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众叛亲离5.9

How to Lose Friends & Alienate People

(2008)

  【两种文化的的抵触与不适】   《如何众叛亲离》的导演罗伯特・B・维德(Robert B.Weide)曾经获得过奥斯卡的提名,两位制片人斯蒂芬・伍利(Stephen Woolley)和伊丽莎白・卡尔森(Elizabeth Karlsen)更是来头不小,不仅仅是多个电影颁奖典礼上的常客,还共同在英国创办了第9电影公司……目前公司的规模正在逐渐壮大,影响力也不可同日而语,已经成为“英国电影学院”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从包括Film4在内的多家电影公司领取拍摄资金,享受着英国电影业的支持和资助。影片中讲述的那个故事,改编自托比・扬(Toby Young)所著的同名畅销自传小说,然后再由编剧彼特・斯特拉格汉(Peter Straughan)进行润色以及加工。   这本由托比・扬创作的同名回忆录,于2001年第一次出版发行,对焦的是托比・扬生命中比较重大的一次经历--他从伦敦搬到纽约,成为威望极高的时尚杂志《名利场》的一名资深编辑,可是只做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就被杂志社给炒了鱿鱼……而他之所以产生将其记录下来的念头,实在是因为虽然时间短暂,却发生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于是他尝试着以一种非常热闹的方式,捕捉到了自己是如何凭着一种失败的姿态尝试着融入曼哈顿所谓的上流社会中的,托比・扬回忆道:“当我真正进入《名利场》所涵盖的社交圈子之后,发现自己对这里的一些事情以及环境始终没办法适应,我觉得其中的一个原因,还是我自身的问题:如果和那些纽约本土的记者进行比较,我实在是太过老土天真无知了。当然,之前我早就看过像《小报妙冤家》(His Girl Friday)和《费城故事》(The Philadelphia Story)这种与新闻出版业有关的电影了,自然会心怀期待,希望《名利场》的走廊过道同样充满着让人快乐、亲切无比的智慧与才能,间或大家还会说一些和这一行有关的俏皮话来逗闷子。可事实上,我所见识到的,却是一个受到潜规则无限制约的小社会,几乎严格到了一种令人无法相信的地步。我觉得自己在英国已经够束手束脚了,谁想来到这里之后,竟然有过之而无不及。说出来也许大家不会相信,来到纽约之后,我恍惚觉得自己正置身于100多年前的伦敦,对于这种情况,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王牌大贱谍’,在过度随意、多姿多彩的上世纪60年代的文化氛围下长大成人,却又被时光机器运回到了维多利亚女王时代。”   2002年,Film4买下了这本回忆录的电影改编权,并联合了来自于第9电影公司的斯蒂芬・伍利和伊丽莎白・卡尔森以及作者本人托比・扬共同为影片担任制片人……以伍利自己的话说,他看到回忆录的一半的时候,就已经彻彻底底地被迷住了,他表示:“在原著小说中,托比・扬解释了一下自己之所以变成现在这般模样的具体缘由,那肯定是一直隐藏在他心中无与伦比的痛--我觉得正是这种肯自我否定甚至驳斥的牺牲精神,把他从纯粹的腐败堕落中拯救了出来。而且托比・扬还能选择以如此喧闹的方式逗得大家开怀大笑,也说明了他本质上是一个喜欢自我解嘲的开明之人。”   随即,几位制片人同时意识到,如果想将这本非常有戏剧潜能的回忆录改编成电影,在内容方面就势必要做出许多相应的改变,斯蒂芬・伍利说:“原著中包含的是一系列非常巧妙的趣味性描述,同时还有一些分离且不连贯的事件夹杂在其中,都是托比・扬于上世纪90年代末在《名利场》工作时发生在他身上的……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为整个故事寻找到一条中心线索,然后再为主人公安插一段浪漫的爱情,所以小说里的人物西德尼・扬到了电影当中,所爱上的不仅仅是纽约这座城市,还有一个和他共同奋战的伙伴--她喜欢上了西德尼,还会像他一样,意识到杂志行业早就已经变得腐朽的事实。”   【不同于现实的电影世界】   编剧彼特・斯特拉格汉的加盟源于两位制片人斯蒂芬・伍利和伊丽莎白・卡尔森都非常喜欢他之前的那部作品《老娘闹革命》(Mrs.Ratcliffe's Revolution),再加上卡尔森还给斯特拉格汉的大银幕编剧处女作《1966年世界杯》(Sixty Six)做过制片人,算是彼此都相当熟悉和了解了--斯特拉格汉的下一份工作则是由乔治・克鲁尼(George Clooney)主演且担任了制片人的《以眼杀人》(The Men Who Stare at Goats)……在将回忆录改编成电影剧本的过程中,斯特拉格汉特别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角色,即克尔斯滕・邓斯特(Kirsten Dunst)饰演的艾莉森・奥尔森,是西德尼在《高调》杂志社的同事,虽然她最开始的时候并不喜欢西德尼,却慢慢地被他那显得有点愚蠢的傻样所温暖,继而受到吸引,托比・扬说:“同样的故事被搬上大银幕,虽然本质的部分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却存在着许多明显的不同之处。其中的一个改变就出现在影片的类型选择上,它将会以一段爱情关系为中心慢慢发展,两位主角西蒙・佩吉(Simon Pegg)和邓斯特的恋爱过程,虽然幽默又搞笑,却也不乏温馨和亲切,在两人完全克服了障碍和差距之后,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但到了现实生活中,就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了,我还记得我在《名利场》上班的时候,确实在和一个女孩约会,可是一段时间过后,她却把我甩了,我想尽办法才挽回她的心,可是没多久她又第二次提出了分手……如此反反复复,在我鼓起勇气向她求婚的时候,她再度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我--不过真的是世事难料啊,后来她还是成为了我的妻子,只不过这中间经历了整整5年的考验而已。我想,如果将我的这段情感原封不动地挪用到大银幕上,这部电影肯定就不能称之为浪漫喜剧了,应该叫‘黑暗的心理惊悚片’更加贴切一些。”   当制片人们最终拿到了令他们满意的剧本之后,也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如何挑选合适的导演上了,巧的是斯蒂芬・伍利、托比・扬和彼特・斯特拉格汉都爱死了那部名叫《抑制热情》(Curb Your Enthusiasm)的电视剧,所以他们同时将目光对准了这部剧集的导演兼制片人罗伯特・B・维德(Robert B。 Weide),一致认为他肯定能够为这部影片带来相似的喜剧敏感度。一直以来,这都是伍利的坚持,他认为《如何众叛亲离》的导演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喜剧经验,维德自然也就成了上上的人选,伍利说:“在这一点上,所有人都达成了共识,那就是影片中讲述的那个故事,所传达的最为重要的信息就是热闹的喜感,所以在我看来,维德只要能够拿出他赋予《抑制热情》的喜剧效果的二分之一,就能创造出一部完美的搞笑作品,顺利地让观众在电影院中难以抵制地发出笑声。”   罗伯特・B・维德也一直在寻找一部适合自己的电影作品,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一找就花了几年的时间……当维德拿到《如何众叛亲离》的剧本后,还没有完全读完,就已经预感到这部影片正是他的心之所盼,维德表示:“我真的很喜欢这个故事,它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彼特・斯特拉格汉在原著小说的基础上,又创造了许多让人惊讶的奇闻轶事,而且还为影片重新进行了故事结构的组建,所以我们才能看到了一个全新的浪漫喜剧,然后再根据需要添加进一些新的角色--总之他让一切都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制片人们还表示,影片的成败关键,就在于能不能找到那个足够承担起描述西德尼・扬这个角色的合适演员了。西德尼不但有点神经质,还具备着相应的银幕魅力,在挑战观众的承受底限的同时,继而让他们的同情心泛滥到不可收拾,斯蒂芬・伍利说:“西德尼在影片中所体现出来的性格特征,是改编后的故事里最为接近原著的一个元素,只做了一些轻微的变动而已……其实在我们研究小说的时候,脑海中就已经拟定出了完美的演员人选,那就是西蒙・佩吉了,他属于那种无论如何扮痛苦、扮坚强、扮坏,却总能让你露出愉悦笑容的人,他的可爱之处,总会让你轻而易举地爱上他。”托比・扬打趣地补充道:“佩吉真的是太可爱了,你根本就没办法不喜欢他。让一个如此有魅力的人来扮演我自己,我真的感到有点羞愧。”罗伯特・B・维德则表示:“佩吉实在是太懂得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了,从不忌讳什么叫祸从口出,总是那么地口无遮拦,可就算他真的让自己变成了一个混蛋,人们还是会情不自禁地喜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