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朝换代6.0

The Kingdom

(2007)

幕后制作 【走进沙特阿拉伯】   差不多10年前,导演彼得·博格就开始构思《改朝换代》这部影片了,而灵感则来源于他无意中看到的一条新闻--即1996年6月25日发生在沙特阿拉伯的那次最著名的“卡巴塔”恐怖分子袭击事件:沙特阿拉伯真主党引爆了一辆装满燃料的卡车,在这场大爆炸中,有19名美国人、1名当地人当场死亡,另外还有372人受伤,这是发生在那里最残忍的一次“反美国”恐怖袭击,震惊了全世界。   彼得·博格至今还清楚地记得,这次恐怖袭击事件是如何影响美国和沙特阿拉伯之间的外交关系的:“显然,这次恐怖活动完全就是在针对美国……同时沙特阿拉伯也为这次惨案伤透了脑筋,并不比美国经历的痛苦少。正是这次事件,引发了FBI第一次要求插手沙特阿拉伯的法律执行系统,共同调查案件。然而,结果却证明了调查过程中的复杂和不讨好,沙特阿拉伯并不领美国的情,而且还产生了抵触情绪。那时候我就想,如果将这个话题搬到大银幕上,是一个多么令人着迷的故事点子啊,既可以对比美国和沙特阿拉伯在文化上的差异,也可以探讨这种差异会引发出多少怀疑和冲突。但是,当两个国家都为了铲除宗教里的极端力量而做出努力和回应的时候,再大的差异也会渐渐消失不见的。”   在随后的几年里,这个故事点子就一直萦绕在彼得·博格的心头,伴随他接连执导了从《追战时刻》到《周末午夜光明》这样的票房力作,也伴随他让自己的表演事业更上一层楼……这期间,博格和他一位非常亲密的沙特阿拉伯朋友多次就政治现状以及沙特阿拉伯和美国之间关系的复杂性进行了探讨,逐渐完善这个故事点子,然后,那个改变了美国命运的时刻就来到了--2001年9月11日。   也正是在那个时候,彼得·博格突然发现,对于制作这种类型的影片,现在正是一个成熟的时机:“9·11事件之后,整个美国都掀起了一股‘反沙特阿拉伯’的仇恨情绪,因为很多劫机犯都来自于那里,本·拉登就是一个沙特阿拉伯人……但这种情绪却并未影响到我和那位沙特阿拉伯好友之间的关系,因为我们对彼此足够信任,可更对现状感到焦虑。消除这种仇恨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大家看到一部沙特阿拉伯人和美国人共同对抗极端的暴力组织的影片,至少这是我目前惟一能够做到的最有意义的事。”   彼得·博格一直都想制作一部表现两个国家共同努力维持和平的动作惊悚片,他表示:“整个故事都是围绕着两个来自于不同的文化背景的男人之间的友谊展开的,他们分别是FBI探员和沙特阿拉伯军官。”到了2003年夏天,这个想法终于得到了除博格之外的其他人的认同,正式被搬上日程。 【与政治无关】   2003年6月,彼得·博格走进位于自己隔壁的迈克尔·曼的办公室,把这个故事点子告诉他,并询问他是否愿意为这样一部影片当制片人。当时的迈克尔·曼正在给马丁·斯科塞斯执导的《飞行者》做制片人,而他恰好非常喜欢与强势的导演合作这种挑战权威的话题……迈克尔·曼的加盟让博格精神大振,他突然想到了一个30来岁还没什么名气的编剧马修·迈克尔·卡纳汗(Matthew Michael Carnahan),博格记得自己看过他创作的一个戏剧剧本,名字叫《军人战地》(Soldier Field),讲述的是一名芝加哥警官与黑手党和俄国黑帮周旋斗争的故事,而巧的是,迈克尔·曼也看过,并且非常喜欢卡纳汗的创作风格。   彼得·博格最欣赏《军人战地》的地方,就是马修·迈克尔·卡纳汗赋予给它的所有战略性观点,所以他知道卡纳汗绝对能够把自己心中的想法有形化,制作出一个完整的电影剧本,博格说:“卡纳汗是一个非常有政治头脑的人,同时他也知道应该适时地为故事加入一些宏大的动作场面渲染气氛,因为我们不想把影片弄成那种揭发政治弊端的时事作品,反而希望它是一部兼具了娱乐性和冲击力的票房大制作,然后再以一种公正的态度真实的反馈我们所处的政治大环境。”博格最终和迈克尔·曼一起,将这个故事点子卖给了环球公司。   对于迈克尔·曼来说,他似乎只对那种爆炸性主题的惊悚片和聪明的剧情片情有独钟,所以彼得·博格提出的电影概念让他难掩好奇心和求知欲:要如何在最敌对的环境下对恐怖袭击进行调查呢?迈克尔·曼相信围绕着FBI探员罗纳德·弗鲁瑞展开的故事,肯定能够制造出巨大的戏剧张力:“没有人想让你去那里,就连你的政府也不支持你……这些反面的力量形成了冲突之源,最终还令两个处在完全不一样的法律体系中的警官和军官,产生了一种只存在于兄弟之间的依靠与忠诚。因为他们都是那种爱着自己的家人的普通男人,当然,他们也要对国家的安全与和平负责。”   制片人斯科特·斯图伯(Scott Stuber)先前和导演彼得·博格在《追战时刻》以及《周末午夜光明》中都有过合作,作为环球公司负责世界范围的电影发行的副主席,他知道这个故事点子拥有的市场潜能是非常巨大的:“我和博格、迈克尔·曼一起吃午饭,他们将这个故事讲给我听,并告诉我马修·迈克尔·卡纳汗正在创作影片的剧本……我也喜欢卡纳汗的《军人战地》,所以对于我来说,为环球公司买下它是一个非常简单容易的过程。”   然而这之后,斯科特·斯图伯却宣布他要离开和环球公司的另一位制片人玛丽·派瑞特(Mary Parent)共同组建的电影公司,彼得·博格和迈克尔·曼听到消息后马上联系斯图伯,请求他继续留下来……而《改朝换代》也确实是由斯图伯带到环球公司的,他没办法想象自己的离开可能会扼杀这样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所以他承诺会继续以制片人的身份帮助这部影片完成它的使命。与此同时,沙特阿拉伯再一次发生针对西方人展开的恐怖袭击,就在2003年5月--马修·迈克尔·卡纳汗表示,他会将这次惨案收录进来,作为剧本的最后一个组成元素。·珍妮弗·加纳两次在菲尼克斯的片场中暑晕倒,因为那里实在是太热了,已经超过46摄氏度了。 ·影片中的FBI探员罗纳德·弗鲁瑞在谈及恐怖袭击时提到了一份名叫《特雷尔论坛》的报纸,而罗纳德的饰演者杰米·福克斯正好就出生在德州的特雷尔市。 ·2006年8月12日,助理道具师尼克·珀帕克(Nick Papac)在亚利桑那州梅瑟市一段被封闭的202高速公路上,驾着一辆货车运送道具时,与载着导演彼得·博格的越野车相撞,头部多处受伤,事故发生的三个小时后,珀帕克在医院不治身亡。 ·在剧本早期的版本中,海瑟姆军官因为政府怀疑他与爆炸案有关而产生了强烈的不满,还有一组关于他的镜头描写,他在军事基地和四位被派往沙特阿拉伯的FBI探员告别,可是他的衣服下面却绑着一个隐秘的炸弹,爆破专家格兰特·塞克斯和他扭打在了一起,可是海瑟姆却在格兰特拆除炸弹之前就把它引爆了……这些镜头最后被沙特阿拉伯军官阿尔·戛兹的求生过程取代了。 ·罗伯特·德尼罗曾有心饰演FBI的头头格雷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