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娃6.2

The Fire Boy

(1978)

第四代导演与谢飞

“第四代”坚持创作与理论互动,掀起了20世纪80年代初滥觞一时的电影创新思潮。恰如他们在“北海读书会”写下的宣言:“发扬刻苦学艺的咬牙精神,为我们的民族电影事业做出贡献,志在攀登世界电影高峰。莫道海角天涯远,但肯扬鞭有到时”。谢飞则是“第四代”中将主体性立场和个人化的诗情咏叹坚持得最长久的一位。虽然在“第四代”的早期,他并不是领跑者,但却几乎是“第四代”导演中唯一的一位将作者立场贯彻始终的实践者。[1][1]

导演阐述

谢飞对于自己也始终保持着作为学者的一种理性与客观,经常会对自己的作品做一些自我批评与总结。谢飞坦言,自己的第一部作品《火娃》是以英雄人物论为纲创作的,“属于编造的故事”,拍完之后片子时长都不够,“怎么会越拍越短,后来又补拍了大概十分钟的戏,才达到70多分钟。”[2][2]

参考资料

  • [1] 谢飞:一个时代的记忆[N].光明日报,2014.04.04.
  • [2] 谢飞:我是站在作家的肩膀上创作[N].新京报,2018.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