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雅图斗争5.9

Battle in Seattle

(2008)

用充足准备来表现真实   为了力图表现真实,导演斯图尔特·汤森德试图通过多样性——影片主角的不同身份背景、在面对问题时的不同选择等——来还原和重现当时的游行示威活动。在影片里,导演给了不同阶层的人物以同情和关怀,并且不以事件的政治意义和事实评论去说服观众,而是以情节的冲击性感染观众,这是在表现以政治活动为主题的电影里非常少见的。他说,“我认为拍好这部电影最基本的前提便是创造出观众一伸手便能触碰到的人物——个性鲜明、代表不同立场、来自不同阶层,而不仅仅只选择知识界或政治界的代表。我把重点放在冲突和戏剧性上,而冲淡了承载于两者之间的政治性。我并不打算喋喋不休、絮絮叨叨地向观众灌输些什么,我要做的只是拍一部真正的好电影,视觉冲击力强的电影,希望观众在看完电影后,脑子里还能留下些什么。”   而所有的突破和创新皆源于导演幕后做足了功夫,拍摄前,斯图尔特·汤森德花了大量的时间对1999年发生在西雅图反对WTO的真实骚乱进行了全面的调研。他还翻阅了大量的书籍、相片、录影片段,并大量观看了传统电影制作人的影片,尤其是纪录片,科斯塔·加夫拉斯、哈斯克尔·韦克斯勒、史蒂芬·马歇尔都是斯图尔特·汤森德学习和借鉴的对象。而哈斯克尔·韦克斯勒执导的《冷酷媒体》更是斯图尔特·汤森德最大的灵感来源,,并且与《冷酷媒体》一些相关的简报也直接在影片中出现。哈斯科尔·维克勒斯在《冷酷媒体》中曾向让-吕克·戈达尔致意,出现了大量的非叙事性的剪辑、声画不对位的错乱,诗意的喻像以及自我反射等。与史蒂芬·马歇尔在拍摄《这场革命》时直接借鉴《冷酷媒体》的表现方式不同,斯图尔特·汤森德保留了叙事的多层次性,而滤掉了影片中过于大胆的电影元素。   同时,斯图尔特·汤森德的这部片子里也接近于肯·罗奇的情节系列剧或者是保罗·格林格拉斯的政治情节电影(如《战栗航班93》)。《西雅图之战》的摄影师巴里·阿克洛德就与前面两位导演有过默契的合作,斯图尔特·汤森德也正是看中了他这一点。在很多方面,《西雅图之战》也有着一些与保罗·哈吉斯导演的《撞车》相同的处理方式——当面对宽泛的政治题材时,都避免叙事工具偏向程式化和说教化,以及回避令人厌恶的做作和扭捏作态,而正是这些元素使得《撞车》得到了主流评论界认可,并取得了成功。 大牌明星协力支持   身为7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的得主,查理兹·塞隆并未在男友执导的影片中拿到女主角卢(由米歇尔·罗德里格兹饰)的戏份,尽管那是她一直想出演的角色。她在采访中说道:“其实我真的非常希望能得到这个角色,但还是得听导演的安排。”无论如何这位美艳绝伦的南非籍女明星还是非常开心,“我是在第一时间读到了汤森德的写的剧本,而这让我感到非常的幸福。”为了帮助男朋友推广新片《西雅图之战》,查理兹·塞隆还陪着男友辗转各类电影节,2007年9月、10月连赴多伦多电影节及温哥华国际电影节做宣传,为男友的作品大力宣传。   与查理兹·塞隆一样鼎力支持导演斯图尔特的还有伍迪·哈里森。汤德森说,“我所知道的就是经纪公司不会在没有得到明确的出价前把剧本交给所代理的演员的,有可能你对他们说‘这是我即将投拍的影片剧本,你能给你代理的演员看看吗?’他们会很礼貌地说‘当然,我肯定会的。’但之后你将不会得到任何回音。但伍迪他能加入这个和剧组并不出乎我的意料,因为我了解他。有一天他闲逛到我家,我把拍摄这部影片的想法告诉了他,他听后就很明显地表现出了极大的参与热情,可以说当时的他相当兴奋和激动。如果我不了解他,我根本不会向他说起我打算拍这部影片的想法。就是他和查理兹的支持和鼓励,才最终有今天的《西雅图之战》。”随后,一切变得顺利多了。“雷·利奥塔和安德雷·本杰明在伍德和查理兹的加盟后也相继进入了剧组,就这样演员名单上的主要演员相继到位,现在回想起邀请演员们加盟的那些过程还是觉得有些艰难。制片人曾经对我说‘我再给你一个星期的时间,如果还是找不到合适的演员,恐怕我们就只有停下来了。’多亏伍德点头,才化解了这些艰难。”他还表示,“现在当我看见我们的演职员表时,我常常会觉得有些兀自兴奋和激动,因为所有的演员都那样出色、背景丰富和具有天赋。”·导演的创作灵感来源于2002年一本谈“全球化”的书,书名叫《take it personally》。 ·《西雅图之战》基于1999年在美国西雅图爆发的真实的示威游行活动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