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 Subway
(2002)
常年拍MTV和广告的导演和摄影
在MTV和广告领域成绩斐然的内地年轻导演张一白于1999年首次执导电视连续剧《将爱情进行到底》即大获成功,成为内地青春偶像剧的标杆之作,《开往春天的地铁》是他第一部电影作品。张一白在媒体见面会上表示:拍摄此片起念已久,由于资金筹措问题不得不两次搁置。影片的定位是商业化的文艺片,几条线同时并进,故事性不是太强,主要靠生活细节的捕捉和情绪色调的渲染来表现一 种感觉。徐静蕾说,“张一白在拍摄手法上和其他电影不太一样,我想,漂亮的MTV画面和精彩的对白是这部片子的魅力所在”。[1][1]
值得一提的还有本片的摄影赵小丁。自1987年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毕业后,他只拍了一部《山魂霹雳》和一些商业片,其余时间大多是在拍广告。“我觉着拍广告,它从技巧的层面上更强化视觉上的一些尝试,这也是广告、MV的表现形式,它的美学特征所决定的,它跟一般常规的电影那种影像感觉相对来说要前卫一点,更强烈一点。”2001年赵小丁拍摄了本片和《英雄》,“用拍摄广告和MV积累的一些技巧、感觉、感受,把它用到拍摄电影里面来,它是在美学上是一种尝试。”赵小丁总结,重新拍摄电影比原来一直在拍电影的创作阶段又上升了一步。回过头去让自己再沉淀下来,尝试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或者用一种新的手法再回到电影,是一个有趣的创作经历。[2][2]
张一白和张杨的新城市电影
张一白将自己的处女作归类为“新城市电影”。他认为,这类电影从最早的《爱情麻辣烫》到《美丽新世界》、从《网络时代的爱情》到最近的《花眼》,都反映了都市里普通人群的情感状态。在张一白看来,新城市电影里展示的都市情感虽然都是模糊的、暧昧难明的,却仍然洋溢着新一代导演们对城市的认同和礼赞。
导演张扬在《开往春天的地铁》里友情出演了一个叫“老虎”的角色,出场不多、话语寥寥,是一个面目模糊的“第三者”。谈到“新城市电影”,他认为这个提法概括了一个电影类型,而其中具体到每个导演就各有特色。例如:比起其他导演的写实风格,张一白的新作也许更加写意。张扬认为,中国电影以往很少涉及城市题材,偶尔涉及城市也显得空洞而不真实,传达不出现代城市的面目精神,而像张一白一样的新一代导演正是希望在电影中尝试展现中国城市生活的真实感觉。这些电影以爱情为载体,视觉和观点新颖,符合年轻人的审美标准,商业氛围更为浓郁,应该是未来电影发展的一个方向。[3][3]
青春片发行遇阻市场待探索
《开往春天的地铁》的编剧刘奋斗同时也是该片的制作公司电橙文化的负责人,这位曾经参与创作和策划《洗澡》、《美丽新世界》等影片的年轻电影人与几位志同道合者在今年初创立了电橙,目标是成为中国内地独立影视制作界的重要力量,尽力推动中国影视文化的发展。此次全资投拍《开往春天的地铁》是电橙的第一个动作。[4][4]上海影城的吴经理表示,《开往春天的地铁》虽然是发行公司一致看好的影片,但在发行和宣传上仍然缺少经验、困难重重。国产青春偶像片无法像国外同类影片一样在几千几百家影院同步上映,只能按城市级别一步步推开宣传,更要精确地计算拷贝数目。导演张扬也认为:相对于观众的需求来说,我国城市电影的数量和质量仍未足观。[3][3]
地铁里拍出现代感言情
《开往春天的地铁》这样一部小投资的文艺片来说,不可能包下一节不运行的地铁车厢来拍摄,而片中需要大量地铁疾驰而过的镜头和许多跟地铁有关的戏。“为了顺利完成拍摄,我们选择人少的时候去拍,必须避开高峰时段。”尽管拍摄很容易引来其他乘客的围观,但乘客们也都给予了极高的配合,甚至有一部分乘客还成了群众演员。对于选择地铁这样一个故事发生的场所,曾有人表示过质疑,认为会感到压抑,导演张一白却坦然回答,“片里拍出的是现代化的北京,地铁也不压抑。平日熟悉的东西在镜头里变得陌生,原来也那么美”。[1][1]
为了找到那种谈了七年恋爱的恋人的感觉,导演张一白让徐静蕾和耿乐每天一起乘地铁。“我和老徐连续去了一星期,剧组专门找了一位副导演拿着小DV拍,因为导演要看我们俩是不是真坐去了,还要看到我们俩熟没熟啊什么的,因为我们俩要演相恋七年的恋人嘛。在地铁里,我和老徐硬是谈了一个星期的恋爱,才把感觉找到了。”耿乐说:“地铁只是一个爱情的载体,《开往春天的地铁》则是一种对幸福的向往。我觉得能在一个空间内产生爱情,就是一种很特别的化学反应,应该是很浪漫的,这个时候,地铁承载的不仅仅是乘客。地铁效率高,无污染,更是一个城市发展的脉络和人文精神的象征。”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