒂芬·戴德利也坦言倍感压力:“这是一本有很多读者曾经为之深深动容的小说。在和电影公司商量影片的拍摄之时,有时候我在睡觉之前常常想,我究竟是否能够把握好这部电影的改编?这个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困扰着我。后来,我的家人和不少影迷一直支持鼓励我,他们对我说,‘这是一个精彩的故事,你能把握住它’,在电影的拍摄过程中,我一直在想着自己如何能够做得更好,现在影片终于拍摄完毕了,我真的得感谢他们,他们给了我太多的精神上的支持与帮助。” 提及影片中有关于二战和纳粹的故事,史蒂芬·戴德利也是感慨良多:“第一次看这本小说是,我很惊叹于作者本哈德·施林克的视角竟然如此独特。也许很多人提及二战中纳粹灭绝人性的表现,去关注的都是一些惨无人道的罪行,但小说用了另一种触角,他关注的是在战争中,一些普通人的所作所为,以及他们对这个战争所带来的影响。也许并不是每个人生下来就注定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侩子手,更多的人会像汉娜这样,不自觉的参与到一个罪恶当中,并且自己也最终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在某种程度上而言,他们也是受害者,只是从来就没有人关注过他们。这部小说提供了这样的思路,我们终于可以明白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里,更多的事实真相。” 三位主演的精彩表演 对于出演《朗读者》中汉娜的角色,凯特·温丝莱特说:“这个角色是我演艺生涯中颇有难度的一次演出经历,因为汉娜的身份很特殊,而影片中,她的身份经历了几次转换,有几场戏例如法庭上面的情景,我在演出前都很紧张,这种感觉很久没有了。这个角色让我有一种责任感,使我不得不认真的演出她。曾经我还和导演认真考虑过,角色的身份是德国人,是否影片本身也应该用纯正的德语来进行对白,后来我发现这个难度太大,而且也不符合影片在美国上映的相关规定……最重要的是,我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学德语(笑),配音那更加不好,气氛就完全被冲淡了。所以最后我和导演商量之后,采取了一种折中的办法,观众在电影中可以找到答案。” 虽然影片的焦点都集中在扮演汉娜的凯特·温丝莱特身上,但男主角成年米夏的出演者拉尔夫·费因斯也不是等闲之辈。同是英国演员的他,以《辛德勒的名单》《红龙》等电影为人所熟知,对于米夏这个角色,拉尔夫·费因斯说:“这个角色从我看剧本的第一眼起就喜欢上了,他是整个电影的旁白,也是讲述人,在影片里,观众会跟随他的回忆慢慢的进入整个故事里。他在影片的最后祈求一种救赎,这种救赎也同样打动了我自己,因为他的确伤害了其他人,虽然这种伤害并没有涉及肉体,以致于他不会收到法律的惩罚,但他已经为自己所忏悔。这也是这个角色最打动我的地方,我希望同样也能打动观众。” 影片中给扮演少年米夏的演员大卫·克劳斯所发挥的空间也很大。影片中,他与凯特·温丝莱特有大量的对手戏。对于这个年仅18岁的德国少年,他对这次在《朗读者》中的演出显得很兴奋:“从来没有想过我能接到这样的角色,我很感谢导演能够在这么多选角的人选里肯定我。从我小时候起,我的父母就对我讲述着国家的历史,我也很清楚影片发生的年代中的故事,不过导演显得还是不太放心,他常常在片场问我,嘿,大卫,你对这段戏有没有什么疑问?这让我很轻松,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都能和他沟通。凯特·温丝莱特是非常棒的演员,我从来没有想过能和她如此近距离的演对手戏,整个影片的拍摄对我而言都是相当宝贵和难忘的经历!”·导演史蒂芬·戴德利对于女主角的第一选择就是凯特·温丝莱特,但凯特此时要拍摄《革命之路》,所以影片公司选择了妮可·基德曼。但当妮可·基德曼正式开始参与本片拍摄时,却因怀孕而放弃了这个角色,此时凯特·温丝莱特有了空档期,她最终正式出演本片。 ·朱丽叶·比诺什曾被考虑过来饰演汉娜一角。但后来导演认为凯特·温丝莱特更适合汉娜的人选而放弃。 ·本片制作人西德尼·波拉克和安东尼·明格拉都在本片完成前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