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术师6.1

The Illusionist

(2006)

  影片的灵感出自曾于1994年获得普利策奖的美国作家史蒂芬·米尔豪瑟的一个短篇小说,导演尼尔·伯格现学现卖,稍做修饰,成就了这个发生在弗洛伊德时代的维也纳、有如幻境般虚无的浪漫惊悚故事。曾因自编自导了银幕处女作《肯尼迪刺杀证明》而广受好评的尼尔·伯格已经把住了电影工业的一些命门:首先,他将《魔术师》定位为独立制作以期获得圣丹斯电影节那得来不易的“通行证”,一月份在电影节上试映时,一下子就夺得了业内影评家的一致好评……除此之外,尼尔·伯格并没有放弃渗透主流、抢滩院线票房的“野心”,这也是为什么他要选择与曾两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杯酒人生》、《撞车》)的制片班底合作。如此结合了独立和主流电影业的双重优点,看似一直遵循着导演史蒂芬·索德伯格的风格与路线的尼尔·伯格,显然要更精明一些。 爱情只是一种借口   1900年本来就是一个新老世界交替的关键时间点,喧闹浮华之下涌动着不安的暗流。《魔术师》以一种独特的“掐头去尾”的方式开篇:深受观众爱戴的著名魔术师艾森海姆在舞台上因谋杀案被警察逮捕……然后再以闪回的方式将原因展示给观众,其中还穿插着艾森海姆被抓之后的一些后序故事。爱德华·诺顿演绎的艾森海姆,是一个将神秘的气质贯穿到底的压抑角色,这位以静制动的魔术师成熟内敛,用不变应万变的卓然气质甚至凌驾于出神入化的魔术表演,这位栖息在广阔舞台上的艺术级大师,身后跟着一大票的追随者,成为那个时代的图标式偶像--这种有着神秘背景的角色找诺顿来演准没错,虽然步入中年的他已不若年少轻狂时那般讨喜,可是他却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仍然是一名出色的表演艺术家。   《魔术师》中的浪漫爱情更像专门用来宣传和拉观众进影院的一个幌子,而真正的焦点则在于两个男人的斗志斗勇。除去已经被爱情冲昏了头脑、只会任人摆布的王储,更多的冲突和矛盾则发生在艾森海姆和探长乌尔之间……饰演乌尔的保罗·吉亚马提以严肃正直的形象亮相,其实根本就是一名沽名钓誉的机会主义者,浓重的口音让他显得稍稍有点滑稽,可是他作为探长与生俱来的天赋却巧妙地掩盖了他不易察觉的黑暗面,可能是执法的天性使然,乌尔一直都带着怀疑的有色眼镜去看待事物,他会从两个方面去着手研究神秘事件的真相,所以就成了同样考虑周全的艾森海姆最顾忌的天敌。苏菲的命丧黄泉带出的则是整部影片最神秘、也是最充满想像力的部分,间接证明了艾森海姆绝非一名单纯的魔术师:一棵桔子树在观众的眼皮子底下开花结果;一支剑不借助任何外力即可悬空竖在地面上;死人的幽灵在剧院中飘来飘去--这种超自然的控制力量并不是普通人可以随心所欲地施展的。 毁誉参半,各执一词   如果你是这类影片的钻石级粉丝,还是劝你先别急着对这样一部糅合了爱情、政治、幻境的多样化故事倾心,就像1900年的维也纳一样,影片本身也有多个不安因素挑战着观众的心理承受能力:让爱德华·诺顿和保罗·吉亚马提这对组合靠一些考验观众IQ的智力游戏来撑起影片的基本结构--光是想象就可以让人兴奋得直起鸡皮疙瘩,然而尼尔·伯格却忽略了这背后可能引发的某种弊病:首先,艾森海姆应该维持住高深莫测的气质,其实当爱人第一次离他而去时,他那颗深受伤害的心就已经支离破碎,即使爱人重回怀抱,曾经的伤口也无法痊愈……不知为什么,已经完美地将主人公不胜负荷却强装冷静表现出来的爱德华·诺顿总是显得有那么点蠢,再加上古怪的口音与长时间的沉默,不但没有提升角色的神秘性,反倒感觉爱德华·诺顿似乎对于自己该做什么感到无所适从,而且他与角色之间几乎没有感情的消融,根本就无法引起观众足够的共鸣和兴趣,特意为影片蓄起的山羊胡也没起到该起的作用;至于找保罗·吉亚马提来演绎一丝不苟到暗藏杀机探长乌尔,则过于充满戏剧调调了,只要是有他出现的地方,观众就会发现自己并不是在看电影,而是在欣赏一出舞台剧,做作、不协调得与影片风格完全不搭--不过吉亚马提至少比诺顿更明白自己在做什么;至于杰西卡·贝尔,则是这部影片最大的败笔,不是说她不漂亮,只是她的魅力还未到让人一见倾心、足以引起男人之间的战争的程度,当然也不够格嫁入皇室。   中肯地说,导演尼尔·伯格“摇晃不定”,在独立制作和主流工业之间游移才是引发评论界对《魔术师》褒贬不一的罪魁祸首。可能源于物极必反的派生作用,主流电影与独立制作在经过了多年的两极分化之后,开始向对方渐行渐近,到了最后就变得兼而有之--好在这算是电影工业的一次“进化”,而非“返古”。·预算为400万美元,拍摄周期为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