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
雅俗共赏
《夫唱妻和》受到广大观众群体的共同喜爱。本片在中央党校放映时,掌声响起三十多次,甚至还出现过全场欢呼的场景。观众有教工家属,有教授,也有省部级、厅局级的学员。通过实践证明,张刚导演这种定位于大众,采取喜剧形式的创作路子,是适应我国普通观众的美学追求以及欣赏习惯的。在送文化下乡的实践活动中,张刚的阿满系列,特别《夫唱妻和》大受中国农民欢迎,这在中国电影史上是个非常独特的电影现象[1][1]。阿满系列长时间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基本上每部都能卖200个拷贝。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贴近群众,贴近老百姓,影片中的阿满都是生活在群众中的小人物,都能为广大群众所理解,和群众有情感上的共鸣,而且阿满的所作所为,又代表了群众的愿望和要求。阿满喜剧矛头所指,往往是广大群众举目可见,想管又管不了的丑恶现象;阿满喜剧歌颂所向,往往是平凡的勇敢者,只是像群众中的许多人一样,以自己微薄的力量,进行着有效的或无效的干预。
阿满系列喜剧
阿满喜剧系列从1983年的《愁眉笑脸》问世,到本片《夫唱妻和》已经是第21部。这个系列由张刚自编自导,“阿满”是他自己作为满族人的昵称,张刚用“阿满”代称所有他作品中的普通人主角,这些人年龄有别、身份各异、姓氏不同,但有共同的性格基调。首先是善良和真诚,尽管阿满们各有其缺点,但都能与人为善,待人以诚。张刚在《寻找阿满》一文中说“寻找阿满就是寻找善良”,“阿满被我认为是善良的化身”,“生活需要多一些阿满,也就是多一些善良,我们呼唤阿满,呼唤失去的善良,呼唤躲藏中的善良,呼唤被淡忘的善良”。他在《我爱阿满》中又说:“我爱阿满,就爱他的真。真,是塑造这个人物的核心”。他还借一位阿满的嘴喊出:“我最恨虚伪”,“生活中假的东西太叫人无法忍受了,只要遇到一点真的,我都如获至宝”。可以说,善良和真诚是阿满性格基调中的基调,与此相联系的是朴实和憨厚,阿满们一个个都实实在在,不浮夸,不取巧,对人理解、谅解,宽厚、宽容。阿满性格基调之二是正直、正派,富正义感。阿满们自己决不搞不正之风,还大多爱管闭事,喜欢打抱不平。阿满性格基调之三是坚韧、乐观。他们对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心,阿满们常处于困境,却既不灰心、抱怨,也不屈服、认命,而是默默地耕耘着、斗争着,有股子韧劲。这样的阿满,这样的阿满性格,正是老百姓理想、憧憬之所在,正是阿满喜剧生命力之所在。[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