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Big Potato
(2007)
冯巩“聚焦”纺织工人 为真实地反映纺织工人和基层干部的现实工作和生活,冯巩带领剧组全体人员早在一个月前就进驻工厂,深入噪音隆隆的纺织车间生产一线,汗流浃背地和挡车女工一起工作、体验角色。他们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让所有带过他们的工人师傅感动。 谈起为何会选择一个纺织行业的工业题材,冯巩表示自己刚参加工作时就是在纺织厂工作,那还是1977年的事情。两年后,他创作的相声《语言和礼貌》发表在《工人日报》上,才使他引起了相声界的重视,从此才踏入相声表演行业。所以,他对工人、对工厂生活既熟悉又充满了感情,这次回到纺织厂拍戏就像回到了家一样。 主角都操着天津话 影片中的所有人物都操着一口俏皮幽默的天津方言。冯巩表示,之所以会再次拍摄一部津味电影,理由很简单,天津是自己从小生活的地方,天津话有着非常强的平民气息,“天津人的朴实、乐观和艰辛无不流露在天津话的字里行间,即使是天大的苦难用天津话说出来也显得并不绝望甚至有几分滑稽。”他希望通过这样的语言形式最大限度地传达出那种坚强乐观的平民精神。同时,剧中人说方言,也拉近了影片与观众的距离,突出了平民化的特点,使整个影片轻松自然,人情味十足。 在情景喜剧《武林外传》中扮演“佟掌柜”而日渐走红的阎妮此次在片中扮演冯巩的初恋情人韩月华。由于剧中要求用天津话说台词,阎 妮抓紧一切机会练习自己的天津话。有次外出坐出租车,她试着对司机师傅说了几句天津话,然后问司机师傅自己说得怎么样,司机想了想表扬她说:“还不错,到天津郊区了!”·导演兼主演冯巩在开机仪式上对于再次与老搭档牛群合作发表感言,“我们说相声、演春晚小品,在一起拍电视剧,我一直认为牛哥是我最默契的搭档。我们差不多有快10年没在一起合作了。这次拍电影,首先是为了让观众还能想起我们,更重要的是要让牛哥过足了戏瘾,他跟我说自己憋了好久了。” ·本片使用天津话,冯巩认为,天津话平民气息浓重,显得达观而幽默。发行方负责人高军介绍,该片将于2007年春节档上映,将发行天津话、上海话、广东话3种版本的拷贝,此举在国内还是首次。 ·为了让剧中的演员表演起来更真实,冯巩对演员的台词发音抠得非常细,经常在拍摄间隙纠正其他非天津籍演员的天津话,在片中扮演她妻子张芸的王澜,就曾经因为一句台词不过关,一场戏重复拍摄多达18次。在他的严格要求下,剧组成员即使在不拍戏的时候,也用天津话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