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logist Li Siguang
(1979)
创作背景
20世纪70年代末,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重视人才、重视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被逐步提到治理国家的议事日程上来。张暖忻、李陀想从正面写一个歌颂知识分子的作品,而且,他们也想通过自己的作品突破当时被奉为圭臬的“三突出”的文艺创作原则,写一个有血有肉的活人。于是,他们与致力于科学史研究的作家姚蜀平合作编写了电影文学剧本《沧桑大地》(拍摄电影时改名为《李四光》)。[1][1]
演员选择
在开拍前,很多演员找到凌子风,希望能扮演李四光。凌子风认为,李四光既有知识分子的文雅也有长年野外工作带来的粗犷气质,而且留过洋,当过部长,气质很复杂,所以在扮演李四光的演员人选上,他颇费脑筋。由于气质不合适,他婉拒了张平、李仁堂等演员。最后,他看中清华大学出身的孙道临,因为孙的身上有极浓的知识分子气质,比在农村成长起来的演员更适合扮演李四光。[2][2]
特技摄影
该片开篇地方有一组镜头表现李四光回忆青年时代在英国伯明翰大学读书时情景。从成本和摄制周期考虑,剧组不能去英国拍实影,也不能搭制一堂豪华的实景。导演凌子风决定采用特技方法拍摄这几个镜头。他想办法找到了英国伯明翰大学讲堂内景的照片,作为镜头的背景资料。剧组特技人员采用了活动遮片摄影合成法拍摄这组镜头。先在摄影棚用特技摄影机经过第一次摄影曝光后,得到一条已感光的有人物活动但暂不冲洗留作二次拍摄曝光的彩色底片,和一条画面中的人物影像为纯黑剪影而背景为透明的活动遮片。然后,将活动遮片叠放在彩色底片的前面,同时装入摄影机内,拍摄伯明翰大学的彩色照片。这样,演员就被合成到了伯明翰大学讲堂的彩色照片上。[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