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Revolutionary Family
(1961)
原著小说
《革命家庭》改编自陶承口述、何家栋与赵洁执笔的自传体小说《我的一家》。小说于1958年10月由工人出版社出版,1958年11月11日至26日在《中国青年报》连载。至1959年9月,一年时间内,小说已发行400万册,被翻译为多国语言,并被改编成话剧与电影,在国内与国际广泛传播。[1][1]
强强联合
于蓝向水华导演毛遂自荐要出演周莲,水华被感动,认真阅读原著《我的一家》后,决定自己拍摄这部影片,并请于蓝主演。水华自己动手完成了剧本初稿,为保证质量,又托当时的北京电影制片厂厂长汪洋将剧本转交给夏衍修改。夏衍是著名文学、电影、戏剧作家,也是中国左翼电影运动的开拓者和领导者,他了解小说中描绘的上海地下工作,欣然接受了北影厂的请求。[1][1]
母亲视角
在创作过程中,夏衍和水华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将母亲周莲作为影片的主人公,将她和丈夫、孩子的关系以及她个人的成长作为主线,巧妙地把大革命时期的风云变幻推到后景,避免在与人物性格成长无关的事件上浪费笔墨,使影片聚焦于一个母亲的视角,以母亲的眼睛看向社会变革。[2][2]
观众反馈
影片上映后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大力发扬了人民群众的革命精神,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艺术效果。观众们纷纷表示,要向影片主人公——江妈妈、梅清、立群学习,学习他们对革命的忠诚,学习他们艰苦奋斗的精神,继承他们革命的传统,沿着革命先辈走过的道路奋勇前进,把祖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