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抉择6.3

Fatal Decision

(2000)

剧本改编花费8个月

在剧本创作上,上影配备了强有力的创作力量。推翻、重来,重来、再推翻,先后写了7稿,花费整整8个月的时间。为一部影片的剧本投入如此大的编剧力量,在上海电影制片厂历史上很少有。于是,每周至少3次的剧本研讨会,成为创作组必不可少的“功课”。当有人着急地问导演于本正,这部片子到底什么时候才开拍时,于本正回答道:“剧本不弄好,免谈。”

正因为真实,影片才具感染力

真实,是艺术的生命力。人物必须真实、事件必须真实,任何细节也必须真实。上海电影制片厂为之作出很大努力。影片展示李高成在发现相亲相爱的妻子滑入泥潭时,在看到由亲人、恩师、朋友编织起来的一张张腐败网时,每一层次的发展,都合情合理,可信可靠。在表现所谓“反派”人物严阵及其养子、中阳纺织厂领导班子所作所为时,也很真实。影片所揭示的干部子女问题、妻子问题、哥儿们问题、58岁59岁现象等等,在生活中都是活生生的事实。正因为真实,影片才具感染力,才会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

关于“量刑”问题,先后修改过五次

影片拍竣后,司法系统、纪检部门有关人员被请来看片,从各个角度为影片把关。比如,影片最后关于量刑的问题,前后修改了5次,最后司法部门多位庭长对此进行了论证。影片还被送到中央纪委,请有关同志审看。于本正导演告诉记者,影片在大连拍摄,只花了2个多月的时间,但后期修改却花了3个多月时间。拍工厂一场戏时,被临时请来的群众演员以为拍两三遍总可以了吧,没想到一遍又一遍,竟然拍了两昼两夜。拍李高成上山一场戏时,知了叫个不停,干扰了拍摄现场。没有办法,摄制组全体人员出动,去抓捕知了。

演到掀饭桌时影院总有掌声

上海东方影视发行公司一发行人员介绍说,在全国放映该片时每当放到主人公李高成因拒绝吃请、掀翻桌子那个镜头时,电影院里总会爆发出观众由衷的掌声。[1][1]

参考资料

  • [1] 兰英.拍摄电影《生死抉择》的幕后新闻[N].大众日报,2000年0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