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之王6.2

Street Kings

(2008)

幕后制作   【一】   影片讲述了一个非常刺激的惊悚故事,改编自著名的小说家詹姆斯·艾罗瑞的同名作品,是大卫·阿耶导演生涯中的第二部作品,而“黑客”基努·李维斯将会以一个比以往更有侵略性、更黑暗的角色示人,他表示:“我在影片中饰演汤姆·勒德洛,一个不善交际、木讷的好人。其实这个角色的内心世界里挺幽默的,只是没有机会展现出来而已……我想说的是,《街头之王》讲述了一个非常伟大的警察故事,我真的喜欢它,在拍摄的时候也是乐趣无穷。说实话,我特别喜欢那种被猛然推进一个陌生环境的感觉,以导演的话说,这是一种嬉皮士的处世方式--汤姆确实就是那个我一直期待的好角色。”   汤姆的角色立意,让人不免想起基努·李维斯的另一部警察作品《惊爆点》,但李维斯却亲口表示,两个角色之间并没有任何相似之处……对于这种有着素质要求的专业影片,演员们在开拍前需要进行特训,自然也是不可避免的,李维斯说:“我们确实针对影片进行了特训,细节上已经很模糊了,我惟一的记忆就是不停地操练。我在这方面确实不太在行,所以只能尽力把表面功夫做好,至少能让我的角色看起来知道自己在干嘛。训练的时候,我们以主要的技巧、步法为主,都是一些入门的知识,当然也要学习各种枪械的姿势和拆装。”   由于是一部高强度的动作片,拳拳到肉的实战场面自然少不了,“误伤”的意外也是频频出现,基努·李维斯继续说:“比如说其中的一组场景,内容是我和阿莫里·诺拉斯科的角色在车中搏斗,如此狭窄的空间里,我有好几次都没收住力道,踢在了他的胸口上。诺拉斯科自然也没客气,他手中的枪几次都敲在了我的脑袋上,虽然它是橡胶做的,可是也是那种不会变形、非常坚硬的橡胶……我还记得当时摄影师和我都坐在后座上,诺拉斯科则坐在前座,我们就隔着椅背对打,还得小心避免伤到摄影师。在这组场景拍摄的过程中,我们坐的那辆车真的行驶在洛杉矶街头,通过事先安排好的特技表演在车流中穿行,有好几次,我都听到它与旁边的车碰撞发出了刺耳的摩擦声--并不是后期制作的时候进行的声音合成,都是真实发生过的。即使如此,我和诺拉斯科却完全没有注意到周遭的情况,只顾着互相抱以老拳,拳头从身边经过,都能感觉到呼呼的风声。我想说的是,这部分‘肉搏’完全是即兴发挥,没有经过前期的排练和设计,我们就是单纯的在想办法把对方打得趴在地上起不来,能拿到什么就招呼什么,直到导演喊cut……我的肩膀磕青了,嘴唇出血了,诺拉斯科也好不到哪里去,不过成果还是挺让人惊喜的。”   既然是一部描写警察的电影,自然也就有好警察和坏警察之分,主演之一阿莫里·诺拉斯科表示:“就这一点上,我只能说说自己的看法……其实我一直不太喜欢那些有执法能力的权威人士,但我对这些穿着制服的男男女女却心怀一种油然而生的尊敬,因为他们自始至终都走在危险的最前沿。我们一但遇到什么困难,第一个想到的,永远是警察。我相信,那些想成为警察的人,最初的目的是好的,他们希望惩恶扬善、消灭罪恶、甚至拯救世界,没有人是为了当坏人才加入进来的。世事难料,如果随着时间的推进,有人成了腐败的坏警察,那么肯定是发生了一些事情,或者因为某个原因--有的时候是为了自己的私欲,也有的时候是为了别人的安全。而我在影片中的角色,就需要找出一个合理的理由,证明一个警察为什么会走上歪路。当然,人活在世上,就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警察也不例外,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基努·李维斯则认为:“我对警察从小就有着一种与众不同的情感,你可以称之为‘制服情结’,我对他们一直有着非常深刻的感激和欣赏。《街头之王》对焦的不仅仅是警察在工作时的样子,还有他们在工作之外的生活,我相信看过了影片,你会对这个行业有一个完全不同的认知,要知道,做警察,并不是一件轻松简单的事情。”   【二】   除了基努·李维斯,影片中另外一个耀眼的明星脸非福里斯特·惠特克莫属,能与奥斯卡影帝合作,对于其他演员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收获,杰·摩尔说:“我只能说,拍摄的过程中,真的是处处充满着惊喜……我还记得排演的时候,因为过度关注惠特克而忘词的糗事,那场戏是惠特克正冲着基努·李维斯的角色大声吼叫,我被震到了,只想着,‘哦,我的上帝!’紧接着我又想,‘哦,我的上帝,我的下一句台词是什么来着?’后来我只好随便编造了一句话蒙混过关。惠特克身上散发出了一种与生俱来的胁迫感,如果他想,他可以让自己变得非常可怕。”李维斯也承认:“是的,惠特克就是那种不会让你产生丝毫厌倦感的人。他给我的感觉,与摩尔说的有点相似,他的存在感真的是太强烈了,即使想假装低调都不行,结果闹得我们也跟着紧张。可是当我们相处了一段时日后,惠特克透露给我们一个‘秘密’,其实他对我们,也有着类似的感觉,可能是因为生疏吧,有时候表演上就放不太开,尤其是一些有着剧烈冲突的场面,很怕动作太大而伤到对方。如此看来,这种不安的感觉,其实是互相的,并不是取决于谁的名气大,或谁拿的奖多。”   导演大卫·阿耶以编剧的身份在电影工业浪迹多年,他的作品中还包括非常具有专业性知识的《反恐特警组》。2005年,他终于成功“转行”,拍摄了自己的导演处女作《非常时期》……杰·摩尔说:“我非常喜欢和阿耶一起工作时的感觉,我觉得演员和导演,也源于一种气场、一种缘分,他选择了我,就证明他也喜欢我。”阿莫里·诺拉斯科则表示:“我老早就期待着能够和阿耶合作一次,如果你看过《非常时期》,就应该了解他惯用的那种不掺杂任何成分、略带刺痛的讲故事方式,他从不畏惧展示人的与众不同的一个层面。自从看了《非常时期》之后,我就想自己肯定愿意和这样的导演一起工作--没想到,心想事成这种好运还真能发生在我的身上,差不多6个月后,我接到了这部影片试镜的电话。我必须要声明的是,我可是怀着一种‘追星’的心情走进试镜的房间的,不过最让我吃惊的是,阿耶竟然能讲一口流利的西班牙语,那恰好是我的母语。试镜那天,他让我演这演那演了好久,而且也给了我很多非常有用的建议,那个时候,我就隐约感觉到,这个角色肯定是我的囊中之物了。”   基努·李维斯对音乐的喜爱是众所周知的,而且他还组建了自己的乐队……除了他之外,《街头之王》还凝聚了另外两个当今乐坛最受欢迎的说唱歌手科曼和“The Game”,李维斯说:“显然,科曼和‘The Game’都是那种动感十足的人,乍一看之下会给人一种身手敏捷的感觉,演这样的动作片是最合适不过了。而且他们在这里的身份是演员,并不是歌手。”杰·摩尔则以一种好笑的语气说:“我只在电视上看到过‘The Game’,觉得他唱的歌真好听……当我第一次在片场上见到‘The Game’的时候,就想,哎?这人长得可真像‘The Game’。当我发现他身上的文身后,才惊觉,像一个歌迷一样指着‘The Game’,说不出来话来,当时真的有点傻呼呼的,估计‘The Game’真把我当成混进片场的歌迷了。”   以现在这种势头看来,《街头之王》很可能会成为雄居票房榜上的一颗“常青树”,基努·李维斯也对此说出了自己良好的愿望:“无论如何,没有人会盼望着自己的作品最终铩羽而归,你之所以愿意出演这个角色,自然是希望自己能够实现它存在的价值……影片即将首映,我确实有点紧张,因为我希望观众能够喜欢它。我知道,很多人评价一部影片的成功与否,只会从两个角度出发:一个是票房,另一个就是艺术性。但我不这么想,其实电影本身就像人生一样复杂,如此片面地给其下定义,本来就是不严谨的,只要观众喜欢,我别无他求。” 花絮 编剧詹姆斯·艾罗瑞早在1990年代中期就完成了本片的剧本,灵感来源于轰动的O·J·辛普森一案。在接下来的十几年中,斯派克·李、大卫·芬奇和奥利弗·斯通都曾表示希望指导本片,他们甚至还做了相当繁杂的前期工作,但最终都没有真正开始拍摄。西恩·潘也曾表示愿意出演本片。约翰·莱德利对剧本的前几稿也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