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镇6.0

Dogville

(2003)

关于电影 丹麦导演拉斯·冯·提尔这部超风格化和极具情绪张力的作品,将场景缩减到只剩地板上的零星道具,由一大票明星演出,凭空创造了一个备受一名逃亡女人困扰的小镇。 对人性的关怀探讨始终是拉斯·冯·特里尔电影中表现的主题,本片更是在探讨人性善恶的分歧上达到了一种酣畅淋漓的极至快感。《狗镇》是一个人性的试验场,人性善恶的对比在这部浓缩世界的片中被放大。在《狗镇》里,善只是人类灵魂深处的一种契约行为而已,它注定需要签约双方的遵守细节规定和违约责任的处罚条例。而狗镇,就是两种力量的实验室,一方面是托姆·爱迪生需要证明的人性善良的愿望,一方面是格蕾丝需要去接受的人性恶的现实,而较量的双方就是导演精心设计的这个独特的小城镇。 影片故事的灵感来源于布莱希特作品《三分钱歌剧》中的一首歌《海盗杰尼》。此前拉斯·冯·提尔的《黑暗中的舞者》曾创下丹麦电影史上的最高投资记录,《狗镇》是他继“金心三部曲”后推出的“美国三部曲”的第一部。在2003年的戛纳电影节上原有望夺得金棕榈奖,后来输给了《大象》。 对美国社会的批判 《狗镇》传达出冯提尔对美国社会的一些看法,尽管他从未踏上美利坚的土地。这部电影是个美国寓言。影片2003年在戛纳首映时被指责没有表现出美国的真实状况。拉斯·冯·提尔对美国的嘲讽曾经得罪了不少电影公司,可是在这个名为“美国三部曲”的第一部里,他依旧没有丝毫企图掩盖他对美国社会的厌恶。电影的时代背景设置在美国的30年代、小镇居民的对民主的放弃、人性的丑恶从美国国庆日开始、甚至片末不断出现的美国矿工苦难生活的照片,所有的这些比在《黑暗中的舞者》中的暗喻做得更为明显和彻底。 冯·提尔说:“我这一生一直在对美国社会提出批评——按照在我的观点中它所呈现的状况。我没有到过那里,但我对美国的理解是基于大量的信息和图像。和那些想拍丹麦,比如拍安徒生的美国人对丹麦的了解相比,要多得多。美国在我的意识中占有的部分,比丹麦在他们头脑中所占有的,大很多。”他还不失时机地借影片发表了他的政治意见:“年轻的时候我是共产主义者,直到现在我仍然觉得自己多少有些属于左翼。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影片是对于美国的批评,同时又不是,因为它与今日丹麦政治有着惊人的相似。这甚至与伊拉克战争也有平行关系,尽管这种联系不是有意为之,可我确实对那场战争非常反感。我为丹麦的参与感到耻辱,对这次战争不抱任何同情与尊敬。” 舞台风格的电影 虽然故事发生在美国,但害怕乘坐飞机的冯提尔仍然没有亲自到大洋彼岸拍摄,而是在瑞典摄制。影片全部在摄影棚内拍,所有演员在一个几乎光秃秃的舞台上完成表演,舞台上没有布景装饰、只有少量道具和地面的粉笔印,非常接近于舞台剧。 冯提尔极其迷恋那种只使用一台摄影机、两个演员和一块灰色背景幕的拍摄方式。他采用这种刻意简化的拍法是为了与当代那些使用昂贵的布景和电影技术的影片加以鲜明区别。“我是那么地钦佩像库布里克这样的导演,他可以为了光线合适的镜头在山里等上几个月。当你能够在一分半钟以内用电脑做成同样的事情时,我就不再感动。” 在此片中,冯提尔贯彻了他那种极简的理念,他摈弃了一切多余的道具,布景精简到了极至,都是象征性的,还用粉笔在舞台上划出街道、房屋、墙壁。冯提尔相信他的这种风格能够强化观众的观影体验:“观众变成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这种技术就像心理放大镜,更贴近人物”。 导演对于影片的安排也采用古典戏剧的结构,分成序曲和九个章节,每个章节有着清晰的主题并且互相依存,分别是以格蕾丝的出场后小镇居民的开会作为分割章节的联系。 演员 虽然这是一次实验,还是引来了不少明星的加盟。从伯格曼的御用女演员哈里特·安德森以及劳伦·白考尔这样的老一辈,到杰瑞米·戴维斯、科洛·塞维尼这样的后起之秀,都不计戏份多寡地参加演出。当然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妮可·基德曼,她的名字已经为影片的销路提供了最大的保障。 妮可·基德曼在此片中表现出相当的勇气,她在影片中的表演是其表演生涯中最棒的。她同其他演员一样必须在这个狭窄空洞的舞台上表演,并且想象周围真实的场景。冯提尔对于基德曼更是赞不绝口:“如果你把她与比约克比较,最基本的不同在于她真的很想拍电影。比约克对于电影没有任何雄心,妮可则完全相反,而且训练有素。同时她喜欢接受挑战,表现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勇气,随时准备尝试新事物。” 由于冯提尔非常满意,所以他已经决定三部曲中剩下的那两部也都由基德曼主演,打算为她量身定做剧本,而基德曼方面也有意继续合作,在2003年的戛纳电影节上,冯提尔把三部曲的第二部《曼德勒》(Manderlay)的剧本初稿交给她。但由于档期原因,妮可·基德曼最终没有演成。 其他演员的表演也令人惊异,每个人都显示出非凡的功力,尽管有点矫饰。演员的出色表演使观众在很大程度上忘记了场景的舞台效果,而专注于表演本身,这也正是拉斯冯提尔本人想要达到的目的。·本片虽然是为妮可·基德曼量身订造的,但影片拍摄之初便谣传妮可与导演意见相左,甚至要换角,这个情形就如同当初在拍《黑暗中的舞者》时,碧玉与导演也曾有摩擦。最后妮可还是与导演妥协,并于2002年元月份在瑞典开拍。 ·拍摄期间,亦曾谣传妮可与保罗·贝特尼走得很近,经常一起用餐,妮可表示她跟保罗是好朋友,在瑞典拍片期间,她常与所有的演员及工作人员一起用餐,大家在冰天雪地的宁静乡村围炉品食,实在是一件愉快又享受的事情。 ·该片在2003年戛纳电影节上赢得评委们的欢心,但没有获得任何奖项。 ·在著名的狗镇开场介绍这段场景中,实际上是由156个单独拍摄的镜头通过电脑合成的。摄影棚的天花板没有足够高,因而无法拍摄一个自上而下的大全景镜头。 ·片尾播放字幕时看到的照片,来源于雅克布·霍德的书/记录片American Pictures(1984)。 ·由于影片是在瑞典拍摄,保罗·贝塔尼并不想扮演汤姆·埃迪森。好友斯特兰·斯卡斯加德说拉斯·冯·斯提尔拍电影很有趣,"如果拒绝了这个角色,你将会失去一些非常特别的东西"。电影拍摄过半之后,贝塔尼问斯卡斯加德乐趣从什么时候开始,此人是这么回答的:"我说谎了。我这么做是因为和他工作是令人惊奇的一件事情,你要不是亲自来这里就不可能知道。我想给你一个机会,我要是照实对你说,那你就不会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