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g of Tibet
(2000)
改编过程
谢飞导演对西藏的风土、文化、历史的兴趣由来已久,早在1991年就拍过《世界屋脊的太阳》,尽管一直想继续创作西藏相关影片,却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故事。直到在偶然的机会下,他读到扎西达娃的短篇小说《冥》,被这个围绕两个西藏老人展开的故事深深吸引,于是开始着手改编。1998年,他先后三次前往西藏,和原作者沟通交流,决定增加内容。剧本改编前后用了一年半的时间。[1][1]
原汁原味
剧组用的基本上是最老的一批和最小的一批演员。由于他们本身就是藏族人,对影片中的人物形象和生活都较为熟悉。化妆、服装、道具也基本上用西藏话剧团的工作人员,剧组一半以上都是藏族人员。这使影片最大程度上保存了藏族原味。[2][2]
创作宗旨
关于《益西卓玛》,谢飞认为本片的宗旨在于“我想通过一个虚构的个人形象来表现大时代的变化”,这体现出谢飞电影创作中强烈的主体精神和社会使命感。[2][2]
情感传递
影片一经上映,便引起海内外观众的强烈共鸣。本片虽讲述的是益西卓玛与三个男人之间的爱情故事,却也展现出了人类共通的情感。在时代变迁中,片中祖孙三代面临的生老病死与婚恋问题依然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导演谢飞表示,优秀的影片要兼具“共同性”和“差异性”,在拥抱本民族的独特性的同时反映人类共同的情感追求。[3][3]
演员表演
为了饰演好益西卓玛,演员丹增卓嘎为这个角色做了大量准备。她主动接触了各种不同层次、不同经历的老年妇女,与她们闲聊,模仿她们的言行,了解她们的经历和内心想法。充分的准备使她的表演得心应手,在拍摄中经常一步到位。谢飞导演总是打趣地说她“太节约胶片了”。[4][4]
影片反响
《益西卓玛》在柏林中国文化中心放映后,很多观众纷纷表示被本片深深感动。有观众说,在“世界屋脊”居住的藏族人民生活是这样丰富多彩、自由自在,却不被德国人所了解。影片也激发了大量观众前往西藏亲身领略当地风情与文化的欲望。[5][5]