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face of life
(2002)
观众中的医生与法官点评影片
陆正一(徐汇区法院法官)讲到,《面对生命》在讴歌“白衣天使”的同时,并不回避矛盾,关注百姓所关心的问题:医疗事故。片中两位男女医生形象的塑造,正是广大百姓心目中的医生。在现在的市场经济下,产生很多新的社会问题和人生困惑,金钱与良心,道德与欲望发生了碰撞,影片弘扬了社会正气。主演肖荣生的表演没有夸张、刻意的痕迹,真切地将一个医生对病人的情感和责任心展现在观众面前。
邵远(瑞金医院医生)讲到,这么多年,终于看到一部真实反映关注我们医务工作者的影片。目前社会上对医院和医生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看法,实际上我们已经非常努力,我们的医疗水平已基本达到了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影片中男女主演的言行举止展示了一个高尚的医务工作者形象。而这正是我所想的,也是我一直希望努力做到的。[1][1]
演员肖荣生谈创作感想
肖荣生讲到在这十多年所创造的角色当中没有演过医生,他觉得医生很神秘也很神圣,这种感觉源自于他的少年时代。在他6岁左右被一锅沸腾的开水烫伤了腿,从此作为一名小病人,他和医生有了长期的来往,清洗伤口、换药、打针是我和医生之间的既疼痛又充满希望的一种交流。“在我最痛的时候,医生会给我鼓励,让我做《宁死不屈》里的人物,那是一部阿尔巴尼亚的电影,我只记得当这个英雄被严刑拷打时,咬紧牙关不做叛徒(看来电影在人们心中会产生很多作用)。于是我含着眼泪不叫疼,我最终获得了每次打针用过的小瓶子,里面放入各种有颜色的水,挂在家里的窗户上,这就是我彩色的风铃,这就是我彩色的记忆,这就是在我人生的初始,对医院、医生的印象。”
“现在我作为一名演员,当我要扮演医生时,我激动、我回忆、我跃跃欲试。我想:一个医生他也有欢乐、有痛苦:有困惑、有弱点。去医院下生活的日日夜夜里,我和医生一起值班、查房、会诊,最让我难以忘记的也使我找到医生的感觉的,是在一次手术中:这是一次生命的降临。医生如何繁忙、紧张、细致,我在这里不想多说什么,我只想说那种氛围、那种感觉、那种对待生命的责任感,感染了我、打动了我,使我对医生这个职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我也找到了人物的感觉。”
“有一些细微的举止、动作我已把它用到了戏上,比如在紧张的手术中,主刀医生已经站在手术台前几个小时了,汗水不停地往下流,为了不延误手术中的一针一线,主刀医生在身边的助手肩头擦去了额头上的汗又继续手术。这看似不大的动作说明了一切,不是用笔墨所能表达的。这是一种职业的特征。这汗水中包含了医生许多的艰难、辛苦、危险、责任、使命。正是由于这可贵的汗水,解除了病人的痛苦,挽救了病人的生命,迎接了每个新生命的到来。汗水包含着生命的起始,包含着生命的延续,包含着生命的辉煌。我们每天都面对着生命,只有热爱生命的人,才能真正体会生命的机制和意义。”[2][2]
徐耿导演谈导演创作
在徐耿看来,一个导演拍戏不必求多“一步一个脚印,使每部片子均具特色才有意义,与其拍那么多,还不如集中精力拍几部精品。”徐耿说这话时,眼里透出一股激情和智慧的光芒,稳健中显出自信。[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