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 jie
(1989)
影片的诞生
《商界》是一部诞生于改革开放初期的影片。1988年,《当代》刊发了钱石昌和欧伟雄创作的小说《商界》。这部关注当代中国步入商品社会,商业领域出现利益争夺与人性较量的小说,很快就引起了电影界的注意。次年,由珠江电影制片公司摄制,著名导演胡炳榴执导,张丰毅、陈宝国和王伟波主演的同名电影制作完成。
作为珠影献礼新中国成立40周年的作品,这部影片用上、下两部的篇幅,将“商品经济”和“商业竞争”的话题,以及“信贷”“金融”、“公司”、“税务”、“交易”等一系列在市场经济初期对于很多中国人还颇为疏远的概念,带入了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电影。[1][1]
“弃农从商”的电影人
导演胡炳榴曾被人戏称为是一名“弃农从商”的电影人。20世纪80年代,他曾接连拍摄过三部乡村题材的影片,《乡情》(1981)、《乡音》(1983)和《乡民》(1986)。凭借“乡村三部曲”,胡炳榴导演确立了自己含蓄、深沉、充满温情又长于思索的艺术风格。接下来,他的创作并没止步于此,而是转向了对当代都市的关注。
胡炳榴导演曾讲过:“我不愿将自己封闭在那深深的崇山峻岭之中,而愿沿着弯曲的山路不断地探索、奋进。”不愿让自己总是沉浸在乡村田园诗般的情调中,否则“不仅对个人气质不利,拍出的片子对国民也有害。我希望自己视野再宏观一些,感情再旷达一些”。
在胡炳榴导演看来:乡村田园固然美好,但社会和时代总是变化的。“我愿意真实地表现那些与普通老百姓更加贴近的东西”,所以在创作思想中,就有了“中国知识分子传统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总爱把自己跟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一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